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热轧精轧机组变接触支持辊综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建立的有限元辊系弹性变形模型,分析了变接触支持辊(VCR)的综合性能。指出VCR可以显著改善轧机的板形调控性能。提高带钢的板形质量和支持辊辊形的自保持性,降低辊间接触压力尖峰,消除去持辊剥落。同时,在大型工业轧机上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试验,验证了VCR的这些性质。  相似文献   

2.
板带钢热轧支持辊不均匀磨损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实测和分析支持螺磨损辊形的基础上,建立了热轧精轧机组支持辊的磨损预报模型,且采用改进后的混合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并介绍了可以改善支持辊的磨损,提高其辊形自保持能力的VCR支持辊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热连轧精轧工作辊辊面氧化膜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氧化膜生长机制、分布形态及变化规律,探讨氧化膜失效对辊面粗糙度和磨损状态的影响,结合济钢的生产实践提出了控制轧辊温度、降低剪切应力的改进措施,为有效控制工作辊氧化膜状态和带钢表面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CVC轧机支持辊力学有限元分析及新辊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跟踪实测并分析CVC轧机支持辊综合辊形数据,发现CVC轧机支持辊存在严重且不均匀磨损,并时有严重边部剥落事故发生。建立MSC.Marc二维动态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支持辊辊内应力状态,提出较大的辊间接触压力及支持辊工作层厚度的减小,对辊内应力具有不利影响,指出不均匀的辊间接触压力分布,是支持辊不均匀磨损甚至剥落的主要原因。建立ANSYS静态弹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板宽、单位轧制力、弯辊及窜辊对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发现带钢宽度的不断变化有利于改善支持辊的受力状况,而弯辊和负向窜辊均会增大辊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度系数。基于有限元仿真和现场工业试验,提出了CVC轧机支持辊新辊形,与引进的原常规支持辊相比,新支持辊服役前期的不同窜辊位置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和辊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度系数分别下降了3.5%~16.0%和3.5%~15.9%,支持辊服役后期的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和不均匀度系数分别下降25.7%和28.3%。1800 mmCVC热连轧机F3~F4机架工业应用实践证明,新辊形自保持性好,性能稳定,已投入工业应用,可推广应用到同类轧机。  相似文献   

5.
解旗  祝孔林  黄建平  王自强 《轧钢》2010,27(6):57-59
结合宝钢1880mm热轧生产线的设备配置,开展了自由轧制技术的研究,集成了一定的自由轧制工艺控制技术,介绍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即工作辊轴向横移技术、ORP轧辊轮廓控制技术、轧制润滑使用技术。采用自由轧制技术,在1880mm热轧线上突破了原轧制计划规程的限制,同宽轧制长度从35km提高到60km,并实现了不同钢种规格间混合交叉轧制,提高了生产组织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6.
对带钢厚度偏差和轧制力偏差进行BP智能预测,并提出变辊缝法偏差校正算法实现偏差校正。离线模拟与在线应用的结果表明,提高机组带钢厚度偏差命中率20%和轧制力偏差命中率8%。  相似文献   

7.
热连轧机工作辊热辊形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分法建立了轧辊二维瞬态温度场及热辊形的预报模型 ,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在线热辊形预报 ;利用实际生产参数模拟轧制和空冷过程中的工作辊热辊形 ,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符 ;就不同条件下工作辊热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 ,对热轧生产的工艺安排、组织和热磨辊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清  陈永平 《轧钢》2018,35(4):67-7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 250mm热轧生产线每天平均换辊8次,每次需耗时约18min。每次换辊用时虽为正常停机时间,但换辊次数过多、换辊时间过长降低了轧机的作业率,减少了轧线的产能。通过分析改进换辊流程中的设计不足,并对存在优化空间的程序、步骤进行了完善,缩短了换辊时间,精轧平均换辊时间缩短至15min,为热轧生产线增产达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研制出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支承辊用新材料,通过试验测定了该材料的CCT曲线、淬火和回火加热温度,并测试了该钢种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强化淬火热处理冷却工艺方法,获得(马氏体+下贝氏体)基体+(M7C3+MC)型碳化物的金相组织,提高了支承辊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强度,达到支承辊轧制周期延长一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剑仕 《轧钢》2008,25(1):61-63
矫直辊与管(棒)材紧密接触并形成的空间曲线是连续的,以此曲线为母线绕矫直辊轴线旋转所得的旋转曲面即为矫直辊辊形的曲面.以此为依据,无需计算,而直接用CAD作图方法,即可得到矫直辊的辊形曲线.实践证明,该作图法与其他计算法结果基本相同,但方法简捷.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倍酸洗、金相检查、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使用初期断裂的3 500 mm炉卷轧机支承辊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大的残余应力与各类夹杂物及碳化物聚集分布是造成该件特大支承辊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某2250 mm热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板形质量问题,经分析辊形凸度设计不合理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原因,最终提出粗轧与精轧机组辊形配置优化方案。应用效果表明:板形控制精度大幅提高,且轧辊辊耗下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热轧离心复合半钢支承辊肩部脱落断裂现象,从化学成分、硬度、金相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脱肩的主要原因是支承辊材料内存在沿铸造一次晶界成网状分布的严重莱氏体。可以通过适当热处理改善莱氏体的存在形式,从而防止热轧支承辊经短时使用所出现的脱肩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支1 780 mm轧机支承辊在使用现场放置时自然开裂。利用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断口取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冶金缺陷和辊身较大的内应力是造成该支承辊置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化芳 《热加工工艺》2008,37(5):138-139
复合铸钢支承辊具有耐磨性好、抗剥落能力强、综合使用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用于热带连轧机、冷带连轧机、平整轧机、中厚板轧机及炉卷轧机等四辊或六辊板带钢轧机[1].  相似文献   

16.
韩雷  杨志洪 《大型铸锻件》2010,(5):36-37,41
详细介绍了3 500 mm轧机支承辊的锻造工艺。阐述了工艺难点和工艺要点。采用一次镦粗加KD法拔长的工艺方法,保证了支承辊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并为生产更大型支承辊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支承辊剥落断面及外露裂纹通道的形貌勘察,结合超声检测、组织及夹杂物检测,判定该支承辊由于无法及时发现并清除表面裂纹,导致表面裂纹发展为严重的条带状疲劳裂纹,最终导致支承辊强度不够产生大面积剥落。  相似文献   

18.
郭德福  邵健  何安瑞  郝刚刚 《轧钢》2010,27(6):5-10
分析了热连轧机支撑辊大圆弧复合型倒角的设计思想,并以某2250mm常规热连轧精轧机为例,运用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系弹性变形理论,分析了不同支撑辊倒角参数对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辊倒角高度越大,承载辊缝横向刚度越大,但还需考虑带钢临界宽度对板形控制的影响;支撑辊倒角高度大的弯辊调控效果要优于倒角高度小的,且随着宽度的增加效果也会越明显;使用较小的支撑辊倒角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轧辊磨损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轧辊母材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堆焊材料。研制支承辊堆焊专用夹具,并确定埋弧焊机类型。通过模拟辊的制作与检测,确定并优化堆焊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分阶段完成了两支支承辊的堆焊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