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星 《吉林水利》2006,(9):F0002
吉林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分公司于8月30日在农安县举行了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暨农安支线供水工程项目“城市供水特许经营协议书”签字仪式。这标志着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暨农安支线供水工程项目,即将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2.
李华  边境 《吉林水利》2009,(12):F0004-F0004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在北京市组织召开了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复审会议,会议对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等三个报告书进行了复审,认为其设计深度基本满足可研阶段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5日,随着吉林省石头口门长春玉米工业园支线泵站、新立城鹅头岭农安支线泵站工程开工,标志着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全面建设的大幕拉开。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是吉林省“十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投资、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的工程项目。按照吉林省政府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中的支线工程可先行开工建设要求,长春玉米工业园支线、农安支线以及九德等三条支线工程将陆续开工。农安支线供水工程可为农安县城日供水4.4万吨,长春玉米工业园区支线供水工程日供水量可达24.5万吨。九德支线供水工…  相似文献   

4.
正12月5日上午,在长春净月开发区新湖镇西湖村引松工程现场会上,吉林省水利厅厅长张凤春宣布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二期工程是引水工程"最后一公里"的配套工程,与一期工程共同组成中部城市群原水供应网络,实现整体工程效益。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干线工程,自2013年底启动建设至今,已完成概算批复总投资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9日上午,在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提水泵站,随着吉林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分公司总经理王文学按下了电纽,水泵开始工作,吉林省"十一五"期间水利重点工程之一的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长春玉米工业园支线供水工程今天试通水成功.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论证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简称“引松工程”)规模的科学性、合理性,受省政府委托,9月18日至20日,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邀请国内知名院士和省内水利专家在长春市召开了专家咨询会议,会议听取了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汇报,就中部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需水预测及工程建设规模进行了充分研讨,最终形成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建设规模意见。会议期间,各位院士和专家就引松工程受水区缺水现状及建设依据,节水量的分析和预测,农业用水挤占量和生态用水补偿量的复核。最后得出结…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目前国内工程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趋势预测法和定额预测法分别对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工程各供水城镇设计水平年需水进行预测,对不同需水预测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采用合适的成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为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工程各条支线规模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月24日,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长春号"TBM抵达始发地点,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重大转折,对整个工程的如期完成将起到决定性保证作用。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是吉林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大型跨区域引水工程,总投资101.77亿元,工期6年。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从第二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引水至吉林省中部地区,解决长春市和四平、辽源2个地级市及所辖8个县(市、区)、26个乡镇的生态和农业、生活和工业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介绍了国内在建及完建的调水工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管理的3种方案,并提出了引松供水工程高效运营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水利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吉林省“十一五”水利发展任务,并简述了吉林省六大水利重点项目,即: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引嫩入白”供水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安灌区工程、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四湖沟水电站工程的概况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智慧水利建设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近年来,江垭皂市工程已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支撑的业务平台体系,但仍存在监测感知能力不足、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困难、业务应用智能化不高等短板。梳理了江垭皂市工程已有系统建设情况,对表对标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技术要求,提出了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工程建设方案,包含数字孪生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业务应用、网络安全体系和共建共享等内容,探索了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模式。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钻孔电视是能直观获得钻孔孔壁原状图像的地球物理方法,高清数字钻孔电视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时间定时器,改进了光学工艺,加入了人-机互动调色功能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应用了消除电磁场对图像影响的处理技术,使其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等特点。在某水电站坝址和围堰深厚覆盖层可视化研究中,利用高清数字钻孔电视技术,可清晰地获得钻孔孔壁原状图像,从而有效地查明工区的地质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并为建立“数字化电子岩芯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熊保锋  张帅 《人民长江》2019,50(6):130-135
在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水电站传统的设计、建造、运维管理模式效率较低,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工程建设管理需求。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水电工程设计、建造和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结合水电站建设特点,提出了用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水电站建设的理念。数字化水电站的建设分为数字化协同设计、数字化施工管理、数字化运维管理3个阶段,其建设过程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原则,统筹水电站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维检修全过程;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智能控制为建设手段;以自动化、互动化、人性化为基本特征;本质是安全、高效可靠、绿色环保、和谐友好的现代化水电站。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对龙滩大坝碾压混凝土浇筑施工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计算机视频监控系统和仓面管理系统在常态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应用情况,针对龙滩工程施工,研究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浇筑施工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数字流域研究综述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刘家宏  王光谦  王开 《水利学报》2006,37(2):0240-0246
本文对数字流域的框架研究、基础平台建设、数字流域模型及相关技术、数字流域应用系统建设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数字流域的整体框架可分为三层: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层的建设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模型层中对分布式模型的研究较多,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河网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内外许多小流域都建立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层由于缺乏全流域整体模型的支撑,目前的研究主要是提供数据服务以及一些专题的决策支持服务。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当前紧要任务就是在大范围、全流域上建立起具有应用价值的数字流域模型。  相似文献   

16.
"数字防汛"是防汛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通过介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数字防汛"建设的目标及总体框架,在总结2001年以来黄委开展"数字防汛"工程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指出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规划滞后等问题,对"数字防汛"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标准规范建设,完善和推进防汛应用系统建设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3S集成技术为基础,面向水利应用服务给出1个水利数字地球基础平台的构建方法,解决GIS信息融合、影像金字塔构建等问题,构造1个具有互操作能力的一体化应用服务环境,完成对水利业务数据的进一步直观展示,并在调水移民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加以应用,为水利信息化中数字地球技术的应用及虚拟现实平台建设提供一定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萌 《中国水利》2012,(17):49-52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数字黄河"工程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应急实施方案建设的基础上,以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为核心,以信息采集、引退水工程监控系统建设为重点,建设覆盖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及水量调度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平台。在介绍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建设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系统总体结构。该系统建成后将提高黄河水资源调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湿地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重要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功能。数字湿地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区域层次,是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可视化计算机管理和决策的湿地信息系统。数字湿地的构建对于实现湿地资源信息的共享、湿地环境的保护、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及流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湿地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湿地数据获取、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的高速网络传输与共享、虚拟现实与数字湿地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信息提取与知识发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数字黄河”工程深度发展,开展“数字黄河”工程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建设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建设目标与原则,设计模拟系统总体结构,提出面向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流域规划等业务亟待建设的模型及集成实现工作,明确支撑系统的模型不确定性及评价、复杂数据高效存取及其仿真可视化、协调大尺度和跨学科模型集成及云服务、卡尔曼滤波法和三维/四维变分同化,以及水循环及其多物质输移过程模拟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