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保护其本源——非物质遗产文化,同时通过旅游开发,才能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才能借助旅游产业发展保护其资源,使其充满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但必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仓促进行旅游开发,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苍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笔者通过分析苍南县文化概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绩,指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机制不完备,专业队伍人才缺乏;保护经费难以保障,技术装备严重缺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青黄不接,传统乡土教育后继乏人;公民、社会团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弱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广泛开展宣传,深入学习贯彻省《条例》,切实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意识;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坚持依法保护,加大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但是,由于众多原因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进入我们的主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了许多或正面临失传的险境。本文主要从电视媒体的角度论述了如何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分类.本文选取苏绣为模型,分析其所遭遇的知识产权困境和解困思路,并将这一对策运用于整个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某种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群众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两个并列的概念;群众文化活动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播途径和保护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繁荣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吸收运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周贻白"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直接指向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活态"表演的事实,运用活态传承、地域标志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周贻白在地方戏研究中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出地方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首先保持其地域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艾庄铜器舞,虽为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作为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其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的观点,并有针对性地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希望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艾庄铜器舞的传承思考,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长的摇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源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关系紧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坚持政府主导,以农民为主体,资金为保障,制造文化建设良好舆论,并持之以恒,必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二十一世纪伊始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民歌是非物质遗产中最重要部分,作为汉族民间音乐中的安徽当涂民歌以其历史悠久、体裁多样、地方特色鲜明,蕴涵着丰富的音乐和文化思想资源,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根据当下当涂民歌存在特点,将其划分为活态民歌、文本民歌、数字民歌三种存在方式,并论述对其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县级文化部门来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在落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需要我们对这一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检讨,解决存在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本文就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建立工作机制的设想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作用3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意义,并以湘西凤凰县为例,具体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构想,建议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族乡村旅游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方面着手,并具体阐述了相关策略,以期增加农民收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从而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发展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向,文化性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福州市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传承人是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代表性人物,是传承着某一技术或技艺的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这种技术和技艺蕴含着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因此,传承人特别是代表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一直是以农田耕作为主的农业大国.农村在我国占有很大的面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积淀.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日益迅猛,生产方式的剧烈改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随之急剧恶化.本文主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之间的密切关系,谈论当下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和具体传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农村文化和谐、助推文化创新以及开发文化产业等多角度,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并以此为视角,结合当前陕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语境,从政府、传承人、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陕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长阳山歌作为一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毋庸置疑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但随着人们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长阳山歌在内的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流失的窘境。伴随着长阳山歌被国务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既标志着其艺术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同时也意味着长阳山歌正在成为濒于失传的一种民间文化表现形式。随着近几年党和国家越来越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立足实际,让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就  相似文献   

17.
2008以来,安吉县创新载体,实施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安吉建成"山美、水美、环境美","人美、地美、和谐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安吉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不断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全力推进和谐安吉建设,全面部署开展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突出以非遗产为主体,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精心组织,挖掘、培养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非遗文化项目。安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是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拓了非遗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新途径。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月2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部法律将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经过10余年的酝酿、打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无疑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成果。真是"恰逢其时,恰如其分"。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也是一个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大国,这部法律的出台显示出了我国的文化自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有助于非遗工作更好地融入当今时代、贴合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19.
以高校音乐教育为视野,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个中心,文章通过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的分析,查找出问题,阐述了高校应尽的教育传承的使命,并提出传承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化民族主义对于当今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回顾历史,我们还要看到,在抗战时期西北少数族群地区尚未有完全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的状态下,西北旅行者对于西北少数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取向,强调以汉族的文化取代西北少数族群的异质文化.随着中化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日益巩固,在当前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我国不断加强各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依然要警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大汉族主义及民族分离主义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