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铟的生产应用动态.发挥我国铟资源优势,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地开发铟的高新技术产品,优化铟的产业结构,不至于浪费资源,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发挥铟资源优势发展铟的高新产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铟的生产应用动态 .发挥我国铟资源优势 ,根据市场的需求 ,有计划地开发铟的高新技术产品 ,优化铟的产业结构 ,不至于浪费资源 ,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相似文献   

3.
富铟铜渣氯化挥发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富铟铜渣(一、二次稀渣)氯化挥发铟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获得了较佳试验条件,得到铟的挥发率达90%以上,残渣含铟小于0.1%的较好指标。铜渣氯化挥发铟的研究是对铜渣提铟的另一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铟的用途及提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铟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介绍常用的几种提铟方法并进行比较,提出合理使用铟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蒙自产出的含铟氧化锌进行了铟的浸出动力学研究, 考察了酸度、温度、物料粒度、搅拌强度等因素对铟浸出的影响。高酸条件下铟浸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 反应级数为1.194, 同时测得其反应活化能为10.97 kJ/mol;反应速度常数k与物料粒径的平方成反比。试验结果表明: 高酸条件下浸出含铟氧化锌才能获得较高的铟浸出速度, 通过提高温度、降低物料粒度等方式可以强化铟的浸出。  相似文献   

6.
稀散金属铟独立矿床少,常伴生在锌硫化矿中,湿法或火法炼锌时富集到多种渣中,铟铁酸锌等难浸出物的存在使铟的回收工艺复杂,且回收率低。重点介绍了常规酸浸、加压富氧酸浸、热酸浸出、焙烧预处理—浸出、氯盐浸出和复合场强化铟浸出等锌固废提铟浸出工艺。指出未来辅助使用复合外场或联合多种方法从内部破坏难溶物结构,实现铟铁分离和铟铁酸锌的溶解,革新锌固废提铟工艺,研发新型萃取剂均可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含铟低酸浸出液中富集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王小能  鲁君乐  罗超  王涛 《矿冶工程》2012,32(1):77-80,83
为有效地富集低酸浸出液中的铟、提高铟的回收率,提出了"硫化锌精矿还原含铟浸出液中Fe3+-纳米氧化锌中和含铟还原液沉铟"工艺,从含铟低酸浸出液中富集回收铟。还原工艺的最佳条件为:ZnS精矿的粒度为0.074 mm,ZnS精矿的过剩系数为2.0,还原温度为95℃,还原时间为3.0 h。还原结束后溶液Fe3+的浓度为0.18 g/L,Fe3+的还原率为97.84%。中和沉铟的最佳条件为:中和时间为75 min,中和温度为70℃,中和剂过剩系数为1.20,沉铟率为97.57%,中和渣中铟的品位达到2%以上。  相似文献   

8.
从含铟低的复杂锑铅精矿中富集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氯化循环浸出,中和水解除杂质多估段富集铟,铟富集42倍多,获得含铟2.56%-6.09%的铟精矿,铟的总回收率78%。  相似文献   

9.
先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稀盐酸反萃,可将铟与合金中的锡和铋等干扰元素分离,最后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络合滴定,可测得锡铋铟合金样品中铟含量.用该法测铟的回收率在99.62%~100.50%之间,标准偏差小于1%,变异系数为0.42.  相似文献   

10.
采用雾化法制备细铟粉,选惰性气体作为雾化介质,以一定的气体压力和铟熔体流速,可制取铟粉,其成品率42%,-0.125 mm铟细粉占有率约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