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计算环境中用户对云数据的安全负有重大责任.用户行为安全认证是确保云服务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技术途径,借助安全认证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用户非法操作、恶意攻击行为或潜在的安全漏洞.对现有用户安全认证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安全认证机制的类别和各种认证技术的特点,提出云计算环境中应用安全认证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家宇 《信息与电脑》2023,(9):76-78+82
针对云计算环境的安全行为机制,提出基于用户行为认证的安全控制方法。在用户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增加了身份再认证和行为认证等多种认证机制,从而增强了系统对于不可信用户的行为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漏检率较低,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用户身份认证机制的安全性,在传统的口令认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击键特征用户认证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逻辑对用户输入口令的键盘特征进行分析鉴别,并结合用户口令进行用户身份认证。该方法有效弥补了传统的口令机制易被攻击的缺点,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智能卡和指纹的动态口令鉴别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金颖  郑宇  路献辉  何大可 《计算机应用》2005,25(11):2554-2556
针对Lin和Lai提出的基于口令的远程用户鉴别方案在时间戳和用户ID上存在的脆弱性,提出基于挑战 应答机制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采用指纹和智能卡双重认证技术,能进行双向认证,可抵抗重放攻击和假冒攻击,且由示证和认证双方共同生成随机因子,也体现了认证的公平性,认证过程不需要传递用户指纹信息,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相似文献   

5.
识别和认证是计算机安全保密的一项重要内容。识别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认证用于鉴别用户的身份。其中认证是实施存取控制的关键,常规的基于口令的认证机制,对于防止口令猜测的进攻显得无能为力,而该文提出的认证机制具有良好的抗猜测特性,而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无线局域网使用公共电磁波作传输介质,这在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其网络安全问题带来新的挑战。主要的解决方法有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传输。本文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数字证书的无线局域网认证机制。同时探讨了该机制的优缺点。该机制利用证书作为认证用户的手段.通过认证服务器AS实现对supplicant和AP的双向认证,并借用盲签名的思想在supplicant和AP之间生成和分配用于会话加密的共享密钥。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图书馆无线局域网中用户身份认证的质量,提出基于免疫否定选择的身份认证机制.该认证机制基于生物免疫系统T细胞识别自体和非自体的原理,把合法用户的登录请求看作自体,非法用户的登录请求看作非自体,利用否定选择过滤非法用户的登录请求.实验结果表明,该身份认证方法能够承受各种口令攻击,有效过滤非法用户的登录请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认证机制是安全防护机制之一,认证信息可以用来认证需访问系统的请求用户的合法性.文中分析了无须第三方认证的"一次性口令(OTP)"技术及其存在的安全漏洞,结合Kerberos认证机制优点,提出了将用户的通行密语用服务器的公钥加密后保存在数据库中,并在服务器种子信息中加入时间戳和服务器IP地址的改进OTP技术,提高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使用智能卡的动态口令认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飞进  范磊  施建俊 《计算机工程》2005,31(24):172-174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机制是目前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在很多动态口令机制中,用户的认证数据通常利用在服务器储存的验证因子进行掩码传输,如果验证因子被盗,攻击者就可以伪造验证数据,因此动态口令认证机制易遭受盗窃攻击。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抗盗窃攻击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2GR,但是2GR不能抵抗拒绝服务攻击,也没有提供用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将在2GR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智能卡的改进方案,该方案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NETPassport认证机制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本系统利用Active Directory组件建立目录服务数据库和SQLServer数据库,实现用户信息、组织架构和角色的统一管理,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卫星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环节少等优点,但拓扑结构复杂、链路频繁切换,因而面临诸多网络安全威胁。为解决卫星网络中身份认证等安全性问题,结合CFL认证体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卫星网络的安全认证策略研究。在注册阶段,用户和卫星分别向地面控制中心申请证书,地面控制中心验证用户和卫星的身份后为用户和卫星签署证书;在认证阶段,用户与卫星互相交换证书,自主生成验证密钥并验证证书,实现用户与卫星的双向快速认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满足卫星网络的安全需求,抵御各种常见的网络安全攻击;与其他相关方案的相比,该方案无须地面中心参与认证过程,通信开销与计算开销较小,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与最低计算开销方法相比,将通信效率提升了33%,有效提高了认证效率。因此,本方案不仅适合星载资源有限的卫星网络,且能够增强卫星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Web的安全远程访问解决方案:安全远程控制系统RAP(RemoteAccessPass)。文章概述了RAP的安全需求,并根据RAP基于Web的特征以及系统模型自身的特点,给出了一种C/S结构的分布式安全认证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消息认证码MAC技术的安全认证方案,最后对认证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方案在不改变防火墙和内部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内部信息系统对外部访问者的安全认证。  相似文献   

13.
林玮  王晓峰 《计算机工程》2010,36(13):154-155,158
刘丽等提出的基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身份认证协议和消息认证协议(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是一类单向认证协议,不能抵御伪服务器攻击,只能针对已固定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在保留其对用户认证便利性及安全性等优点的前提下,利用RSA算法对原方案进行改进,使其成为安全的双向认证协议。改进方案能够克服原方案的安全漏洞,保证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基于智能卡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认证问题是网络安全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最近,Chien 等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方案,但从文献[8]及本文的分析看,该方案容易遭受Reflection Attack,Parallel Attack、重传攻击等。在分析其方案漏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张,网络环境中提供的海量数据和多样服务的丰富性和持久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处于不同网络管理域中的用户与信息服务实体之间频繁交互,在身份认证、权限管理、信任迁移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安全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中用户访问不同信任域网络服务时的跨域身份认证问题,基于IBC身...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向哈希函数的远程口令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Wu-Chieu认证方案和Le-Lin-Chang认证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哈希函数和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的远程口令认证方案.该认证方案不仅修正了上述两种认证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而且实现了用户与远程系统之间的双向认证.由于该认证方案不要求用户与远程系统之间维护时间同步机制,更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远程认证协议能有效的保证远程用户和服务器在公共网络上的通信安全。提出一种匿名的安全身份认证方案,通过登录 的动态变化,提供用户登录的匿名性,通过用户和服务器相互验证建立共享的会话密钥,抵抗重放攻击和中间人攻击,实现用户安全和隐私,通过BAN逻辑分析证明改进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安全性证明和性能分析说明了新协议比同类型的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IPv6网络互连过程中基于身份认证的域内用户与基于无证书认证的域内用户之间进行跨域认证和密钥协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证书签密的认证方案,设计了一种IPv6网络跨域认证协议并对其安全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该协议具有完美向前保密和双向实体认证等安全属性,满足了认证的安全需求;在效率方面,与同类协议相比,该协议无须进行公钥加/解密运算,也不受同步环境的限制,只需五条消息就能实现跨域认证,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都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动态口令技术,分析了文献[4]中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案,发现原方案不能抵御冒充服务器攻击并且认证信息以明文方式进行传输,通过引入公钥加密算法对原方案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案不仅能防止重放攻击,而且能够抵御冒充服务器攻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肖跃雷  武君胜  朱志祥 《计算机应用》2018,38(11):3246-3251
针对基于预共享密钥的有线局域网(LAN)安全关联方案中交换密钥建立过程的通信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AN安全关联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基于预共享密钥的鉴别及单播密钥协商过程的改进,生成了新加入交换机和认证服务器之间的成对主密钥,并用于新加入交换机与各个不相邻交换机之间的交换密钥协商过程。然后,在该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信计算环境下的LAN安全关联方案。该方案在改进的基于预共享密钥的鉴别及单播密钥协商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对终端设备的平台认证,从而实现终端设备的可信网络接入,有效增强了LAN的安全性。最后,利用串空间模型(SSM)证明了这两个LAN安全关联方案是安全的。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减少了交换密钥建立过程的消息交互数和计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