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FCC汽油萃取脱硫过程萃取剂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娜  张文林  米冠杰  侯凯湖 《化工进展》2006,25(11):1345-1348
分别考察了4种萃取剂在单一或复配条件下,对3种模拟汽油中单一含硫化合物及FCC汽油70~160 ℃切割馏分的萃取脱硫效果,效果皆佳的萃取剂为环丁砜。考察了操作温度、剂油比、环丁砜和四甘醇复配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萃取脱硫率的影响较小。适宜的萃取条件为温度35 ℃,剂油比3∶1。环丁砜单一溶剂萃取脱硫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2.
改性V_2O_5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异丁香酚制香草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V2O5经甘油还原,再以邻苯二甲酸或其二钠盐溶液浸渍,制备了改性V2O5催化剂用于异丁香酚的过氧化氢氧化。运用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 UV-Vis)、XR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浸渍法可以有效调变V2O5的价态与晶体结构从而提升其催化性能,其中以甘油在120 ℃还原V2O5所得前体浸渍邻苯二甲酸二钠所得催化剂 (PVO)-120性能较佳。考察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助剂、DMF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氧化反应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为:以 (PVO)-120为催化剂,以DMF-CH3COCH3(20%,体积比)为介质,异丁香酚:H2O2=1∶2(摩尔比),20 ℃反应4 h,异丁香酚转化率可达87.3%,香草醛收率达到78.0%。  相似文献   

3.
K_2FeO_4催化氧化戊烷超深度脱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次氯酸盐氧化法合成了高铁酸钾氧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提出了以高铁酸钾为氧化剂的高效、清洁氧化生产超低硫戊烷新方法,考察了氧化反应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氧化脱硫反应机理。在戊烷20 mL、K2FeO4 0.1786 g、催化剂ZSW-1 0.5 mL条件下,30 ℃下氧化60 min后,反应产物采用5%的NaOH萃取,戊烷中硫含量由50 mg/L降到0.632 mg/L,脱硫率为98.7%。  相似文献   

4.
Ce-Mo-Ti-V催化制备苯四甲酸二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志平  杨晓东  朱智清 《化工进展》2006,25(12):1443-1446
开发了一种由均四甲苯空气气相氧化制均苯四甲酸二酐过程所需的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组分为Ce-Mo-Ti-V。通过实验研究了载体种类、活性组分、温度、空速和反应物浓度对工艺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空速6 000 h-1,温度为455℃,均四甲苯浓度为20 g/m3时,均苯四甲酸二酐的质量收率达到101.7%。  相似文献   

5.
以NaY分子筛为载体,通过微波辅助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Ag改性的AgY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分析。以噻吩/石油醚体系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以及吸附剂用量等条件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温度40 ℃、吸附时间30 min、吸附剂质量/原料油体积(g/mL)为1∶40时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为98.46%。40 ℃时,AgY吸附剂的静态平衡吸附量为0.7970 mmol/g。  相似文献   

6.
筛板塔Fe/Cu湿式催化氧化脱除H2S气体制硫磺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俊丰  童志权 《化工进展》2006,25(6):687-690
阐述了筛板塔Fe/Cu湿式催化氧化脱除H2S气体制硫磺流程,考察了操作空塔气速、液气比、起始pH值和H2S入口浓度对H2S脱除效率的影响及鼓风量、液柱高度对Fe3氧化再生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含120g/L的Cu2+70g/L的Fe2+70g/L的Fe3+的吸收体系即能对体积分数为1000×106的H2S废气近100%稳定脱硫,流程简短、能耗低,体系除消耗O2外,过程不消耗原料,不产生二次污染,体系无降解问题。  相似文献   

7.
木质素/LDPE-EVA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  罗学刚 《化工进展》2011,30(9):2026
以天然热塑材料木质素和LDPE-EVA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木质素以及增容剂含量对木质素/LDPE-EVA共混材料的力学及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20份木质素与LDPE-EVA共混效果较好,拉伸强度达到最大(25.88 MPa),较LDPE-EVA聚合物提高了9%,且共混物在100 ℃附近的吸热峰出现一定左移(3.6 ℃),降解性能增加;10份增容剂LDPE-g-MAH的加入使体系拉伸强度达到35.66 MPa,较未加增容剂时提高了26.6%,100℃附近的吸热峰进一步左移(2 ℃),降解性能小幅降低,显著提高了共混物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化学组分及其液化残渣的热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木粉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及其在相同液化条件下的液化残渣的热重行为进行了研究。热重实验结果表明,木粉主要组分的热稳定性为:木质素 > 纤维素 > 半纤维素。木粉的热解过程可以认为是这3种主要组分热解行为的综合:木质素的热解比较缓慢,热解温度区间最宽,主要失重温度为250~630 ℃;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主要热解温度分别为332~383 ℃和236~333 ℃。在液化反应过程中,木粉主要组分发生降解从易到难的顺序为:木质素 > 半纤维素 > 纤维素。在木粉的液化过程中,快速液化阶段主要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有关,而液化残渣率的高低主要与纤维素液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含氢硅油与封端聚醚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出了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合成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为650 W,封端聚醚与含氢硅油的摩尔比取1.1∶1,添加质量比为15 mg/kg的氯铂酸催化剂,于100 ℃反应30 min,在该条件下,平均转化率为96.8%。以合成的聚醚聚硅氧烷为主要活性单体制备出了消泡剂乳液,并考察了温度、pH值对制备的消泡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消泡剂在常温到98 ℃,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消泡及抑泡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乙二醇为溶剂,对异丙醚-异丙醇-水三元共沸物采用间歇萃取精馏进行分离研究,考察了在溶剂不同进料速率、回流比、进料温度等条件下的分离情况,找到了实验条件下分离此三元共沸物的最佳条件。最佳条件为:溶剂进料位置为塔顶,回流比为2,溶剂进料速率在分离异丙醚和分离异丙醇两个阶段分别为11.4 g/min和8.08 g/min,溶剂进料温度分别为70.0 ℃100.0 ℃。在此条件下,异丙醚产品质量分数可达0.95,收率为0.985;异丙醇产品质量分数可达0.97,收率为0.968。  相似文献   

11.
用H2O2/液体酸AE催化氧化处理直馏柴油,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将反应中生成的极性有机硫化合物除去。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效果明显。当V(柴油)∶V(AE)∶V(H2O2)=100∶8∶12,60 ℃反应10 min,可将直馏柴油硫含量从2 329 μg·g-1降至147 μg·g-1,脱硫率达94%。  相似文献   

12.
直馏柴油气-液相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柴油加氢脱硫技术投资大、操作条件苛刻及污染严重等问题,氧化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柴油H2O2氧化脱硫技术存在氧化剂价格高、柴油收率低和有含硫污水排放等技术经济问题,采用专用的柴油均相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TS-1和纯O2氧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可达到很好的脱硫效果且耗氧量少。实验结果表明,在150 ℃、08 MPa、反应时间60 min和m(催化剂)∶m(柴油)=1 500 μg·g-1的条件下,可将柴油硫含量从2 217.2 μg·g-1降到265 μg·g-1,脱硫柴油硫含量符合欧洲Ⅱ类柴油标准(≤300 μg·g-1),柴油收率达到95.2%。  相似文献   

13.
采用Mo-Ni-P/γ-Al2O3加氢催化剂, 对中粘度的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进行加氢精制, 精制前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合理的预硫化。研究了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 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压、体积空速和氢油比对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加氢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的加氢精制工艺。结果表明,对于该实验原料和催化剂,采用反应温度280 ℃、氢压6.0 MPa、空速0.5 h-1和氢油体积比800∶1的工艺条件,加氢效果非常理想, 溴值由1.4 g-Br·(100 g油)-1降至0.22 g-Br·(100 g油)-1、残炭由0.105%降至0.012%、硫含量由0.9 μg·g-1降至0.4 μg·g-1、比色由2.5降至<0.5, 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的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韩玉英  杨广峰 《工业催化》2007,15(10):48-50
为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Mn催化剂。当n(Ce)∶n(Mn)=2∶1和焙烧温度500 ℃时,所得催化剂颗粒直径为3.60 nm,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27 m2·g-1。在反应温度190 ℃、总压8.0 MPa、氧分压1.6 MPa、pH为8.42和加入2.0 g·L-1催化剂的条件下,COD的最高去除率达93%。  相似文献   

15.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400 kt·a-1OCT-M装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的情况。标定结果表明,FCC汽油硫含量由727~794 μg·g-1降低到80~90 μg·g-1,研究法辛烷值损失0.4~0.5个单位,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6.
FH-FS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芳烃加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了最新一代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FS,对其用于几种含硫、氮和芳烃差异较大柴油原料的加氢精制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芳烃加氢性能。试验在200 mL小型加氢装置上进行,在氢油体积比500∶1、反应压力6.4 MPa和体积空速(1.0~2.5) h-1等工艺条件下,使用FH-FS催化剂,精制油硫含量均可降至50 μg·g-1以下,同时可脱除更多的芳烃,使多环芳烃脱除率达到71.0%~80.5%,密度下降(0.016 1~0.026 9) g·cm-3,十六烷值提高1.5~15.8个单位,可较大幅度提升柴油质量。FH-FS催化剂在反应温度比参比剂低15 ℃时,脱硫和脱氮水平相当,但多环芳烃和总芳烃脱除率仍比参比剂高10个百分点以上。FH-FS催化剂对于炼油厂生产低芳烃、低密度和高十六烷值的优质超低硫(S<50 μg·g-1),甚至是无硫(S<10 μg·g-1)柴油来说,是一非常有效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钒系脱氮催化剂载体堇青石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溶胶对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进行表面改性,并在改性载体基础上制备钒系催化剂。考察了扩孔剂六次甲基四胺与微波法对表面改性的影响,评价了钒系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六次甲基四胺的添加与微波法的使用明显改善载体的表面形貌,增大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当两者共同作用时,载体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半径分别可达72.13 m2·g-1和9.14 nm,反应温度(350~40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脱氮率最高达81.5%。  相似文献   

18.
王先国 《工业催化》2006,14(4):26-28
利用分子筛脱蜡预加氢和后加氢装置改产D40溶剂油和3#白油,现有原料条件下,生产出硫和氮含量均小于1 μg·g-1的合格生成油,满足二段脱芳催化剂要求,各项主要指标达到设计值,特种溶剂油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油品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匀泡剂合成中铂系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雅丽 《工业催化》2006,14(6):31-33
研究了氯铂酸催化剂体系的制备及Si-C型有机硅匀泡剂合成中硅氢加成反应工艺。在氯铂酸催化剂作用下,使含有Si-H的聚硅氧烷和烯丙基聚醚进行加成反应,温度控制在110±5 ℃为宜;制备了氯铂酸-异丙醇催化剂和氯铂酸-二乙基聚硅氧烷络合型催化剂,比较了在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使用络合型Karstedt催化剂后,铂用量减少(<10 μg-Pt·g-1),产品质量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20.
焙烧温度对TiO2成型载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偏钛酸为原料,采用挤条成型的方法制备TiO2成型载体。考察焙烧温度对TiO2成型载体抗压强度、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和晶相结构等的影响,采用XRD、BET、TG-DSC和SEM等手段对载体进行表征,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的Pd/TiO2催化剂。结果表明,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提高成型载体的侧压强度,但会使成型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孔径分布向大孔方向位移。焙烧温度超过800 ℃,锐钛型TiO2成型载体的晶型结构发生相变,逐步转变成金红石型。600 ℃制备的TiO2成型载体的侧压强度在110 N·cm-1以上,比表面积达60 m2·g-1。并用TiO2成型载体制备了质量分数0.5%Pd/TiO2催化剂,用于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过程,4-CBA转化率达99%以上,为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催化剂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