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咸水灌溉对膜下滴灌棉花土壤盐分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对膜下滴灌棉花土壤盐分影响的测坑试验.试验共设计了3种灌溉方式:淡水(1.08g/L)、微咸水(3.00g/L)和咸淡交替轮灌(1.08与3.00g/L).试验结果表明:淡水灌溉对土壤的脱盐效果最好,采用微咸水灌溉时最好采用咸淡交替轮灌方式,它可以避免土壤发生积盐现象;在灌溉定额为5250m3/hm2时,非轮灌情况下,盐峰发生在20cm处,轮灌可将盐峰下移至40cm处,这为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棚西葫种植的滴灌试验,就滴灌的应用条件、所用设备、效益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与普通灌溉方式--沟灌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中存在大水沟灌水分利用效率低,滴灌技术应用缓慢等问题,试验设计了3个水分处理(分别以0~60 cm土层灌前土壤田间持水率的60%,70%和80%作为各处理灌水控制下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贺兰山东麓地区砂质壤土条件下不同监测深度、监测点的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滴灌葡萄土壤水分受灌水的影响较大,灌水下限不同,土壤水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随着灌水下限的增大而增大;3年生幼龄葡萄,距滴头20 cm处葡萄根系密集分布层土壤水分下降很快,葡萄植株的生长对该处土壤水分的需求高于距滴头40 cm的土壤水分;灌水下限70%田间持水率的处理在垂直剖面上土壤水分分布较合理,灌水间隔时间为5 d,推荐作为该地区葡萄控制灌溉的下限。  相似文献   

4.
宁夏中部干旱区马铃薯种薯耗水规律及水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开展马铃薯种薯覆膜与露地滴灌田间试验,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种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耗水规律.结果表明:覆膜地马铃薯种薯产量极显著地高于露地马铃薯种薯产量;不灌水处理马铃薯种薯产量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各灌水处理,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种薯产量越高;灌溉定额一定,产量、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灌水2次>灌水1次>灌水3次的规律;灌溉定额越大的处理耗水量越大,在全生育期马铃薯的耗水规律为现蕾期>花期>苗期>成熟期,现蕾期耗水量最大.露地比覆膜耗水量大18.43 mm,膜下滴灌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露地,说明膜下滴灌马铃薯技术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有效节约水资源,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种被称为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在中国最干旱地区之一的新疆推广应用了 11 33万hm2 ,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农田采用滴灌节水技术规模最大的国家 .这标志着中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在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膜下滴灌 ,顾名思义 ,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 .这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 .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 ,加上地膜覆盖 ,棵间蒸发甚微 ,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大田使用后 ,较常规灌溉省水 5 0 %左右 ,省肥 2 0 % ,省农药 10 % ,增产 10 %~2 0 % ,增加综合经济效益 4…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合温室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了不同微咸水净化灌溉管理模式对黄瓜光合、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黄瓜的光合指标与水分利用效率均降低,但品质有所提升。混灌(微咸水与净化水1∶1)与轮灌(按次)相比,黄瓜光合速率大致相近,干物质积累增多,品质有所改善,且混灌比净化水灌溉节省处理成本50%。因此,混灌(微咸水与净化水1∶1)是该试验条件下最优的灌溉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微  尹娟 《宁夏工程技术》2011,10(3):232-235
为了研究水分对马铃薯块茎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马铃薯覆膜与露地滴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溉定额一定灌水次数不同的条件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还原糖、干物质含量都呈灌2次水>灌1次水>灌3次水>不灌水的规律;在灌水次数一定灌溉定额不同时,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块茎的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越大;在试验条件下,覆膜滴灌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均大于露地滴灌的;马铃薯灌溉定额与产量成显著相关,块茎的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越高,马铃薯块茎的产量越高,增加灌溉定额,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地下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一条可选之路。为了寻求合理的地下滴灌应用模式,对新疆、甘肃和广西3个示范区的地下滴灌系统的投入和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地下滴灌系统的毛管采用一次铺设、多年使用的方式;与每年更换田间毛管的地表滴灌系统相比,地下滴灌系统年静态投资与地表滴灌相当或减少,但地下滴灌更方便农业管理;棉花、马铃薯和甘蔗3种作物的地下滴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棉花产量相当或略有增产,甘蔗单产从52.5~63.0 t/hm2提高到117~130 t/hm2,增加了1倍以上,马铃薯地下滴灌在节水22%的同时,增产了115%;变革作物种植模式,选择与节水技术相适宜的作物种植与管理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节水技术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缺水区大田作物滴灌灌溉制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及分析建立了春小麦滴灌次数、滴灌定额与作物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函数关系.在春小麦—玉米间作的模式下,设计了11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33个小区.通过试验及分析,建立了春小麦—玉米间作滴灌次数与玉米产量的函数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得到了间作玉米组分的滴灌条件下产量与全生育期灌溉定额的函数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并得出了两种种植模式下的滴灌的优化灌溉制度,为大面积推广大田滴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绿洲农区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谷子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张杂谷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对比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处理全生育期需水量变化呈"凸"抛物线变化规律,拔节期需水量最大;当地膜下滴灌较适合的灌溉定额为175 m3/667 m~2,其生育期需水量为336.91 m3/667 m~2,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占生育期需水量的比例分别为13.05%,33.30%,20.86%,18.77%,14.02%;作物产量为307.3 kg/667 m~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为0.91 kg/m~3,灌溉水分生产效率为1.76 kg/m~3,作物系数为0.8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掺气比例、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掺气滴灌对改善作物生长、提高地下滴灌效率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不同类型土壤及温室辣椒为供试材料,以不曝气为对照,设置2个内循环曝气条件(0.1 MPa和0.2 MPa,掺气浓度分别为7%和13%),通过桶栽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掺气滴灌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气滴灌在黏壤土和粉质黏壤土中效果明显,而在砂壤土中效果不明显.在黏质型土壤中,0.1 MPa掺气滴灌对作物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沙漠日光温室防渗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发强  田军仓 《宁夏工程技术》2011,10(2):157-158,163
在沙漠日光温室条件下,将辣椒作为研究作物,采用相同的灌水定额,通过对比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防渗处理措施对辣椒株高、茎粗、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水定额(10 m3/667 m2)条件下,最优沙漠日光温室防渗处理措施为底黏土+侧膜防渗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根围促生细菌对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土传病害、连作障碍研究的基础上,将5种生防细菌菌株复配,制成PGPR复合菌剂,应用于连作6年的大棚辣椒生产中.结果表明,PGPR复合菌剂可明显改善辣椒生长性状,减轻辣椒青枯病发病率,提高产量,降低土壤EC值,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验E601蒸发皿法和质量法的适用性及基于环境参数的大棚水果黄瓜的需水量模型,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时域反射仪(TDR)法、E601蒸发皿法和质量法3种不同的方式测定大棚水果黄瓜需水量,并且同步监测大棚内外的环境参数.对比时域反射仪(TDR)法、E601蒸发皿法和质量法测定的大棚水果黄瓜需水量,以TDR值为准进行精度分析,E601法的中误差为0.91 mm,质量法的中误差为0.94 mm;分析TDR值与同步监测的大棚内温度值的相关性,建立室温需水量模型和地温需水量模型,其中误差分别为0.35 mm、0.71 mm.研究成果对大棚水果黄瓜需水量计算以及灌溉管理和灌溉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蔬菜大棚节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能根据用户要求手动设定各灌区的灌溉顺序和灌溉时间,通过自动控制电机和电磁阀的启闭,实现节约水电;达到了灌溉供水系统的自动监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灌溉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设计一种符合温室生产特点的微型自动喷灌控制系统,采用多谐振荡电路产生计时脉冲,14位计数器CD4060进行分频,共同组成一超长定时器,驱动控制电路和执行装置实现自动喷灌操作。实用证明,该电路可在喷灌时间5 s-1.5 min、间歇时间1 min-1.5 h之间任意调节,较好地解决了小水量持续供水模式的温室生产实践问题。该系统只需在原供水装置上增设自动控制电路即可实现,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温室自动喷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温室土壤温湿度自动控制的喷灌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DHT11测量温室中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单片机采集由温湿度传感器传递回来的数据,并通过串口将数据送到PC机,PC机上可以设定温湿度的阈值,单片机根据PC机预置阈值控制传动机构进行灌溉活动.系统采用双显示方式,在PC机上集中显示各个温室温湿度情况,每个单片机上都配置了显示模块1602.该设计为农业用户提供了实时可靠的灌溉系统,有效提高了温室种植自动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PLC的自动化施肥灌溉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套在温室条件下实现自动灌溉施肥的微灌系统,该系统以PLC为核心,通过传感器反馈的温室实时信息自动或手动进行灌溉施肥,同时使用变频器达到恒压灌溉的目的,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查询等通过MCGS实现,这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与“肥”是影响作物生长的最基本的因素,以李子树为供试作物,将水肥调配与测土施肥技术联合应用于日光温室果树栽培试验中,探讨了滴灌条件下该技术水肥效应、节肥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水分>肥料>水肥的交互作用.水肥调配与测土施肥联合技术可节约肥料使用量,同时得出中水中肥处理为该试验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解腐霉利,在长期受农药污染的蔬菜大棚土壤中,驯化分离出13种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合菌群降解腐霉利的最优条件:腐霉利浓度为300 mg/L,葡萄糖浓度为200 mg/L,接种量为15%.在分离出的13种菌株中,筛选出1种高效降解腐霉利的菌株T32-1.通过高效液相(HPLC)对菌株T32-1和混合菌群对腐霉利的降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腐霉利浓度为300 mg/L时,菌株T32-1和混合菌群对腐霉利的去除率分别为77.2%和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