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家庄市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地下水的氮污染和硬度升高是石家庄市地下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氮在地下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NH3、NO2-和NO3-。根据数据采集与实验分析,得出市区的氮污染现状及污染趋势,为该地区地下水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进水次数、进水持续时间和进水量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以及研究污水在模型单元内的滞留情况与TN去除的关系.正交实验表明,进水次数、进水持续时间和进水量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有较大影响,影响的主次因素分别为:进水次数>进水量>进水持续时间.正交实验数据表明:①在进水COD为260mg/L,TN为27.9mg/L的情况下,各模型单元出水中均未出现NO3--N或NO2--N的累积;②运行工况对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非常重要.污水在模型单元内的滞留量与TN去除关系实验表明,进水间膈时间过长对TN的去除不利;间歇操作运行中,初始出水TN去除效果较差,随后提高,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中排放量最多、危害性最大的两种物质之一(另一种是SO2),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氧化亚氮(N2O)、亚硝酸、硝酸,还有少量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三氧化氮和五氧化二氮等。其中一部分在大气中很不稳定.常温下很易转化成NO和NO2。通常讲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其中NO占90%以上,NO2占5%。10%,统称氮氧化物,用NOx表示。  相似文献   

4.
从北运河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AD1。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AD1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分析了其在系统发育中的分类地位。对菌株AD1反硝化能力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D1表现出较高的降解效率。菌株AD1在24h内对驯化培养基中TN和NO3--N的降解率分别为63.82%和84.83%,60h内对TN和NO3--N的降解率分别为68.21%和92.28%。  相似文献   

5.
浮游微生物作用下河流水系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岐阜县境内的长良川及其支流为对象,研究了浮游微生物作用下河流水系在好氧、厌氧条件下的氮、磷变化特性。结果表明:①河流水系浮游微生物中含有丰富的硝化与反硝化菌,当NH4^+-N含量较高时,好氧条件下NH4^+-N到NO2^- -N的亚硝化反应、NO2^- -N到NO3^- -N的硝化反应和厌氧条件下NO3^- -N到NO2^- -N的还原反应明显存在。②受溶解氧(DO)和碳源有机物的影响,河流水系中浮游微生物的反硝化能力较差,导致水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NO3^- -N积累。另外由于底泥与河水的接触面小,故反硝化过程成为氮净化的限制因素。③对于DO充足的水体,NO3^- -N浓度较NO2^- -N、NH4^+-N浓度高,因此NO^-3-N、NO2^- -N、NH4^+-N的浓度顺序成为继DO后判断河流水质好坏的又一标准。④浮游微生物对磷基本没有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盐氮对臭氧氧化有机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臭氧氧化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工艺中,臭氧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水中还原性无机物的含量有关。通过试验考察了水中NO2^--N对臭氧氧化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较高浓度的NO2^--N可消耗臭氧投加量的40%左右,并降低了臭氧对THMs前体物的去除率,也影响其提高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的能力;碱度的增加可增强NO2^--N对臭氧的竞争利用,降低臭氧对TOC和UV254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硝化过程亚硝态氮氧化阶段的N_2O产生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考察生活污水硝化过程的亚硝态氮氧化阶段是否有N2O产生,利用经生活污水长期驯化后的污泥和SBR反应器,在pH值为8、曝气量为60L/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NO2-N浓度下N2O的产生情况。试验发现,除了氨氧化阶段,NO2-N氧化阶段也是N2O的重要产生源。调节NO2-N浓度分别为81.45、65.29、40.18和16.82mg/L,结果发现随着NO2-N浓度的降低,N2O的产生量和转化率也有所降低,但当NO2-N浓度降低至1.64mg/L时,N2O的产生量和转化率却有所升高。此外,还考察了NO2-N浓度为30mg/L左右时,不同pH下N2O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则N2O的产量逐渐减少。综合考虑运行成本和减少N2O生成量的效果,应控制pH值在7以上。  相似文献   

8.
亚硝酸盐氮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生物膜滤池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考察了进水中的亚硝酸盐氮浓度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氮浓度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较大,总氮去除率和pH值的变化幅度均随NO2^--N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NO2^--N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若再进一步提高其浓度则对TN的去除率将随之下降,pH值的变化幅度也随之减小,高浓度NO2^--N会对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氮"在深度处理中的去除与转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简称“三氮”)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给水深度处理系统中的去除与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炭滤池对NH3-N的单元去除率接近30%,但是整个系统对NH3-N的总去除率仅约10%;系统对NO2^-—N有着优异的去除能力,主臭氧接触塔和炭滤池出水中均未检测出NO2^-—N;炭滤池中的生物硝化作用明显;系统进、出水的“三氮”总浓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低温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以缺氧/厌氧UASB预处理的实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低温条件下SBR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积累.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3.5~15.5℃的低温条件下,对于4种不同的NO3--N初始浓度(64.9、54.8、49.3、29.5 mg/L),NO2--N均实现了明显积累,最大积累浓度分别为37.8、21.5、25.2、18.9 ms/L.在反应过程中,ORP曲线先后出现"硝酸盐膝"和"亚硝酸盐膝"两个拐点,指示NO3--N和NO2--N还原反应的结束.对于有明显亚硝态氮积累的反硝化过程,仅以NO3--N作为反硝化速率的单值函数是不准确的,应以总氧化态氮(NOx--N=NO2--N+NO3--N)计,如仅以NO3--N为底物,则应定义为"名义反硝化速 率".  相似文献   

11.
铁炭微电解工艺对高硝态氮制药废水的脱氮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硝态氮、难降解的有机制药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铁炭微电解工艺对其脱氮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填料粒径、pH值、铁炭比、气水比、停留时间等因素均对铁炭微电解系统的脱氮效能有显著影响;在铁屑和活性炭粒径均为35目、pH值为3、Fe/C值为3:1(体积比)、气水比为5:1、停留时间为1.5 h的最佳条件下,当进水TN、NH4+-N和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23、30和793 mg/L,BOD5/COD值为0.1时,铁炭微电解系统对TN、NH4+-N和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1.5%、70%和50.94%.  相似文献   

12.
通过输电线路接地网腐蚀试验获得44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确定pH值、Cl-含量和NO3-含水量为输电线路接地网腐蚀预测模型的输入量.针对狼群算法存在的缺陷,对探狼游走行为和猛狼运动步长进行改进,得到改进狼群算法.利用改进狼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优化,建立基于IWPA-LSSVM的输电线...  相似文献   

13.
再生水水质对冷却水系统腐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再生水水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Cl-、NH4+和SO2-4是影响腐蚀速率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NO2-和PO3-4对腐蚀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而Ca2+和HCO3-在低浓度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缓蚀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传统的生物脱氮原理设计并制作了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其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可在反应器内同时获得好氧、缺氧两种环境,并实现了无外加水泵动力下的硝化液循环;在总水力停留时间=24h时,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0%,硝化率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和70%,出水NO3-N和NO2-N浓度分别保持在15和1mg/L左右。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146-150
针对NR油田油井井筒腐蚀日益严重的问题,展开了产出水对油井井筒腐蚀原因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采用了静态挂片法,以典型井产出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产出水在不同腐蚀时间、pH值、CO_2浓度、H_2S浓度条件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研究这几种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腐蚀反应时间在24 h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超过24 h后随着时间延长腐蚀速率慢慢降低,当超过72 h时腐蚀速率基本不变。温度越高,产出水对挂片腐蚀越严重,挂片为均匀腐蚀,随温度逐渐升高,腐蚀产物由黄色变成黑色,棕红色的溶液中含有暗红色絮状沉淀;在65℃时,pH值越低的产出水对挂片腐蚀速率影响越大,产出水中H_2S浓度与CO_2浓度对挂片腐蚀速率影响相当,由正交实验确定了腐蚀速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温度、pH值、H_2S浓度、CO_2浓度,与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成功实现亚硝酸盐自养脱氮(厌氧氨氧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亚硝酸盐浓度对缺氧生物膜滤池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亚硝酸盐浓度可加快氨氮去除速率,当NO2--N为118.4 mg/L时氨氮去除速率达到最大;此后,进一步提高进水NO2--N浓度会对氨氮的去除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反应速率下降,但此时的厌氧氨氧化菌仍具有较高的活性;为获得良好的脱氮效果,应控制进水NO2--N/NH4 -N值为1.3。  相似文献   

17.
含防冻剂混凝土加速钢筋腐蚀时确定了氯离子和亚硝酸根的迁移行为,并确定了混凝土中钢筋底部临界NO2^-/Cl^-摩尔比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含氯盐和亚硝酸盐防冻组分的混凝土由于泌水作用钢筋底部氯离子与亚硝酸根离子浓度较高,而NO2^-/Cl^-摩尔比随龄期变化不大,说明含氯盐混凝土中只要掺入足够NO2^-/Cl^-摩尔比的亚硝酸盐,可以保证亚硝酸盐的长期阻锈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国本 《石材》2010,(1):14-20
(接上期) 2.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存在的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氧化一氮(NO)、和二氧化氮(NO2)。  相似文献   

19.
新型复合折流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人工湿地为基础,通过改进和复合,设计了一种可上部和下部同时布水的新型复合折流人工湿地(IBCW)。控制该湿地的上下布水比分别为(1∶1)和(1∶2),研究了对模拟富营养化水的净化规律,重点考察了其脱氮特性。结果表明:当IBCW的布水比为1∶2时对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8%和31.4%,略低于布水比为1∶1时的去除率(COD:73.9%,TP:34.3%)。布水比为1∶2时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4.8%,显著高于1∶1时的39.7%,但是对NH4+-N的去除则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规律,而且两种布水比条件下对NO3--N的去除无显著性差异。另外,从NO2--N的分布来看,在不同布水比的条件下,湿地中NO2--N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分布和积累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物强化技术,通过接种短程硝化菌和亚硝酸反硝化菌于反应器中,构建了A/O-MBR短程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并考察启动期和不同HRT下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A/O-MBR短程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工艺启动时间短;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时,MBR中的亚硝氮积累比率均能维持在0.95以上;AN具有很好的反硝化性能,出水NO2-和NO3-浓度均低于3mg/L。分析认为MBR中氨氧化菌维持优势地位是该工艺可实现良好的短程生物脱氮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