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酶解与回流相结合的改进方法,对乌鸡黑色素进行提取。分别研究了盐酸浓度、盐酸体积与黑色素渣体积比油浴温度、油浴时间对黑色素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油浴温度103℃、盐酸浓度5.7mol/L、盐酸与渣体积比1.8,利用最优条件提取乌鸡黑色素,提取得率为6.32‰(质量分数),与响应面模型所预测的提取得率6.38‰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乌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鸡黑色素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本研究对乌鸡黑色素的分类、生成过程、生理功能、提取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泰和乌鸡黑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方  倪治明  张莹  朱加进 《食品与机械》2012,28(3):144-147,150
研究江西泰和乌鸡黑色素的酶法和盐酸提取工艺。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蛋白酶和盐酸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方法提取的黑色素得率、抗自由基性能、对光和热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蛋白酶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pH 6.0,温度65℃,料液比1∶2(m∶V),酶底比为1∶25(m∶m),时间4h;盐酸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m∶V),回流温度95℃,提取时间2h;酶法提取黑色素量大于盐酸提取,酶法提取的乌鸡黑色素抗自由基性能和对热的稳定性高于盐酸提取。说明蛋白酶法优于盐酸法,酶法提取的黑色素产量高,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4.
乌鸡黑色素抗紫外线功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乌鸡黑色素的抗紫外线功能。结果表明:当乌鸡黑色素水悬液浓度高于0.009mg/mL时,对紫外线照射的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食品中的Vc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黑色素的保护作用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仍极显著(P<0.01);黑色素经光照、室温或低温处理后,其抗紫外线性质几乎未受影响,高温处理则影响较大,温度越高影响越严重,但与对照相比仍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功能。  相似文献   

5.
以黑色素的提取率为指标,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缓冲液条件下对乌饭树树叶黑色素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发现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合用有利于提高黑色素的得率,当果胶酶用量为2.5mg/g树叶,纤维素酶用量为3.0mg/g树叶时提取得率超过33mg/g原料。色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光照色素颜色加深;酸性条件下色素较稳定;提高温度或延长高温时间可以增强色素显色;Mg2+、Na+、K+、Ca2+、Zn2+对色素影响不大,但是Cu2+和Fe3+对乌饭树树叶黑色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所以在黑色素保藏和应用中避免接触。   相似文献   

6.
碱法与酶法提取大米蛋白工艺及功能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对大米蛋白的提取工艺和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大米蛋白的提取采用碱法和酶法分别提取。研究结果衣明.碱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条件为在室温下,用0.1mol/L的NaOH以1:7的同液比提取4h。提取得到的大米蛋白纯度达到90%,提取率55%。酶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8,E/S为5%,液固比为3:1,酶解时间为4h。提取的大米蛋白提取率为40%,蛋白质纯度为45%。碱法提取的大米蛋白持水性、吸油性和起泡性优于酶法提取的大米蛋白,而酶法提取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优于碱法提取的大米蛋白。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产品乳化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7.
酸法和酶法提取牦牛骨胶原蛋白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军  吴婷  贾伟  张春晖  韩玲  余群力 《食品科学》2018,39(12):101-106
以牦牛骨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法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通过氨基酸组成、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收缩温度、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对胶原蛋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提取物都为典型的胶原蛋白,在230?nm波长左右出现最大紫外吸收峰;酸溶胶原蛋白(acid-soluble collagen,ASC)和酶溶胶原蛋白(pepsin-soluble collagen,PSC)的热收缩温度分别为40.12?℃和40.94?℃,变性焓值分别为0.25?J/g和0.22?J/g;红外光谱及SDS-PAGE分析表明,ASC和PSC主要由α、β、γ三种亚基组分组成,属于I型胶原蛋白,且三股螺旋结构完整;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的胶原蛋白都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纤维网状结构,但酸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结构分布相对均匀。综合来看,2?种方法所提胶原蛋白在理化特性上并无太大差别,但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得率较高,酸法提取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黑木耳多糖得率为指标,分别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法和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并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剪切分散乳化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条件为转速21 000r/min,料液比1110(m/V),时间6 min,温度80℃;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2%,酶解时间60min,pH 5.5,酶解温度55℃,二者得率分别为24.43%,9.29%。与酶法相比,高剪切分散乳化法提取黑木耳多糖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故高剪切分散乳化法是黑木耳多糖提取的一种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麦麸皮蛋白的酶法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进行小麦麸皮蛋白的提取.研究了温度、pH值、固液比、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小麦麸皮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测定了小麦麸皮蛋白的性能.结果表明,小麦麸皮酶法水解提取麸皮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 6.8,酶用量[E]/[S]=O.8%,固液比1:10.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蛋白平均提取率为37.01%.利用中性蛋白酶酶法水解得到的小麦麸皮蛋白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香蕉皮黑色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香蕉皮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将发黑的香蕉皮内层软皮用浓盐酸浸泡10 h以上,滤渣用2倍香蕉皮质量的1 mol/L氢氧化钠在80℃下提取10 min后,加入碱液用量2/3的2 mol/L的盐酸沉淀,重复此操作3次,最后将香蕉皮黑色素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常温下真空干燥.即得晶体状香蕉皮黑色素.计算产率约为0.6%.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香蕉皮黑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经红外图谱分析其结构是邻苯二酚型.  相似文献   

11.
泰和乌骨鸡鸡肉总磷脂含量及其侧链脂肪酸组成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相同条件养殖的泰和乌骨鸡和两种非药用鸡鸡肉的总磷脂含量,并以GC-MS联用技术对三种鸡肉中磷脂的疏水侧链脂肪酸组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鸡肉中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非药用鸡,而两种非药用鸡间无显著差异;泰和乌骨鸡鸡肉磷脂侧链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非药用鸡。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酶水解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工艺条件。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法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乌骨鸡黑色素(500、250、100mg/kg bw),观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 溶液(pH10),温度60℃,时间1.5h,料液比1:10,提取4 次。与模型组比较,乌骨鸡黑色素组小鼠血和肝脏中GSH-Px 活力显著升高,MDA 水平显著降低。乌骨鸡黑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氨水-过氧化氢法和碳酸钾-过氧化氢法对乌骨鸡黑色素进行降解,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的红外光谱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与乌骨鸡黑色素在红外图谱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在3600~3100cm-1、2950~2850cm-1、1680~1630cm-1、1570~1515cm-1、1240~1200cm-1均有不同强度的吸收峰,特别是在1650cm-1附近均出现乌骨鸡黑色素的特征强吸收峰,推测经过氧化氢降解反应获得的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中含有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片段,酰胺基团和环状烯烃可能是构成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的主要基团。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乌骨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比例、蛋黄干物质比例等,比较两者的蛋品品质特征,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对乌骨鸡蛋和普通鸡蛋中的蛋黄油总脂质、蛋黄油及蛋黄磷脂侧链脂肪酸进行鉴定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乌骨鸡蛋蛋重极显著低于普通鸡蛋(p<0.01),约为普通鸡蛋蛋重的72%;两种鸡蛋蛋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乌骨鸡蛋黄比例和蛋黄干物质比例分别为30.71%和15.73%,极显著高于普通鸡蛋(p<0.01);乌骨鸡蛋黄总脂质比例和蛋黄油比例分别为10.33%和7.93%,极显著高于普通鸡蛋(p<0.01);蛋黄磷脂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四烯酸在乌骨鸡蛋黄总脂质、蛋黄磷脂侧链和蛋黄油脂肪酸中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分别为3.52%、8.80%和1.78%,分别比普通鸡蛋约高35%、17%和76%。乌骨鸡蛋中较高的蛋黄比例和蛋黄干物质比例,使得乌骨鸡蛋较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较高的花生四烯酸含量,使得乌骨鸡蛋更加适宜孕妇和婴幼儿食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比较了乌骨鸡与非药用鸡种鸡肉间的总脂质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为研究乌骨鸡总脂质的营养与补益功能提供基础。以相同条件养殖的非药用鸡种崇仁麻鸡、岭南黄鸡鸡肉为对照,测定3种鸡肉中的总脂质含量。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3种鸡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3种鸡肉中崇仁麻鸡的总脂质含量最高,乌骨鸡的含量最低。3种鸡的总饱和脂肪酸(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差别不显著,乌骨鸡鸡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必需脂肪酸(EFA)和花生四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6.4%、23.38%、3.2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鸡。乌骨鸡总脂质较非药用鸡种的总脂质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提取乌骨鸡黑色素,采用复合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用法分步酶解提取得到乌骨鸡黑色素。探讨复合蛋白酶水解乌骨鸡肉糜的最佳条件,对不同的酶提方法获得的黑色素的得率、蛋白质含量、紫外图谱、抗油脂氧化性质、对VC的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乌骨鸡肉糜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h、pH6.5、加酶量3.5%;复合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用法分步酶解法获得的乌骨鸡黑色素得率高,蛋白质含量低,对VC的保护作用强。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乌骨鸡肉酶解技术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酶解效率的主要因素;然后采用5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酶解温度42℃,pH7.4,酶与底物比7000 U/g,底物质量分数9%,酶解时间11 h。在此条件下,乌骨鸡肉酶解率大于23%,水解液总氨基酸含量40.643 mg/mL。对乌骨鸡进行深度水解处理,对提高其附加值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多种蛋白酶对豆粕的蛋白质进行水解,挑选木瓜蛋白酶以及Flavourzyme两种蛋白酶进行复合酶解得出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木瓜蛋白酶的酶底比为600U/g、Flavourzyme的酶底比为1200U/g、Flavourzyme的作用时间为14.5h、总时间为16h、底物浓度为2%。水解后,总氮回收率达到55.73%。  相似文献   

19.
酸水解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甙元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脱脂大豆粕为原料,采取酸水解后用无水乙醚萃取的方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甙元成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酸水解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和产品纯度均高于常规有机溶剂浸提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鸡汤炖制方式与鸡汤品质之间的关系,以乌骨鸡为原料,家庭用智能燃气灶为设备,通过分析不同的炖制时间和炖制方式对乌鸡汤的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乌鸡汤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嘌呤含量,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乌鸡汤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确定出现代家用智能燃气灶的乌鸡汤炖制条件:中档烧开后继续滚煮10 min,然后转低档小火炖制30 min。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炖制的乌鸡汤呈乳黄色、表面有小粒浮油、汤汁黏度适中,鸡汤香味浓郁,鲜味较适中,滋味醇厚。该条件的汤中风味氨基酸共17种,含量达到35.47 mg/100 mL;嘌呤共4种,含量达到154.74 mg/L;挥发性风味物质共33种,其中烃类12种、醛类12种、酮类3种、醇类4种、含氮和含硫化合物各1种,烃类占13.4%、醛类占71.26%、酮类占2.29%、醇类占11.73%、含氮化合物占0.4%、含硫化合物占0.92%。比较四种煲汤模式的样品,中档烧开后炖10 min,转低档炖30 min后炖制的样品风味佳、营养丰富、嘌呤含量较低且时间较短,是一种营养健康的炖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