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某钨矿主干流程为重选工艺,钨回收率小于63%,约30%的钨矿物损失于原生钨细泥和由于过粉碎产生的次生钨细泥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该企业重选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钨细泥资源进行了高梯度磁选、浮选、离心机重选对比试验研究以及"浮选-离心机重选"联合流程试验研究.采用"浮选-离心重选"联合流程,开路试验获得的钨精矿品位达到32.14%,回收率达到73.51%,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指标,对微细粒钨细泥的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某钨选厂粗精矿采用分级粗粒枱浮硫化矿、细粒浮选硫化矿,浮选尾矿采用磁选优先选出一部分黑钨单体,分选尾矿磨至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后,先浮选硫化矿,再浮选白钨,重选分离锡石,所有硫化矿集中进行铜硫分离的工艺对粗精矿中的目的矿物进行分选。通过该工艺流程有效地分离了粗精矿中的钨、锡、铜、硫。获得钨精矿WO3品位≥60%,回收率≥88%,铜精矿Cu品位≥24%、回收率≥90%,锡精矿Sn品位≥45%、回收率≥70%。  相似文献   

3.
某钨矿主干流程为重选工艺,钨回收率小于63%,约30%的钨矿物损失于原生钨细泥和由于过粉碎产生的次生钨细泥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该企业重选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钨细泥资源进行了高梯度磁选、浮选、离心机重选对比试验研究以及"浮选-离心机重选"联合流程试验研究.采用"浮选-离心重选"联合流程,开路试验获得的钨精矿品位达到32.14%,回收率达到73.51%,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指标,对微细粒钨细泥的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某选铁尾矿中的白钨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根据试料性质,采用了弱磁选-重选-强磁选、弱磁选-重选、弱磁选-重选-浮选等3种方案进行白钨选矿试验,最终确定弱磁选-重选-浮选工艺。试验结果为铁精矿品位Fe65.89%,回收率22.07%,钨精矿品位WO351.64%,回收率为10.94%的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内蒙古某难选钨矿石,研究了采用预先分级—浮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分选钨精矿。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重选钨精矿品位为66.52%,重选钨回收率为57.31%;浮选钨精矿品位为65.89%,浮选钨回收率为16.75%;钨总回收率为74.06%。矿石分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选厂的矿石性质、细泥生产工艺及现状。针对细泥生产工艺以重选为主,选矿回收率较低的问题,进行了细泥浮选尾矿的试验研究。根据细泥浮选尾矿离心机试验、磁选-重选联合流程及摇床试验的三种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高梯度磁选机粗选-快速微细摇床精选为细泥浮选尾矿钨回收工艺流程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细泥钨精矿品位由19.07%提高到30.26%,作业回收率由15.60%提高到54.35%,每年增收细泥钨金属量约7.7 t,年新增经济效益约12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中国钨业》2019,(4):26-31
针对广西某选厂钨锡细泥分布率高、粒度微细且多以黑钨矿和锡石形式存在的问题,应用SLon-1600离心机对分选回收钨和锡的工艺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Lon-1600离心机在最优操作条件下,通过一粗二精选矿作业,可以得到钨、锡品位分别为8.59%和7.54%的钨锡混合粗精矿,钨、锡富集比高达31.81和27.93,钨、锡回收率分别达到54.91%和48.37%。该粗精矿进一步采用浮选脱硫,可以获得钨、锡品位分别为20.38%和16.23%的钨锡混合精矿,钨、锡回收率分别达到48.16%和38.48%。SLon离心机粗选-浮选脱硫处理钨锡细泥,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量大和分选指标好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钨资源不断开发利用,钨矿品位逐年下降,造成采选成本高,选矿难度大,尤其黑白钨混合矿综合利用率较低。为了解决如何高效回收利用这类钨矿山资源的难题,针对某矿山原矿WO3含量为0.15%的钨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强磁选-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强磁选-重选可获得黑钨摇床精矿和黑钨摇床中矿,其WO3含量分别为56.76%和21.08%,回收率分别为20.43%和5.20%;强磁选矿尾矿分级溜槽重选和摇床重选可获得白钨摇床精矿,其WO3含量为58.34%,回收率为37.33%;摇床中矿和细泥归队集中浮选可获得白钨浮选精矿,其WO3含量为65.04%,回收率为16.91%;最终黑白钨精矿及钨中矿产品中钨回收率合计为79.87%。该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钨选矿指标,且选矿经济效益明显,可实现钨的高效回收,为此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林日孝 《中国钨业》2011,26(2):22-26
依据湖南某多金属矿矿石性质特点,采用预先浮硫化矿,浮硫尾矿常温浮白钨矿,白钨浮选粗精矿经酸浸脱磷产出合格的白钨精矿;白钨浮选尾矿经螺旋溜槽粗选富集,刻槽摇床精选产出锡精矿的工艺流程。对含WO30.617%、Sn0.043%的原矿,获得了钨(WO3)品位65.65%、回收率为85.09%的白钨精矿,锡品位28.20%,回收率为25.95%的锡精矿,白钨和锡石均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0.
钨矿山尾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3个钨矿选厂的尾矿进行综合利用选矿试验研究,采用浮选-重选和浮选-磁选-重选联合流程,可选得钨粗精矿平均含WO320%以上,回收率17%~37%,硫化矿中钼平均品位4.19%,回收率67.60%,铋平均品位2.78%,回收率41.36%,为矿山企业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钨尾矿二次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储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强磁分选黑白钨新技术在柿竹园多金属选厂钨浮选回收中的使用情况。针对该选厂原有工艺中黑白钨混浮、加温作业阶段黑钨矿物受到强烈抑制,导致黑钨矿精矿品位低、钨矿物总回收率不高的情况,经过了两个阶段的工艺改造。提出确定在钨粗选段引进强磁系统,通过强磁将黑白钨进行分离,磁性产品浓缩后再黑钨浮选,黑钨尾矿返回钨粗选的新工艺。采用黑白钨强磁分离新工艺后,黑钨精矿品位提高了8.78%,钨的总回收率提高了5.04%,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攀西细粒级钛铁矿高效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攀西地区追求钒钛铁精矿品质造成选铁尾矿变细,高梯度强磁机难以同时兼顾细粒级钛铁矿品位和回收率的问题,采用高梯度强磁机与悬振锥面选矿机作为浮选原料富集设备,并与浮选组成联合选别工艺进行实验室对比研究。试验表明:设置有悬振作业的浮选原料中干扰浮选的-19μm矿泥含量低于单一强磁作业,且"悬振+浮选"联合流程对TiO_2品位10.57%的细粒级钛铁矿回收效果最优,能获得产率13.29%、TiO_2品位47.20%、TiO_2回收率60.00%的合格钛精矿。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某钨矿钨细泥矿物种类繁多,钨品位低,黑钨矿、白钨矿共生,原生矿与风化矿比例变化较大,矿山原设计采用"钨细泥浮选粗选-加温精选-弱磁选-强磁选-高频摇床重选"工艺进行钨细泥的回收,工艺流程长而复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技术经济指标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本研究采用离心机精选工艺取代原设计的精选工艺,在给矿品位WO3 0.19%时,工业应用取得细泥钨精矿品位WO3 22.29%,回收率65.32%的技术指标,解决了困扰矿山生产经营的钨细泥回收的技术难题,在提高钨资源整体利用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湖北某低品位高泥赤铁矿资源含Fe 21.24%,该铁矿原矿脉石矿物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易泥化的绿泥石、高岭土黏土类矿物,且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呈现微细粒交代嵌生结构,不利于铁精矿品位的提高.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及不同工艺方案对比试验结果确定了筛分分级—棒磨粗磨—溜槽重选—高梯度磁选—磁选精矿再磨—反浮选的联合工艺流程,该工...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选矿厂摇床粗精矿中含钨、锡、铁品位不高而又较难分离的情况,采用磁选-浮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有效地解决了摇床粗精矿中各有用金属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我国钨选矿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海清 《中国钨业》2001,16(5):69-75
阐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钨选矿预选丢废、重选、浮选、磁选、细泥处理和综合回收等方面在试验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7.
江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特点是含硫高,并含有铅、锌、银、铁、锰等多种有用金属矿物可以回收利用.试验针对该多金属矿物中伴生复杂的情况,对比了铜铅锌优先浮选和铜铅锌优先浮选-锌粗精矿再磨-锌中矿磁选的工艺流程,后者获得了较好指标:铅精矿含Pb 49.57%,Pb回收率87.53%;锌精矿含Zn 45.82%,Zn回收率75.12%;硫精矿含S 44.69%,S回收率71.35%.针对铁锰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且与脉石伴生严重呈细粒嵌布的情况,采用了磁选-焙烧-磁选的试验方案回收浮选尾矿中的铁锰.   相似文献   

18.
重选-磁选-反浮选回收某铁尾矿中的铁、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某尾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及回收铁精矿、硫精矿的工艺流程。通过采用螺旋溜槽预富集-磨矿-弱磁选-强磁选-浮选硫-反浮选硅工艺回收铁精矿、硫精矿,获得的铁精矿TFe62.58%、回收率32.63%,硫精矿S品位37.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