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前言液态模锻又称挤压铸造。它是在研究压力铸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属于铸造和锻造的边缘学科。液态模锻的实质是把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浇入金属模内,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上,使之成形,并在此压力下进行塑性流动和结晶。因此,液态模锻实际上是铸造与锻造的组合工艺。它兼有铸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又有锻造产品性能好、质量可靠等优点。在生产形状较复杂而在性能上又有一定要求的工件时,液态模锻更  相似文献   

2.
液态挤压铸件工实践本文所谈“液态挤压铸造工艺”是一种铸锻相结合的先进工艺。是把液态金属注入金属型腔,然后对该腔内液态金属迅速加压成型,并在压力下结晶和少量塑性变形,故又称为“液态模锻”。液态挤压铸造自从问世以来,已有40多年历史,但长期不为重视,近年来国外在运输机械、航空及兵器等生产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在苏联已成为普通生产工艺,我国自廿多年前开始研究,但发展速度是不够快的,直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三、四十个厂家,在上  相似文献   

3.
计伟志 《锻造与冲压》2009,(12):30-30,32
液态模锻又称挤压铸造,是介于压铸和模锻之间的新型工艺,因此兼有铸锻两种工艺的优点。 液态模锻是以熔融金属为原料、直接浇入金属模腔内,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压力作用到液态或半固态金属面上,使之结晶并发生微量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锻件。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液态模锻又称挤压铸造。它是在研究压力铸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属于铸造和锻造的边缘学科。液态模锻的实质是把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浇入金属模内,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上,使之成形,并在此压力下进行塑性流动和结  相似文献   

5.
液态模锻时,整个凝固过程都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有加压装置。下面对液态模锻的各种基本工艺参数作一简单介绍。1、加压效果。液态模锻加压效果的好坏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铸造缺陷;(2)凝固组织;(3)偏析;(4)相平衡;(5)机械性能。(1)铸造缺陷:如图1所示,普通铸造和液态模锻的凝固方式是大不相同的:前者是与铸型接触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液态模锻又称挤压铸造。它是介于铸造和锻造之间的一种新工艺。液态模锻的实质,是把一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浇入金属模具内,通过凸模(冲头)下降使之形成封闭的型腔并施加以压力,迫使液态金属充满模具各个部位而形成所需的工件。在整个凝固过程中,对工件的整个表面保持压力,以便压实工件内部在金  相似文献   

7.
《铸造》1975,(6)
挤压铸造法又叫铸锻法或液态冲压法,是一种兼有铸造和锻造特点的新工艺。由于采用金属模具,并在压力状态下以相当慢的充填速度,进行成形、凝固、结晶,从而使铸件内部组织结构致密,没有缩孔、气孔等缺陷,机械  相似文献   

8.
<正> 液态模锻(亦称挤压铸造或液态金属锻造等)是一种少无切削的先进加工工艺。其基本特点是:把熔融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在液态锻模的型腔内进行模压,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锻件。其实质是在冲头的压力下,使液态金属在一定形状的型腔内成形、冷却、凝固和塑性变形。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它既  相似文献   

9.
低压铸造法可以采用砂型、金属型或石墨型等,是介于普通铸造和压力铸造法之间的一种工艺方法。虽然具有充型平稳,在压力下结晶其组织致密废品率低,金属利用率高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代替其他铸造方法。因此,在考虑工艺方法时,首先必须根据合金和铸造结构的特点、性能要求,及其生产过程的综合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否则,其优点不仅难以体现,反而会使铸造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复杂化。 低压铸造法就是使密闭的熔炉(坩埚)内的融熔金属或合金,在低压气体的作用下沿升液管道平稳地上升进入铸型,并在压力下结晶凝固,然后除去压力,再使升液管道  相似文献   

10.
<正> 液态模锻是将定量的熔化金属浇入凹模型腔内,在金属即将凝固或半凝固状态下(此时液、固两相共存)用冲头加压使其凝固,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制件的加工方法。其工艺过程一般为:金属准备、金属熔化、模具清理、模具预热、喷涂润滑剂、浇注、合模、施压、保压、卸压、起模、顶出制件。 液态模锻是一种借鉴压力铸造和模锻工艺而发展起来的金属成形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液态模锻又称挤压铸造,是介于铸造和锻造之间的一种新工艺。其实质是:把一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浇入金属模具内,通过凸模(冲头)的下降使之形成封闭的型腔并施加压力,迫使液态金属充满模具内的各个部位而形成所需的工件;在金属凝固过程中,保持对工件全部表面的压力,以压实工件内部在金属凝固时所产生的缩空,并产生塑性变形;工件凝固后,借助顶杆或其它卸料装置把工件取出。利用液态模锻可获得形状复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和性能优良的工件。这种工艺具有  相似文献   

12.
压实、压铸并用铸造法原理是采用加压柱塞对充填到型腔内的液态金属强制加压,并将压力一直维持到液态金属凝固完了之时,以此抑制混入液态金属中的气泡的成长,从而有效防止缩孔的产生。 所使用设备是经过局部改造的一般冷室压铸机,所用金属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浇口、横浇口及型腔与一般压铸金属型相同。  相似文献   

13.
挤压铸造是将一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注入金属型腔,施以静压力,使熔融或半熔融态金属在压力下结晶凝固,实行压力补缩并产生局部塑性变形,以获得制件的加工过程,是铸造和锻造结合起来的一种成形工 艺.用挤压铸造技术成形热锻模是一种新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节约模具钢和减少机加工成本.但在试验过程中易出现各种铸造缺陷[1,2],本文对各种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引言压制液体状、碎浆状或固态铸造金属是金属成形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将两种众所周知而广泛应用的铸造和锻造(冲压或挤压)工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归属于金属成形法是因为产品的最终成形和机械性能是靠金属成形获得的。目前这种方法分为三种工艺过程。 1、熔融状态金属的压制或挤压其工艺过程是将熔融的金属充填模具型腔,随后在单动或双动液压机上加压或挤压液态金属,直到金属呈固态并降到所需温度。  相似文献   

15.
挤压铸造是将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注入金属型腔,然后施以机械静压力,使熔融或半熔融态金属在压力下结晶,同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制件的成形过程.挤压铸造技术不仅具有铸造工艺用材广泛、成形件形状复杂、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具有模锻产品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力学性能好、成形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国外流变铸造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 言 以往可供大量生产的金属成形工艺有两种:一种采用完全呈液态的金属成形,例如普通铸造;一种采用完全是固态的金属成形,诸如锻造、粉末冶金等。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期研究成功一种既非全呈液态,又非全呈固态的固—液态金属混合浆料铸造成形法,即具有流变性和触变性的半固态金属浆料铸造成形法。这种方法称之为流变铸造(Rheocasting)。  相似文献   

17.
一、铝——硅共晶活塞液态模锻工艺概述液态模锻是把一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浇入凹模,随即将上模压下使组成封闭的模腔,在液态金属将凝而未凝时,用液压机对它施加压力,直到全部金属凝固为止。由于金属是在较高压力作用下凝固结晶的,形成的晶粒不断被压碎而细化,从而把铸造的大树枝晶变为细小的等轴晶粒。在随后的冷却收缩中,仍继续受到压缩。因此,  相似文献   

18.
挤压铸造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 挤压铸造是一种介于铸造与锻造之间,兼有铸锻特点的新型工艺。它的实质是对定量浇入铸模中的液态金属施加较高的机械压力,使其成形、凝固而获得零件毛坯的工艺方法。国内外有许多种名称,如“液态模锻”、“液态冲压”等,由于国际压铸学会将此定名为“squezecasting”,译其意,故本文选用“挤压铸造”这一名称。 与其它铸造工艺相比,挤压铸造具有:零件组织致密;无需浇冒口系统,金属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液态模锻过程中压力对Al—Si合金结晶过程中和结晶组织的影响,进而讨论了液态模锻铝合金的机械性能以及为获得机械性能好、无铸造缺陷的工件所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反压铸造发展简史 反压铸造在我国也称压差铸造,是低压铸造(或真空吸铸)和压力下结晶两种先进工艺方法的结合。 反压铸造的工艺特点是压力场的作用贯穿于充型与凝固的全过程,由于它具有理想的浇注、充型条件和优越的凝固条件相配合,因而能获得优质铸件。 反压铸造是在分析了充型、凝固过程中外界因素(加压)作用能获得优质铸件这一原理上发展起来的,正式提出反压铸造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