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以速度经济为核心价值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增长极,带动辐射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规划成为临空经济区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区域互动的视角,分析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互动要素和策略,并以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践为例,提出临空经济区与城市在功能、产业、空间和交通四个维度的互动关系下的规划策略,以期为今后的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场由交通场所向区域节点的跨越转变,临空经济区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其产业和空间形态已由孤立的城市边缘空间向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转变。因此,需要对临空经济区的产生机理、空间布局规律和特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展望。研究从梳理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的文献出发,对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和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从机场与临空经济区的关系出发,研究临空经济区与机场、中心城市、腹地之间在产业和空间上的互动关系—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勾勒出临空经济空间布局演变过程:独立机场区—机场产业化区—空港都市区,结合临空经济区出现的新变化和特点,探索和展望临空经济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航空市镇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临空经济区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空经济区的形成是航空经济在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协同演化下的结果,同时也是政府出于刺激经济发展目的下主动规划的产物。因此,从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协同的角度对临空经济区进行规划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激发其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途径。研究从分析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的基本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三要素协同发展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技术体系,并分别对产业、空间、交通体系中的核心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璟珅  胡赵征 《规划师》2012,28(12):74-77
在当今以时间价值和速度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并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知名航空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依据我国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从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方面对新航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发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临空经济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以我国现状临空经济区发展为基础,提出规划思路,统筹太原武宿机场及周边区域用地、产业、交通等基本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初步得出太原市设立临空经济区可行的结论,并建议未来申报临空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多级中心结构的发展和机场对其周边地区的带动效应,临空经济区对总部经济的吸引力日益显著。在总部商务区常规选址方法基础上,结合临空经济区空间功能与交通联系等特殊条件,归纳了影响总部商务区在临空经济区进行微观选址决策的四大因素:交通连接度、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水平、相关产业资源水平、配套服务设施资源水平,并建立了可量化的选址评价模型。文章以成都天府机场总部基地选址为例,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选址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应用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临空总部商务区的微观选址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世谊 《城市建筑》2014,(29):33-33
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判断是否具备建设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然后再对其用地空间模式、产业功能布局等进行科学决策。本文主要结合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例对其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判断是否具备建设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然后再对其用地空间模式、产业功能布局等进行科学决策。本文主要结合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例对其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朱郁郁  卢弘旻  肖扬 《城市建筑》2022,(23):99-104+133
在内外双循环背景下,省会及以上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成为热点地区。客运吞吐量过2000万人次后,临空核心功能逐渐加强。尽管“圈层+扇面”是临空区布局的普适性规律,但具体功能选择又与城市特质紧密相关。随着临空经济区功能布局研究日益精细化,端净空区域规划成为其中的新领域。基于长沙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践,本文认为临空区端净空区域具备开发价值,但需要高效利用。以航空服务、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专业商贸为主的“4+X”功能是临空区端净空区域布局的一般规律:航站走廊布局为人服务的功能,75dB以上区域布局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功能,75dB以下其他区域除住宅外均可布局。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依托于机场的新兴经济——临空经济。但是中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机场无法依托自身实力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边缘城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在吸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并从区域发展的点轴效应、产业集聚、完备城市功能和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临空经济是在依托机场的特大人流、物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区是其空间载体。首先对临空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培育临空经济区的时空结构模式;进一步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经济为例,探讨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等相关课题;最后,就国内方兴未艾的"空港城"建设热潮,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空经济正日趋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区域经济体系,我国临空经济区规划与开发逐渐成为热点,但诸多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原因与其功能定位模糊、产业临空指向性不强有关.对此,通过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及逻辑推理,对临空经济区功能定位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它的功能定位应首先符合临空经济功能组成的普遍规律,并与空港腹地发展水平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对几种特殊环境下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空铁联运"为代表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对枢纽经济的研究较为薄弱。在系统研究枢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赣江新区临空组团二期的功能定位问题。研究表明,不同于单一交通方式对特定产业功能的侧重,"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的产业功能更加多元化。因此,基于对基地枢纽经济和区域发展形势的分析,重组原有以产业为主的单核心功能,将科创等三产功能引入基地,对其他枢纽型空港地区的功能选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临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临空型经济区作为临空经济的空间形态,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的选择,而国内对综合型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对临空型产业园区的发展如何实现与临空经济区的整体协调缺乏相关的规划理论指导。基于此,研究以临空型产业园区为对象,提出了临空产业的选择和空间布局理念,对具体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南宁市明阳工业区规划实践,验证了所提出的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的理念及策略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形成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20公里左右辐射范围的多功能经济区域。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临空经济已经成为继总部经济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着力点。以北京为例,2012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实现增加值940亿元,占顺义区生产总值的8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成为与中关村、亦庄开发区并列的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0)
在总结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基础上,辅以国外典型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园区产业集聚模式的适用范围、应用成效和发展趋势,提炼了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并从产业集聚、区域规划、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应加快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耦合周边区域产业,推进临空产业规划;完善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港经济空间发展的圈层影响模式,广州市空港经济区规划对范围划定、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空港经济的影响辐射范围划定应以时距模拟为基础,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并采用差别化的发展模式;产业空间规划宜采用集群式组团布局模式,以发挥集聚效益,促进空间集约利用;暂时无法明确用途的稀缺临空土地应通过规划控制保证不被侵占,为空港经济长远发展预留空间资源;对具备发展空港经济潜力的外围地区也应给予相应关注。  相似文献   

18.
空港地区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深圳机场引入高铁与城际轨道,空铁联运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要素汇集与辐射引领能力日益增强。基于深圳机场东枢纽的规划设计实践,分析深圳空港建设历程及面临的问题,并立足临空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交通格局变化,探析空铁联运枢纽在区域一体化格局下的功能价值,提出业态分布、交通组织、空间利用三者之间协同规划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凌 《规划师》2009,25(7):49-52
宁波栎社机场周边地区已基本具备发展临空经济的条件,宁波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根据临空产业的地域分布特征,通过研究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明确临空经济的功能定位,将机场地区的开发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了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临空特色,加强区域合作、整合空间结构等两大产业与空间核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临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空铁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赋予空港城及其港前区新的发展动能。多航站楼+会展驱动的港-产-城融合模式已逐步成为中心城市枢纽机场建设的新趋势,利用机场枢纽打造新的增长极亦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探索方向。由于机场限高的影响,其城市空间向高度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航空港港前区高效集约建设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临空商务区业态功能、交通组织及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广州空港新城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为例,在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交通组织、设计策略、产业组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及创新,以期为国际或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港前区及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