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某地区钙质胶磷矿进行了矿物组成和元素分析,并选用反浮选脱镁工艺进行了硫酸、磷酸和混酸的抑制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混酸作为抑制剂最佳。本文研究了钙质胶磷矿在混酸作抑制剂条件下的反浮选机理,并对胶磷矿、白云石进行了溶液化学计算。研究表明,混酸电解反应生成的H~+能与HCO_3~-、CO_3~(2-)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白云石矿物表面阴离子的浓度,并且生成的CO2能阻碍矿物表面氢键的形成,从而活化了白云石的浮选;混酸电离反应生成的HPO_4~(2-)、H_2PO4~-和PO_4~(3-)易于吸附到磷矿物表面,与油酸根离子的吸附形成竞争吸附,抑制胶磷矿矿物的浮选。  相似文献   

2.
云南磷矿选矿回水研究(Ⅰ)——对晋宁磷矿正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矿废水回用于浮选过程已成为当今废水治理的普遍趋势。对于多次循环利用后的选矿废水,其中累积的药剂及无机离子会达到一定浓度,为了研究高浓度无机离子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以云南磷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晋宁、安宁和昆阳磷矿浮选过程中加入大量的选矿废水离子及组分,通过回收率、品位的变化研究其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的Ca2+、Mg2+、Al3+、Fe3+和SO42-达到特定浓度后,对晋宁磷矿的浮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回水利用时,当Ca2+、Mg2+、Al3+、Fe3+质量浓度超过100mg/L时,需进行去除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地区低品位硅质胶磷矿进行矿物组成和元素分析,选用单一正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成功实现了分选。论文通过对胶磷矿、石英和硅酸盐单矿物的晶体化学键计算,研究了硅质胶磷矿正浮选机理。结果表明:与石英相比,胶磷矿和含钙镁硅酸盐解离主要为Mg-O、Ca-O断裂,且断裂程度高,胶磷矿和含钙镁硅酸盐矿物表面金属离子浓度高,易于与阴离子捕收剂发生化学吸附,硅酸盐和石英矿物定位离子均为H_3SiO_4~-,在阴离子浮选体系中采用水玻璃和碳酸钠可以有效抑制石英和硅酸盐的浮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选矿废水中高浓度无机离子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以云南安宁磷矿为研究对象,在浮选过程中加入大量的选矿废水离子及组分,通过回收率、品位的变化研究其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的Ca2+、Mg2+、Al 3+、Fe3+和F-达到特定浓度后,对安宁磷矿的浮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回水利用时,当Ca2+、Mg2+、Al 3+、Fe3+质量浓度超过50mg/L,F-质量浓度超过2mg/L时,需处理去除。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混合型胶磷矿中的磷矿物、白云石和硅质矿物进行了浮选速率试验和接触角等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浮选时间超过2 min后,浮选过程为无效选矿;延长浮选时间虽然可以提高精矿回收率,但会降低精矿品位.利用白云石矿物、磷矿物和硅质矿物在一定浮选时间内浮选速率的高低可以确定脱除脉石矿物的浮选工艺,即先混合浮出磷矿物和白云石矿物...  相似文献   

6.
矿物颗粒尺寸是影响矿物浮选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球磨后的海口胶磷矿进行粒度分析及分粒级浮选实验,了解粒径对胶磷矿浮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含量高的矿物易被磨细,在磨矿过程中有向细粒级富集的趋势;而含P_2O_5较多的矿物则相对难磨,在磨矿过程中在粗粒级得到相对富集;通过对比不分粒级比分粒级更有利于胶磷矿浮选。  相似文献   

7.
白云石与胶磷矿纯矿物浮选行为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贵州海相沉积型磷矿石类型,在对白云石和胶磷矿纯矿物进行多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白云石和胶磷矿纯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白云石-胶磷矿体系中矿物浮选行为差异,探讨了不同pH值、抑制剂种类及用量、捕收剂用量对胶磷矿和白云石浮选分离的作用,确定了较为合适的药剂用量,为有效分选白云石和胶磷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烷基羟肟酸浮选胶磷矿与白云石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螯合捕收剂——烷基羟肟酸(AH)对胶磷矿与白云石纯矿物的分选性能,揭示了捕收剂用量、pH、浮选温度、Ca2+、Mg2+、Fe3+及HPO42-对浮选性能的影响;羟肟酸实际矿物浮选,获得了P2O5品位31.16%,回收率90.73%,MgO品位1.26%的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磷铁为原料,探讨了Fe3+ -PO43--NH3·H2O,Fe3+-PO43--Na2HPO4,Fe3+-PO43--分散剂A这3种体系对磷酸铁结晶产物性能的影响。经比较发现,在Fe3+ -PO43--分散剂A体系中制备出的磷酸铁热稳定性好,磷元素与铁元素物质的量比接近于1,颗粒呈现微球状,并对该产品进行元素分析与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油页岩废渣进行加热、浸提处理得到Al(Ⅲ)浸提液,并采用钙铝复盐(Ca2+,Al3+)工艺对废水中SO42-的去除进行了研究,Ca2+、Al3+通过化学沉淀反应和SO42-生成硫酸铝钙复合物或钙矾石,进而达到去除SO42-的目的。研究了pH、铝盐投加量,反应时间、振荡速度和初始硫酸盐含量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c(SO42-)=1.0g/L,n(Al3+):n(SO42-)=1.4,CaO调节pH至12,200rmin的条件下反应25min,SO42-的去除率为97%。SEM-EDS和XRD测试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为针状钙矾石结晶,具有...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十三五”期间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降水pH年均值及酸雨率整体呈好转趋势,pH年均值2021年最高为6.59,酸雨率2018年最低为0.1%,表明吉林省基本呈脱离酸雨控制趋势。其中Ca2+、SO42-、NH4+、Na+、NO3-是降水中的主要离子。SO42-/NO3-呈波动下降趋势,SO42-浓度下降,NO3-浓度略有上升但变化不大,表明吉林省的酸雨类型经历了从硫酸型或燃煤型到混合型的过渡过程,氮氧化物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大气降水对浅表地下水转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高效利用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对湖北荆门某磷矿进行了原矿工艺矿物学和浮选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99.3%,浮选温度35℃,正浮选粗选Na2CO3用量4.75 kg/t、水玻璃1.0 kg/t、TY 1.5 kg/t、MG-5为2.5 kg/t,反浮选粗选H2SO4用量35 kg/t、H3PO4用量3 kg/t的条件下,对原矿P2O5品位为17.1%的磷矿进行“正浮选一粗二精一扫反浮选一粗二扫”试验,获得了精矿P2O5品位为29.51%,回收率为77.12%的良好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胶磷矿浮选实践中常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正浮选脱硅,存在矿浆需加温、浮多抑少、药耗大、成本增加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油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胺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4种捕收剂进行胶磷矿、石英及长石、高岭土和埃洛石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油酸钠、十二胺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以上矿物均有捕收作用,对胶磷矿、硅酸盐类矿物选择性差;十二胺反浮选硅酸盐类矿物时,不同矿物的最佳浮选矿浆pH值不同,这是反浮选脱硅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程浩  陈亚中  崔鹏 《化工进展》2016,35(Z1):316-320
优化选取凝胶型强碱性苯乙烯系A222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HPPH+溶液中SO42-、NO3-的交换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静态法分别考察了A222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水溶液及0.05mol/L HPPH+溶液中对SO42-和NO3-脱除过程。结果表明,A222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HPPH+无化学吸附作用,在水体系中对SO42-和NO3-的平衡交换量分别为0.8382mmol/g和1.2980mmol/g,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经验方程。树脂用量和温度是离子交换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升高有利于离子交换的进行,树脂的优化用量为4g/L。A222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高效联合脱除HPPH+体系中的SO42-和NO3-。FTIR谱图表征显示,SO42-和NO3-可与树脂交换基团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某海相沉积型胶磷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纯矿物浮选及其动力学行为探索,研究了捕收剂GJBW质量浓度及矿物粒度对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胶磷矿的浮选动力学与一级动力学模型匹配度最高,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捕收剂GJBW的质量浓度和颗粒的粒度均会对浮选动力学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捕收剂GJBW质量浓度越高,各粒级的极限回收率ε∞越高,浮选速率常数k值越大;同时矿物粒度越大,极限回收率ε∞越小,而浮选速率常数k值却增大。  相似文献   

16.
湖北某胶磷矿为难选磷矿石,以该胶磷矿为浮选试验对象,以油酸皂为主捕收剂,配合可产生协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后添加到脂肪酸类捕收剂中,可显著提高磷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对原矿品位为21.76%的胶磷矿进行一次粗选,磷精矿品位可达27%以上,回收率达91.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张莹玲  李嘉康  吴航航  李嘉  陈寅宝 《广东化工》2022,(11):152-156+140
本文于采暖期(2021 年 12 月~2022 年 1 月)和非采暖期(2022 年 3 月~4 月)对北京市某街道共计两个点位进行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浓度及组分(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无机元素)监测。结果显示:两个点位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 PM2.5浓度分别为 37 μg/m3、39 μg/m3,水溶性离子中以 NO3-、SO42-、NH4+为主要组分,碳质组分以 OC 为主,无机元素中 Fe、Zn、Al、S、Si 五种元素的浓度相对较高。通过质量重构结果表明,OM、NO3-、SO42-、NH4+、地壳物质的占比较高(超过 90 %),在采暖期期间 PM2.5组分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机动车排放的 NO...  相似文献   

18.
采用CaCl2和BaCl2依次沉淀法净化卤水中的SO42-,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SO42-)∶n(Ca2+或Ba2+)比例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沉淀SO42-的最优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20℃和n(SO42-)∶n(Ca2+)比例为1.18,BaCl2沉淀SO42-的最优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25℃和n(SO42-)∶n(Ba2+)比例为1.15,SO42-浓度...  相似文献   

19.
湖北某胶磷矿P2O5品位为16.89%、SiO2质量分数为30.14%、MgO质量分数为4.76%,属于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为了减少硅酸盐矿物对后续生产的影响,实现磷矿资源的梯级利用,满足生产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质量指标要求,对该矿现有的正反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1粗1精1再选、1反粗1反扫”和“1粗选、1反粗1反扫”流程分别得到了满足传统法生产磷酸二铵和料浆法生产磷酸一铵质量指标要求的磷精矿,且脱硅效果均较好。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磷矿石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改性介孔分子筛NH3+-MCM-41,研究了其对阴离子偶氮染料甲基红的吸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氨基改性使介孔分子筛MCM-41表面电荷发生改变,从而利用静电吸附作用改善了脱除效果,使甲基红吸附率提高了1.1倍,达到90.4%。溶液pH值的改变会影响NH3+-MCM-41的表面电荷,从而影响吸附效率,其最佳pH值为4。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均会对吸附产生影响,当溶液中含有Cl-、NO3-时,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而当溶液中含有CO32-和HPO42-等高价弱酸根离子时,对吸附效果影响很大,基本不吸附染料。此外,通过其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吸附过程中不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而较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说明在该过程中存在化学吸附,这种化学吸附涉及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