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西烟草病毒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陕西烟草病毒病的发生种类及初侵染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蚜传病毒病(CMV、TEV、PVY)为陕西烟草病毒病发生主要种类。初侵染源主要来自于越冬油菜田,第一次有翅蚜迁飞高峰有翅蚜量与病毒病发生程度有很大相关性,越冬毒原量不是影响次年烟田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同时作了几种病毒防治剂对病毒病防效试验,500倍3.85%病毒必克防效最佳,达到82.1%。  相似文献   

2.
烟草病毒病历来是烟草生产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世界各产烟区都不同程度地有不同种类的病毒病发生。而几种严重威协烟叶生产的病毒病如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蚀纹病毒病(TEV)和马铃薯 Y 病毒病(PVY)都属虫传病毒。传毒介体昆虫在病毒的侵染过程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介体昆虫的种类、生物学特性、传毒机理及综合防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烟田蚜虫与病毒病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烟草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据调查我国烟草上发生侵染性病害有60多种,而为害最重损失最大防治又比较困难的病害是病毒病害,特别是蚜传病毒病害。在烟田发生的蚜虫有50多种。蚜虫对烟草的为害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为害:即刺吸烟株汁液和分泌蜜露污染烟叶;二是间接为害:即作为传毒介体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害,如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和烟草蚀纹病毒病(TEV)等。   相似文献   

4.
烟草丛顶病(TBTV)传毒特性及寄主范围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烟草丛顶病中间寄主、烟蚜传毒特性及重要物理性状的试验,得出烟草丛顶病毒的寄主范围是茄科植物:烟蚜的最短传毒时间为2min,最短获毒时间为1h,蚜虫的传毒持久期在9d以上,无翅蚜、有翅蚜均可传毒,新生胎蚜不传毒;该病毒的稀释限点为10^-3,致死温度为70℃;烟草丛顶病毒可以通过汁液摩擦传播,但蚜虫取食汁液摩擦发病株后,不会将病毒传给健株。  相似文献   

5.
河南烟区烟草病毒病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来河南省烟草病毒病的种类及分布状况,利用9种病毒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15—2017年间河南11个烟叶产区的566份病毒病样品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病毒病总检出率为96.47%;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 TE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TVBMV)5种病毒在河南烟区危害最为严重,且TMV已发展为河南烟区病毒的优势种。全省侵染类型中单一病毒侵染率为34.63%,TMV的单一病毒侵染率最高,为26.86%;两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率为61.84%,复合侵染主要存在5种类型,即TMV+CMV、TMV+CMV+TEV、TMV+TEV+PVY、TMV+TEV+TVBMV、TMV+CMV+TEV+PVY,侵染率分别为18.73%、3.36%、3.89%、5.83%和7.24%。因此,河南省11个烟叶产区的主要病毒种类确定为TMV、CMV、TEV、PVY和TVBMV,侵染类型为TMV+CMV、TMV+CMV+TEV、TMV+TEV+PVY,TMV+TEV+TVBMV、TMV+CMV+TEV+PVY。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明确河南烟区主要病毒种类及侵染类型,2020年从河南9个烟区分别采集疑似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蚀纹病毒(TEV)侵染的烟草样本共407份,分别利用上述4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单重RT-PCR病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病毒病样本的总检出率为98.28%,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CMV为89.19%,其余依次为TMV 63.88%、PVY 28.99%和TEV 24.32%。侵染类型分为单一病毒侵染和复合病毒侵染,单一病毒侵染率为23.34%,该侵染类型中CMV所占比例最高,为16.71%;复合病毒侵染率为74.94%,复合病毒侵染类型中CMV+TMV所占比例最高,为36.86%,其次分别为CMV+TMV+PVY和CMV+TEV+PVY两种侵染类型,侵染比例均是7.62%。因此,CMV是2020年河南烟区的优势病毒,田间侵染以复合病毒侵染为主,侵染类型主要有CMV+TMV、CMV+TMV+PVY及CMV+TEV+PVY。  相似文献   

7.
烟草蚜传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烟草炼苗期采用纱网罩、病毒抑制剂,大田期采用病毒抑制剂和推迟移栽期来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结果表明,正确使用病毒抑制剂防治效果可达到60%左右,随移栽期推迟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病显著减轻.炼苗期烟草苗床是传毒介体有翅蚜着落的靶子中心,此时正值有翅蚜迁飞第一高峰期,蚜虫带毒率较高,造成苗床大量未显症的带毒苗,是烟田蚜传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为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关键时期.用纱网罩烟苗能阻止传毒介体与烟草接触交叉传染,移栽前后适时喷施病毒抑制剂,能有效地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生,同时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介体天敌.  相似文献   

8.
应用银灰色地膜避蚜防治烟草黄瓜花叶病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黄瓜花叶病(CMV)是我国烟草上最严重的病毒病害,主要由蚜虫传播,试验指出:烟田有翅蚜喜黄色,忌银灰色,利用有翅蚜这种习性,采用银灰色地膜来拒避蚜虫,经1982—1983年大田试验,银灰色地膜避蚜防治 CMV 效果显著,而且稳定。1984年在重病区滕县进行了大面积防治示范,结果指出:应用银灰色地膜覆盖防病效果达88.24—98.17%,效果显著。应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平均亩产烟叶346.0斤,不盖膜(对照)平均亩产181.6斤,每斤烟叶均价提高0.194元,每亩增收148.67元,经济效果显著。于6月29—30日在滕县召开的鉴定会认为:应用银灰色地膜避蚜防治 CMV 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方法简便,可以通过科研成果鉴定,并在烟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作为防治 CMV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烟草上黄瓜花叶病,自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主要烟区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四川、辽宁、福建、广东等省发生普遍且又严重,在流行年份,减产30—50%,品质下降1—2个等级,甚至造成大面积烟草绝产,成为我国烟草上最严重的病毒病害。据我们在山东益部烟区观察,CMV 由多种蚜虫传播,其中以桃蚜为主,有翅蚜是传播 CMV 的主要媒介,同时又可传播马铃薯 Y 病毒,引致 CMV 和 PVY 复合侵染的烟草叶脉坏死病,使烟草遭受更大损  相似文献   

10.
烟草蚜传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研究,明确了安徽省烟草蚜传病毒毒源主要为烟田及田边杂草,以及烟田周边菜地、中草药田等;明确了安徽省烟田发生的主要病毒病为PVY、CMV,其次为TMV、TEV、TRSV和PVX;探索了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物理阻断蚜虫法基本可以控制烟草病毒病的为害。研究开发了烟草病毒病抑制药剂。  相似文献   

11.
德阳地区晒烟病毒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病在德阳晒烟上每隔1-2年大发生一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989-1991年,采用ELISA等手段,鉴定了该地区晒烟病毒标样722个。结果表明,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病毒Y(PVY)是晒烟上的3种主要病毒。在不同年份或同一年份的不同时期,这3种病毒发生的比例各不相同。重病年以蚜传的CMV、PVY为主。烟草病毒病流行与否与2、3月的气温及雨日关系密切。调查了该地区的毒源植物,提出了以治蚜避蚜、提高烟株抗病力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烟田益、害生物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地烟田自然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有益生物有14科14种;有害生物有14科17种。而有益生物中,烟蚜茧蜂、小花蝽、草青蛉、草间小黑蛛、四点球腹蛛等是重要种类,其中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有7~14天时滞效益。经数学分析,共建立了11个数学模型,进一步揭示了烟蚜与其天敌间的关系;烟蚜种群、天敌种群消长与时间变动的关系。通过对烟田群落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动态分析,得知其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两者极其相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烟区主要病毒的株系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1995年至1997年间,从山东烟区各主要产烟县(市)采集病毒样品,经鉴定、分类、分离、纯化后,对纯化物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病毒粒体形态、血清学关系等方面的比较,从而明确了山东烟区主要烟草病毒病病原物的株系: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的普通株系(CMVc)、坏死株系(CMVTN)、黄化株系(CMVY);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普通株系(TMVC)、坏死株系(TMVN)、黄化株系(TMVY)、环斑株系(TMVRS);烟草马铃薯Y病毒的普通株系(PVYO)、坏死株系(PVYN);烟草蚀纹病毒的轻症株系(TEVM)、重症株系(TEVs)。其中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的普通株系(CMVC)、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普通株系(TMVC)、烟草马铃薯Y病毒的坏死株系(PVYN)、烟草蚀纹病毒的重症株系(TEVS)是优势株系。烟草蚀纹病毒(TEV)的株系毒力分化属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陕西烟草病毒病毒原鉴定及种群区系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在陕西省烟区采集了165个样品,经过生物学测定、血清学反应(琼脂双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镜观察,鉴定出5种为害烟草的病毒。其中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34份、烟草蚀纹病毒(TEV)32份、黄瓜花叶病毒(CMV)31份、马铃薯Y病毒(PVY)16份、烟草环斑病毒(TRSV)4份,分别占总标样的20.61%、19.39%、18.79%、9.7%和2.4%。TMV和CMV、TMV和TEV、TMV和PVY复合侵染各为35、2和11份,分别占总标样的21.21%、1.2%和6.67%。TEV和PVY在某些烟区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山东、河南烟草病毒病发生种类、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干旱和异常气候的影响,目前逐年加重的烟草病毒病已成为北方地区烟草生产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有效防治病毒病的途径,于2000~2002年对河南、山东主产烟区烟草病毒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病毒种类检测。结果表明,PVY、CMV是危害该地区的主要病毒种类,TRSV近几年已经成为该地区又一重要病毒。结合烟草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对策及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体中烟草花叶病毒的浓缩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验水体中TMV的浓缩和检测方法的效果,在含和不含土壤颗粒的水中加入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病叶汁液,然后用低速离心法和带正电荷微孔滤膜吸附法浓缩,再用接种心叶烟、普通烟K326和间接酶联法检测浓缩物中TMV存在与否。含土壤颗粒的样品的离心法浓缩物用接种心叶烟检测,同一个稀释度离心浓缩比不处理对照的枯斑数明显要多。说明离心法有一定的浓缩效果。接种K326检测法、离心浓缩法、上清液和不处理(对照)的最低检出稀释度接近,说明离心浓缩方法的回收效果较差。用酶标板间接ELISA检测,离心处理的最低检出稀释度低于离心上清液和不处理对照。推测可能原因是土壤滤出液降低酶标板吸附TMV的效率。含和不含土壤颗粒的样品吸附法浓缩物用接种心叶烟检测,同一个稀释度吸附浓缩比不处理对照的枯斑数明显要多,吸附浓缩的最低检出稀释度比不处理对照高3个稀释度,说明吸附法有一定的浓缩效果。用接种K326检测,吸附浓缩的最低检出稀释度为1:2500倍(土壤滤出液+病叶汁液)和1:5000倍(自来水+病叶汁液)。吸附滤出液检不出TMV。用酶标板间接ELISA检测,吸附处理比吸附滤出液的最低检出稀释度高5~6个梯度、比不处理对照高4个稀释度,同样说明吸附法有较好的浓缩效果和回收效果。吸附法可用于水体病毒浓缩。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半叶枯斑法和烟草病害分级标准,对抗TMV的活性植物进行筛选,系统测定了艾蒿、板蓝根、柴胡等24种植物的粗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效果,包括体外钝化TMV作用、抑制TMV初侵染;并采用盆栽法,研究植物粗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等。试验表明,银杏、栀子、商陆、赤芍等植物粗提取物的综合防治效果较好,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挖掘具有纳米硒化能力的生防菌株,开发烟草病毒病的绿色防治材料,从烟草病毒病重病田块健株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到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KBD-1,对其进行了纳米硒化,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了两者对烟草常见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采用接种法测定了其对烟株相应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纳米硒化后的KBD-1菌体外部存在高密度电子颗粒,在X射线11.22 keV处出现硒的特征吸收峰。纳米硒化后的P.fluorescens KBD-1菌液浓度在5×105 cfu/mL(单质硒浓度0.25 mg/L)时,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黄瓜花叶病毒(CMV)、番茄斑萎病毒(TSWV)4种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8.0%以上,对CMV防治效果最高达91.4%,该浓度处理对烟株促生效果显著。荧光假单胞菌KBD-1可成功将亚硒酸钠还原生成纳米硒,并能增强原始菌株的抗烟草病毒活性和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