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新发展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基于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理解认识,分析了水利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必要性,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角度提出了水利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郭磊  黄宝俊 《中国水利》2022,(5):49-50,46
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中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是当前水资源管理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基于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分别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四个方面,阐述各项管理实措对碳排放产生的影响,提出低碳水资源管理的路径和建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管理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助推水利行业服务"双碳"战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向广大会员发起如下倡议: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和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实现"双碳"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目标要求,深刻认识水利行业在实现"双碳"进程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深刻认识每一位水利工作者都应当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者、行动者。  相似文献   

4.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为什么要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水利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可以做出什么贡献?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由于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海洋和陆地系统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对人类生存和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挑战。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在水安全、自然灾害防御、公共健康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受到严重挑战。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应对气候变化,水利行业应该从加快水电开发、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发展绿色小水电、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等方面,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许洲 《给水排水》2022,(7):39-45
在超大城市,实现大型污水处理厂碳中和对污水处理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针对超大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特点,以碳中和为目标,对超大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进行讨论,包括能源回收、资源回收、低碳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碳中和的超大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集成工艺。采用该工艺,辅以较成熟的污水源热泵、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碳捕获以及全厂智慧运行管理等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超大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碳中和。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生态护岸是保障国家水利行业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任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预制桩墙在连接方面的现状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探讨打入型反滤体在预制桩生态护岸工程上的研究,并针对初步应用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推动该成果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承诺,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而,如何兑现承诺?回顾2013年我国曾因为煤炭价格高,社会各界扩张煤电的欲望大幅下降,从而实现了我国首次碳达峰,说明实现减排承诺的关键,是要控制和减少煤电.事实说明,我国能源革命电力转型的道路,第一步先...  相似文献   

8.
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加快水电开发利用、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强化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水利建筑行业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水利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四大路径,对于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水利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入手,着重阐述水土保持碳汇内涵与机理、碳汇能力评估与核算、碳中和潜力与碳交易实践、碳汇能力提升路径等问题。水土保持碳汇通过林草、工程和耕作措施实现,具有碳增汇、保土固碳和减蚀减排作用。基于全国尺度碳汇核算,2021年以水利部门为主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碳汇量(不包括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碳汇)为1395万~1699万t C,约占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4%~6%,这一部分尚未纳入国家碳汇核算体系。为提升水土保持碳汇能力和贡献度,应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水土保持拦沙减淤、净化过滤、调节反补、开源引流、减排增汇等生态多功能协调,推进水土保持提质增效,并优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充分挖掘水土保持固碳增汇潜力。  相似文献   

10.
小水电是我国重要的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和清洁可再生能源。新发展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对小水电绿色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梳理小水电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小水电绿色转型发展的四条路径,以期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治淮》2021,(9)
正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气候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部署。由此,"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广布各大新闻媒体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构建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当前各种电源结构的分析及对"2030"各种电源结构的预测,结合对各种电源结构当前碳排放量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力点。新能源行业全产业链下的碳排放量是很少的,虽然上游制造端在降低碳排放与控制工程成本之间是一个矛盾体,但随着"双碳"目标的实现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使电能的生产端、运维端和寿命期后的处置端更能达到一种工程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实现"零碳排放"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王子寒 《中华建设》2024,(4):103-105
<正>在碳中和的全球共识下,光伏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高质量的发展成为行业的核心追求,被通过阐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分析当前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如产业结构的优化、市场内需的扩大等,为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中和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发展氢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措施,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氢能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技术体系复杂,通过分析研究氢能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在制氢、储运、应用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现高效的水环境协同治理是国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政府、企业、社会3个治理主体行为及治理主体间信任对水环境协同治理效果、碳中和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治理主体间信任、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对水环境协同治理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治理主体间信任的影响最大;治理主体间信任、政府行为、社会主体行为对碳中和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水环境协同治理效果在治理主体间信任、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对碳中和效果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表明,我国数万座水电工程才是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的重要保障。随着光伏、风力发电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小水电的抽水蓄能改造技术的成功,才能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必须纠正某些对水电尤其是小水电的严重偏见,停止对小水电的清理、整顿、关闭,而让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认为在未来实现碳中和之后,仍然需要保留一部分煤电作调峰是错误的,煤电必须退出历史舞台是国际主流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陆地表面最大的碳库,其消长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着深远影响。在当今温室效应日益显著,极端气候出现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精准估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监测体系建设,对深入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实现“双碳”目标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实现机理,分析比较了当前森林碳估测的几种主流方法,着重提出了构建中国森林碳储量监测体系的可行之策,以期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监测能力稳定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为“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梳理“双碳”目标提出的科学背景与国内外形势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国家层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指出江西作为水利工作大省,应重点从水资源节约保护与高效利用、水电资源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土保持四个业务工作层面发力,结合必要的观念、人才与科技保障,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江西水利力量”。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行业政策环境逐步完善,生物质发电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底,累计并网装机规模达3 798万kW,连续4年位居全球首位。为全面掌握生物质行业情况,本文总结分析了生物质能资源概况、发展环境以及发展现状,并对2022年及以后生物质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是中国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庄严承诺,供水能耗主要源于制水过程中的电力消耗,及时开展供水节能技术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行业引领价值。综合分析江苏84家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水厂电耗发现,深度处理水厂比能集中在270 kW·h/1 000 m3上下,整体而言,苏南比能低于苏中、苏中低于苏北;各环节中,取水与送水比能占比最高,常规工艺、深度处理、生产用电占比相对偏低;表征泵站效率的综合单位电耗,苏南低于苏中,苏中低于苏北;合理控制生产电耗,提升机泵运行效率是供水生产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经测算,通过管理提升,84家水厂具有10.4%节能空间,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