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选取了进口和国产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MTAS)、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ETAS)、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PTAS)交联剂,并制备了酸性有机硅密封胶,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及不同厂家的交联剂对酸性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聚硫密封胶的固化及其热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膏与硫化膏的配比、促进剂二苯胍对聚硫密封胶的固化时间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基膏与硫化膏的配比为100/12时,密封胶能完全固化;基膏与硫化膏的配比为100/8时,密封胶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为437%和2.65 MPa;添加二苯胍能促进密封胶的固化过程;100℃热老化7d会降低聚硫密封胶的硬度,并提高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3.
以硅烷改性聚醚树脂(MS树脂)为基料,加入增塑剂、气相二氧化硅、偶联剂、自制催化剂等助剂,制备了一种透明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MS密封胶)。该密封胶固化后拉伸强度为2.93 MPa,断裂伸长率为258%,1 mm厚胶片的透光率达92%,综合性能较优,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改性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制备出有机硅改性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采用红外光谱对预聚体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有机硅改性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的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当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添加量为8%时,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5.5%和40.3%.  相似文献   

5.
以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通过加入适量碳酸钙、聚醚增塑剂等助剂,制备了一种单组分自流平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该密封胶具有低模量、自流平和良好的施工性能,密封胶固化后的拉伸模量为0.4~0.5 MPa,符合标准JC/T 976—2005《道桥嵌缝用密封胶》中25LM级密封胶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硅烷改性聚氨酯预聚物(STP)为基础聚合物,加入增塑剂、填料、助粘剂等助剂,制备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并考察了填料、增塑剂、助粘剂等密封胶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该密封胶拉伸强度为1.61 MPa,断裂伸长率为925%,拉伸模量为0.23 MPa,满足高速铁路嵌缝密封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比了4种硅烷交联剂对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含有环氧基团的WD-60会干扰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体系的固化,导致密封胶粘结性能较差;含有胺类基团的WD-51、改性交联剂X、改性交联剂Y,都能对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起到交联、偶联作用,从而提高密封胶的拉伸强度,改善密封胶的剪切、剥离强度,但各自的最佳添加量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多烷氧基硅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活性碳酸钙、α,ω-二甲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催化剂等作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等比例缩合型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并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密封胶固化时间和混合比例对该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聚硅氧烷预聚体为原料,添加白炭黑、交联剂、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等制得透明硅酮密封胶,该密封胶具有自流平特性,且具有耐温、耐黄变的特点,适合用于玻璃基材的填缝密封和结构粘结。该密封胶自流平厚度在3.43 mm,拉伸强度可达0.45 MPa,拉断伸长率可达244%;在温度25℃、相对湿度50%条件下硫化24 h后,硫化深度为2.7 mm。  相似文献   

10.
以硅烷改性聚氨酯(SPU)预聚体为基础聚合物、气相白炭黑为补强填料,添加各种助剂,制备了一种透明SPU密封胶,并对该密封胶的力学性能和透光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透明SPU密封胶的优选配方。采用优选配方制备的透明SPU密封胶透光率可达92.6%,综合性能优于传统透明硅酮密封胶和聚氨酯密封胶。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制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体、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增塑剂、聚酰胺蜡触变剂、活性轻质碳酸钙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低模量单组分硅烷封端聚氨酯密封胶,并讨论了上述几种原料的用量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该密封胶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
以硅烷改性聚氨酯(SPU)预聚体、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正丁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碳酸钙、炭黑和催化剂制备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详细论述了交联剂、碳酸钙、炭黑及催化剂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与N-(正丁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比3∶4的复合交联剂,碳酸钙和炭黑质量百分数分别为25%和10.5%,催化剂质量百分数为0.07%时,制得的密封胶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3.
烷氧基硅烷改性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烷氧基硅烷改性型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的性能,分别讨论了不同烷氧基硅烷封端比例对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密封胶的力学性能、发泡性以及表干时间的影响,还讨论了聚氨酯预聚物本身结构变化对烷氧基硅烷改性后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改性硅酮密封材料是一种以聚环氧丙烷主链的末端带有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官能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密封材料。日本从1978年开始生产,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密封材料。有湿气固化单组份型和反应固化双组份型两种。固化反应借助水和催化剂,形成硅氧烷键,进而形成橡胶状弹性体。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发展历程、固化机理、合成方法、典型配方、性能、研究开发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综合了聚氨酯密封胶和硅酮密封胶两者的优势,具有快速固化,耐水、耐候,粘结性能优异,基材适应性广,不合游离—NCO基团等优点,在中高端建筑领域有着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的配方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用高黏度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得的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具有较高的位移能力;用2 500目重质活性CaCO3制得的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不能单独使用作为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的偶联剂,但可考虑与其他硅烷偶联剂复合使用;环氧丙氧基和氨氧基硅烷可单独使用作为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的偶联剂。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配方的基础上,加入稀释剂部分替代增塑剂,制得湿气固化与溶剂固化相结合的快固型高强度弹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其中,增塑剂采用PPG2000,用量为50份;稀释剂由无水乙醇与甲缩醛复配而成,总用量为30份,复配比为15∶15。该密封胶在标准条件下硫化7 d后,拉伸强度为3.10 MPa,伸长率为223%,硫化深度为5.1 mm。  相似文献   

18.
以硅烷改性聚醚(STP-E)为基础聚合物,添加催化剂、增塑剂等助剂,制备了一系列杂化STP-E弹性密封胶,重点讨论了聚合物种类、催化剂及增塑剂对密封胶固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GENIOSIL STP-E30为基础聚合物、PPG-400为增塑剂、DMP-30为催化剂制备密封胶,能够获得最快的固化速度。  相似文献   

19.
制备装配式建筑用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研究了填料、增塑剂、硅烷改性聚醚、偶联剂、催化剂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原料配比为:50份填料、25份增塑剂、20份硅烷改性聚醚、1.5份偶联剂。其中纳米碳酸钙填料对密封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改善作用优于重质碳酸钙;用920R硅烷改性聚醚制备的密封胶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改性甲醛松香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水解制备了聚苯基甲氧基硅烷(PPMS),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用PPMS对甲醛松香环氧树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化学改性方法优于物理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方法对性能的提高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两相相容性差,固化物性能降低;化学改性方法既提高了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又提高了固化物的热性能,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