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婷婷  刘玉平  孙宝国 《精细化工》2014,31(10):1229-1234
为了研究榴莲果肉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两种固相微萃取纤维提取了榴莲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与鉴定。采用保留指数和质谱进行定性,共鉴定出6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26种,含硫化合物12种,醇类7种,烃类7种,醛类3种,酸类2种、含氮化合物2种和酚类1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相对含量,相对含量较高的是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1-十四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反-2-丁烯酸乙酯、二乙基二硫醚、2-甲基丁酸丙酯、十四醛、乙硫醇。从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可知,榴莲的香气主要是由酯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赋予的,其中大多数酯类化合物是脂肪酸乙酯,含硫化合物中硫醇和硫醚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方法对煎鸡蛋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考察萃取头、萃取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到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为:黑色萃取头(75μm Carboxen/PDMS),吸附温度75℃,吸附时间70 min。在优化的条件下分析,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醛类16种(40.588%)、含氮化合物14种(23.639%)、醇类8种(7.156%)、烃类3种(4.800%)、酚类及杂环化合物3种(1.755%)、酮类3种(0.868%)及含硫化合物3种(0.563%)。鉴定出含量较高(相对质量分数大于2.5%)的物质有:2,5-二甲基吡嗪、3-甲基丁醛、2-甲基吡嗪、壬醛、苯甲醛、反,反-2,4-癸二烯醛、辛醛、2-甲基丁醛、反-2-癸烯醛、3,7-二甲基-1,6-辛二烯、1-辛烯-3-醇。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法对黔产南方红豆杉雄性叶、雄性枝皮,雌性叶、雌性枝皮、雌性果实、雌性果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研究发现,南方红豆杉不同性别不同部位所含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雄性叶、雄性枝皮中分别鉴定出45、40个挥发性成分,雌性叶、雌性枝皮、雌性绿色果肉、雌性红色果肉中分别鉴定出50、52、35、23个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南方红豆杉芳香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鸦胆子提取物中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成分,考察了固相微萃取(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两种前处理方法,并对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主要成分进行比较,同时也进行了卷烟加香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从鸦胆子提取物中共检出酯类、醇类、酮类、烯类及烷烃类等72种物质,其中SDE鉴定出37个,SPME鉴定出55个。鸦胆子提取物能够增加香气量,掩盖杂气,提高烟气的细腻柔和程度,是一种适宜卷烟加香的优质香原料。  相似文献   

5.
梅果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卫民 《精细化工》2011,28(10):987-99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梅果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8种、内酯类4种、醛类12种、酯类23种、酮类2种、酸类8种、萜烯及萜烯醇类7种以及其他芳香族类化合物2种。分析了梅果发香前、中和后期分别具有桃香、果香奶香和杏香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对液态奶味香精中的挥发性香成分进行了萃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得到了较佳的萃取条件。以23种奶味香料化合物组成的模拟奶味香精体系为研究对象,对预热温度(30~80℃),萃取时间(10~180 min),样品量(1~11 mL)和SPME纤维种类(65μm CWAX/DVB,65μm PDMS/DVB,75μm CAR/PDMS和50/30μm DVB/CAR/PDMS)4个因素进行了考察。发现这4个因素对香精中挥发性香成分萃取的选择性和对检出限的灵敏性均有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PDMS/DVB纤维对奶味香精中挥发性化合物的选择性最好,灵敏度最高,其次是DVB/CAR/PDMS。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优化的固相微萃取条件是:预热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样品量5 mL。将得到的优化参数集中用于市售奶味香精样品分析,与对照组的固相微萃取结果相比,挥发性香成分的种类增加了30种,总峰面积增加了20倍,验证了固相微萃取参数优化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酱油香精和焦糖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酱油香精和焦糖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以此判断酱油样品中是否添加了酱油香精和焦糖。5个香精样品共分析出56种挥发性组分,其中有14个组分为5个样品所共有,可作为酱油中酱油香精存在的特征提示物的有乙酰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和甲基环戊烯醇酮,其峰面积与内标物(2-辛醇,1mg/L)峰面积的比值依次为0.0857、0.2431和2.2408。3个焦糖样品共分析出21种挥发性组分,其中有6个组分为3个样品所共有,可作为酱油中焦糖存在的特征提示物的有5-甲基-2-呋喃甲醛和5-甲基-2-乙酰基呋喃,其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依次为0.7669和0.1094。  相似文献   

8.
ASE/SPME-GC-MS分析南沙参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加速溶剂萃取法(ASE)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南沙参进行提取,通过气质联用(GC-MS)对南沙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从ASE萃取物中检测出61个组分,占其总出峰面积的84.28%;从SPME萃取物中检测出39个组分,占其总出峰面积的90.36%。二者相同组分18个,分别是:2-正戊基呋喃、己酸、正辛醛、壬醛、正壬醇、正辛酸、硬脂酸甲酯等。ASE除了萃取低沸点的萜类外,还有高沸点酸类、萜类、醛酮类和大极性醇类。而SPME萃取的物质主要是低沸点的萜类、醛酮类和小极性的烃类。两种前处理方法一起用于南沙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可以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SPME-GC-MS和SDE-GC-MS分析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提取分析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6种、醛类19种、酮类7种、醇类9种、酚类4种、醚类2种、酸类4种、酯类7种、杂环类化合物18种。两种提取方法共同检测到的化合物有23种,包括D-柠檬烯、己醛、壬醛、糠醛、苯甲醛、苯乙醛、十六醛、2-庚酮、羟基丙酮、2-壬酮、芳樟醇、糠醇、邻甲氧基苯酚、苯乙醇、丁香酚、对烯丙基茴香醚、茴香脑、2-戊基呋喃、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5-甲基呋喃醛、2-乙酰基吡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香钟11"枇杷果实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顶空吸附,并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中共检测出49种成分,其中醛类11种(31.99%)、醇类9种(50.15%)、酯类4种(0.32%)、酮类9种(2.31%)、烷类4种(8.04%)、烯类4种(3.29%)、醚类2种(0.57%)其...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氯甲烷对3家公司的5种电子烟油样品进行萃取,并用气-质联用(GC-MS)法鉴定。通过对NIST 11谱库的检索,对5种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别较大,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依据作用或来源分为雾化剂、烟叶提取物和薄荷提取物三类。其中相对含量水平较高且在5种样品中都检出的成分是丙二醇、烟碱和甘油。3家公司的5种烟草味电子烟油在抽吸品质上有所差异,C公司样品在抽吸感官感受上相较其他两家公司样品具有明显优势,其中样品C1又略好于C2。比较发现,C公司电子烟油的挥发性成分中含特有的8种多甘醇类化合物,可能是这些物质的协同作用而改善了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12.
烟用香精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二氯甲烷作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用GC和GC-MS检测,建立了烟用香精中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某一实际样品的分析,共鉴定了59种成分,占样品中提取出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总数的87.61%。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菊花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菊花精油中检测鉴别出43种物质,其中酮类5种、醇类14种、酯类6种、酸类3种、烃类及杂环类15种。加香试验发现,在每100 g烟草浓缩液中加入1.5‰~2.0‰(质量分数)菊花精油能够有效改善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刺激性和灼烧感,改善吸味并提高香气质量,在添加比例为2.0‰(质量分数)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艳芳  陶文沂 《精细化工》2008,25(3):260-263
为促进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产品风味的提高与改善,运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了5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总相对质量分数为96.60%,其中醇类化合物为54.86%;苯酚类化合物为4.05%;酯类化合物为2.78%;醛类化合物为7.82%;酮类化合物为1.25%;酸类化合物为9.90%;胺类化合物为1.67%;杂环类化合物为4.02%;烃类化合物为10.25%。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主体挥发性风味成分为醇酚类、酸类、醛酮、杂环化合物,这为提高和改进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风味提供了依据。酱油风味的形成是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的复杂反应。  相似文献   

15.
齿叶薰衣草挥发油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化工》2015,(3):14-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齿叶薰衣草挥发油,通过气-质(GC-MS)联用分析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同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齿叶薰衣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和含量与文献报道的新疆薰衣草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甘牛至花序及茎叶中的香味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甘牛至挥发性香味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其中的29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7.66%,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成分为:桉树脑(57.5%)、α-松油醇(5.91%)、β-蒎烯(5.77%)、α-蒎烯(4.81%)、芳樟醇(3.76%)、龙脑(2.79%)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炸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烃类36种、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28种、酯类12种、醚类2种、杂环及其他类5种。SPME法和SAFE法萃取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烃类、酯类和醚类化合物,SPME法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酯类化合物和独有的醚类化合物使得其测定结果更接近炸花椒油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