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三维地质建模的成功是深部找矿预测与储量估算的关键,文章利用国产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系统,整理并数字化了石人嶂矿区大量的地质勘探资料,针对矿区深部钨矿脉纤细、簇型分布等特点,改革传统的矿体圈定方法,探索并建立了石人嶂钨矿的地层模型、构造模型、矿体模型、地质工程模型等,实现了矿区深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经反复计算校验,结果表明:在矿体的块体模型中依据采样点的品位信息采用距离幂次反比的估算方法对资源储量估算更为合理。石人嶂钨矿的三维地质综合模型对揭示矿区成矿规律、形象地选择矿体精确便捷的储量估值方法、深刻了解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关系都至关重要,并能为矿产勘查及工程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4):608-613
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直观的展示矿床地表和地下隐伏矿体的三维形态,方便研究各地质要素在深部的分布形态,为下一步工作设计提供依据。本文选区若尔盖铀矿田降扎矿床向阳西沟-中长沟地段在该区首次开展了三维建模工作,利用3Dmine软件,分别建立了地表、钻孔信息、断裂构造和矿体等三维实体,构建了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开展了断裂构造形态、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矿体与断裂构造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深部成矿预测工作,实现了深部铀矿体的精准定位和直观展示,为下一步钻探查证部署提供有利依据,也为该地区下一步三维建模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能清晰直观地展示地下矿体或构造形态、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及空间变化规律,实现矿山三维分析、矿体解译、地学统计、地质预测、数据信息管理以及图像三维显示等功能。本文以淘锡坑矿区为研究区,结合矿区实际情况以及收集整理的矿区数据,探讨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建立过程,研究总结一套建立矿山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方法,为矿山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仁波  江南 《工程勘察》2013,(9):56-60,64
针对三维地质建模工作非常繁琐和复杂,为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模型可视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结合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和OpenGL进行三维地层可视化的方法。利用限定三角剖分算法可以生成任意边界形态、任意尺寸大小或者带有多个孔洞的地层表面三角网;利用OpenGL的对象拾取机制实现钻孔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和人机交互地层建模。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三维地层可视化系统开发中,系统克服了手工填加虚拟钻孔来提高模型精度的麻烦,可以显著提高三维地层建模的效率和可视化效果。最后利用南京某地区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地质勘察获取的钻孔数据,进行了实际建模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构建地层的三维模型,并实现多种模型可视化,为工程勘察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周浩  闫蕾 《建材世界》2022,43(2):159-162
利用3 DMine建立了季德钼矿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了矿山开采规划、炮孔岩粉数据分析的可视化三维模型与基本分析,直观的反映了采场和矿体现状,指导矿山的采矿设计、生产管理、降低贫化率以及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水矿山主要通过构筑阻水帷幕进行水害治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帷幕构筑时极易形成薄弱带,从而导致帷幕堵水效果较差。本文以恒辉铁矿区为例,在对矿床构造、地层、岩性、水位、注浆情况以及物探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该矿床帷幕薄弱带主要发育在帷幕东北、东南及南部一带。同时借助3DMine软件建立了矿区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全方位、可视化地展示了导水通道及帷幕薄弱带与矿体、巷道等的位置关系。研究成果可辅助矿山对巷道及帷幕进行优化设计,为矿山安全生产及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工程地质资料分析,不能很好表达隧道与地质体的空间关系,依托成兰线龙门山隧道开展隧道区域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基于Visual Studio C++2008及Open GL三维数据库,利用钻孔数据、区域地质资料,实现了地表地形、地层地质体、钻孔、隧道等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构建了完整的区域地上下空间模型,为隧道施工信息化及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羽  毛先成  裴禾  赵莹  邓浩 《矿产勘查》2014,5(3):474-483
文章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金川铜镍矿床I矿区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的矿化结构。根据钻孔柱状图和各时期地质勘探报告中相关数据建立了地质数据库,利用ArcGIS,GOCAD,Datamine 软件建立了金川铜镍矿床I矿区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矿体块体模型、地层模型和断层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在Surpac中对Cu、Ni品位空间变化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空间变异椭球体模型,实现了金川I矿区Cu、Ni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得出矿化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河南省栾川县冷水-赤土店钼铅锌多金属矿深部普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在栾川县深部探获超大型钼多金属矿。团队通过多元地学信息三维地质建模和定量预测方法,指导施工的35个深部勘查钻孔全部见矿,证实了区内钨钼矿体深部连续性及巨大找矿潜力。圈定8个钨钼矿体,累计新增(333)+(334)?资源量WO344. 98万吨、钼319. 40万吨,另有(333)低+(334)?低WO329. 80万吨、钼72. 50万吨,在钼矿石中估算伴生铼146吨。区内探明钼资源量跃居世界第一。区内矿床具有规模大、有用元素种类多、开采条件成熟等特点,钨钼的深部找矿突破为国家钨钼资源布局和长远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维建模软件Surpac创建了某矿山地质数据库,建立了矿体数学模型、三维实体模型及品位块体模型,并采用普通克立格法对矿体金属元素品位进行了估值,根据估值结果计算出了矿体储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斌 《山西建筑》2014,(4):173-174
以某地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工程实例,应用地质雷达技术,在分析了地质雷达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勘察和施工现场情况,对掌子面前方的破碎带和含水层进行了准确预报,验证了地质雷达预报的准确性,并根据地质雷达的原理,对其应用的优缺点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任文华 《山西建筑》2011,37(18):166-167
针对甘塔斯隧道地质勘察难点,详细介绍了该隧道的EXE阶段地质勘察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内容,并结合前期资料确定了相应地质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叉的结论,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环境概况,分析了地质灾害的特点、发育特征及成因,提出了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宏观前兆相对明显,可预防性较强,为减灾防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TSP探测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TSP-202和TSP-203探测仪器各自的优缺点、TSP仪器现场探测时炮孔探测壁的布置原则、抑制声波干扰的方法、多台阶施工时接收器孔布置原则以及套管与接收器孔的耦合等技术。总结了一些受到各种干扰的现场数据实例。提出了在数据处理时频率、横波斜率的选取、处理结果多解性等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结果表明:TSP-202的预报结果适合预报不良地质体的位置,TSP-203的预报结果适合较大区域的围岩分级;现场探测时炮孔不宜布置在左右洞之间;将炮孔深度增加至1.7 m可有效抑制声波的干扰;数据处理时依据频谱图手动选取频率效果会更好,横波斜率可依据不同围岩级别选取不同的参考值;不同的TSP解译成果不宜进行比较,这些结论对于TSP仪器使用者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地质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俊明 《山西建筑》2006,32(5):105-106
通过山西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论述了工程地质工作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勘察、设计、施工、运菅等不同阶段的地质工作重点和方法,分析了目前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任培岩  陈素萍 《山西建筑》2009,35(25):125-126
在研究国内外先进城市以进行城市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城市地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综合研究方向,并针对以后的城市地质工作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罗翔 《山西建筑》2008,34(6):338-339
对白云山隧道施工中所使用的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这几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提出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观点,使其预报结论相互验证、相互补充,很好地解决了以前超前地质预报不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林立仁 《山西建筑》2010,36(7):97-98
结合中山市地质环境,对中山市地质灾害现状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论述,得出了中山市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地质灾害种类较多、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危害程度以轻型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景龙  赵珍珍  冯健  刘继正 《矿产勘查》2020,11(2):390-394
津南区分层标组工程建设中,首先进行了地质鉴别孔D1孔的施工,用以探明标站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D1孔采用XY-5地质岩芯钻机施工,终孔深度806.15 m岩芯平均采取率94.9%,终孔孔斜2.4°。创造了我队XY-5地质岩芯钻机施工深度之最。本文总结了津南区分层标组工程建设中地质鉴别孔D1孔施工方法和经验体会,工程验证结果表明,该钻孔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钻进参数选取得当,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赵世文 《广州建筑》2008,36(1):32-35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分析了各种地质预报的预报距离及其优缺点,结合地质雷达在实际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测结果与实际开挖断面岩层的对比,说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预测、预报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构造,能够较为准确地查出隧道掘进方向的围岩性状、结构面发育情况,特别是溶洞、断层、破碎带和含水情况,可以减少隧道施工的盲目性,进而有效地防止工程事故,加快施工进度以及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