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相对论有效势(RECP)近似下,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Becke3LYP)的从头计算方法和LANL2DZ基组,研究了AuNM2(N=1-4,M=Cu,Ag,Pd,Pt)团簇的稳定性,比较研究了混合团簇与纯金团簇的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杂质原子对团簇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团簇的稳定性随体积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Gaussian98程序和密度泛函方法 (B3LYP/LANL2DZ)对PdnPt(n=1-4)小团簇的各种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计算,得到它们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PdPt的基电子态是3Σ+u, Pd2Pt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2V构形的等腰三角形,其对应的电子态为3B2.Pd3Pt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s对称性的三棱锥结构,其电子态为3A".Pd4Pt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4V对称性的四棱锥结构,基电子态为 3B1.最后本文还计算了团簇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底空轨道(LUMO)之间的能级间隙(HLG),讨论了基态结构的垂直电离势(IP)和电子亲和能(EA).  相似文献   

3.
AlB_n~-(n=2~10)团簇几何及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AlBn-(n=2~10)团簇的电子几何结构,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的水平上对AlBn-(n=2~10)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键长等性质进行了系统地理论研究。与相应的中性AlBn(n=2~10)团簇相比,AlBn-(n=2,4~8)阴离子团簇都取得了与中性团簇相似或者是相同的结构,其余的阴离子团簇结构变化较大。通过对基态结构的能隙、平均束缚能、分裂能、能量二次差分以及垂直电离能的分析讨论,得到了AlBn-(n=2~10)团簇结构中AlB4-和AlB7-阴离子团簇相对比较稳定,其中AlB7-团簇是最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Gauasian98程序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LANL2DZ)对M4(M=Pd,Y)团簇的结构进行全优化计算,得到各种可能的几何构型和电子态。基于电子振动相互作用和群表示理论,讨论团簇几何构型的Jahn-Teller效应,分析了各种构型的电子态,计算结果与理论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Gaussian98程序和密度泛函中的B3LYP/LANL2DZ方法,对纯Nin(n=2-6)团簇的各种几何构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它们的基态结构、垂直电离势和电子亲和能.结果表明,Ni2分子的基电子态为3Σ+u,Ni3的基态结构是等腰三角形,电子态为3B2.由于Jahn-Teller效应,Ni4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2v对称性的蝶形结构,电子态为7A2.Ni5和Ni6的基态结构也具有C2v对称性,分别为梯形和三角形结构,对应的基电子态分别为7A1和3B2.最后计算了团簇的能级分布和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空轨道(LUMO)之间的能级间隙(HLG),分析了团簇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PdnY,PdYn(n=1,2,3,4)团簇各种可能的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计算,得到它们的基态结构和光谱性质。结果表明:团簇Pd3Y,Pd4Y,PdY3和PaY4基态为Cs构型。最后计算了团簇基态的能级分布和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空轨道(LIMO)之间的能级间隙(HLG),分析了团簇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Gaussian98程序和密度泛函方法(B3LYP/LANL2DZ),对纯Pdn(n=2-6)小团簇的各种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计算,得到它们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Pd2分子的基电子态为3∑+u;Pd3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2v对称性的角形结构,电子态是3B2;Pd5和Pd6的基态结构也具有C2v对称性,分别为六而体形和"船形"结构,对应的基电子态分别为1A1和3B2;由于Jahn-Teller效应,Pd4的基态结构为具有Pd-Pd桥键的Cs蝶形结构,其电子态为3A".还计算了团簇的能级分布和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底空轨道(LUMO)之间的能级间隙(HLG),讨论了基态结构的垂直电离势(IP)和电子亲和能(EA).  相似文献   

8.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近似下,用密度泛函方法(B3L YP/ANL2DZ)计算了二元合金团簇PdnY(n=1-5)可能的几何构型和对应的电子态,得到一系列稳定异构体的结构参数、电子态、能量和谐振频率.用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空轨道(LUMO)之间的能级间隙描述团簇的稳定性,Pd2Y团簇的能级间隙最大,PdY团簇的能级间隙最小.Pd-Y相互作用改变了纯钯团簇的几何构形和稳定性.计算结果有助于系统研究Pd-Y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和Moller-Plesset二级微扰方法(MP2),在6-31G(d,p)和6-311 G(d,p)水平上逐步对由经验势得到的(NH3)2(H2O)2团簇的32种初始构犁进行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得到了(NH3)2(H2O)2团簇的9种町能稳定构型.通过对这9种稳定构型的结构分析发现,平行四边形环状结构为(NH3)2(H2O)2的最稳定构型.此外,本文还计算了这9种构型的结合能、电离能、电子亲和势,并选择了两种最稳定结构构型进行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二元合金团簇AunCd(n=1-8)的结构和最低能量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AunCd(n=1-8)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为平面结构,奇数个原子的团簇比偶数个原子团簇的稳定性高,Au2Cd为幻数团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8-氨基喹啉、己二酸及硫代二丙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2个新的柔性化合物:N,N′-二(喹啉-8-基)己二酰胺(3a)、N,N′-二(喹啉-8-基)-4-硫杂庚二酰胺(3b),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这2种化合物与过渡金属的配位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3b)可与M(NO3)(M=Co、Ni、Cu、Zn)反应形成配合物,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M(3b)(NO3)2](M=Co、Ni、Cu、Zn)。而化合物(3a)则不宜与这些金属发生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12.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Gaussian98程序和密度泛函方法(B3LYP/LANL2DZ)对PdnPt(n=1-4)小团簇的各种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计算,得到它们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PdPt的基电子态是3Σu+,Pd2Pt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2V构形的等腰三角形,其对应的电子态为3B2。Pd3Pt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s对称性的三棱锥结构,其电子态为3A"。Pd4Pt的基态结构为具有C4V对称性的四棱锥结构,基电子态为3B1。最后本文还计算了团簇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底空轨道(LUMO)之间的能级间隙(HLG),讨论了基态结构的垂直电离势(IP)和电子亲和能(EA)。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离变分局域自旋密度泛函方法,对正二十面体MCo12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和磁性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子簇的中心原子与表面原子之间具有键长收缩效应,其相互作用得到了加强;用Ti、V、Cr、Mn、Fe和Ni原子替代中心Co原子后,原子簇的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均呈现出金属特性和一定的磁性,价带宽度随着M原子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宽。该研究将为探索以过渡金属原子簇为基础合成新的特殊功能材料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glass-transition behavior of Pd40Cu30Ni10P20 bulk metallic glass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d40Cu30Ni10P20 bulk glass was studied by in situ high-pressure and high-temperature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Phase analyses show at least six crystalline phases in the crystallized sample, namely, monoclinic, tetragonal CuaPd-like, rhombohedral, fcc-Ni2Pd2P, fcc-(Ni, Pd) solid solution, and body-centered tetragonal (bct) NiaP-like phases. The onset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s with pressure having a slope of 1 1 K/GPa in the range of 0 to 4 GPa. The results are attributed to the competing process between the thermodynamic potential barrier and the diffusion activation energy und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15.
利用Ni/Ge/Au/Ni/Au和Pd/In两种金属结构成功地对体硅掺杂N-GaAs半导体(Nd=10~(18)cm~(-3))和离子注入N-GaAs半导体(dose=8×10~(12)cm~2,注入有源区深度(d=0.2μm)制成低阻欧姆接触。并对实验结果和接触机理进行了讨论。所得合金接触的接触电阻率分别为10~(-6)Ωcm~2(10~(18)cm~(-3)掺杂),和10~(-3)Ωcm~(-2)(8×10~(12)cm~2注入)数量级并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接触制备方法和GaAs工艺相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钯(Pd)催化剂在选择性加氢中对目标产物选择性差的问题,添加第二金属M(M为Mn、Fe、Co、Ni),通过简单共还原法合成了PdM/C双金属合金催化剂;以3?硝基苯乙烯为模型分子,以H2作为氢源,研究了第二金属对Pd基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XRD、TEM、气相色谱等方法对Pd基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以纯Pd/C为催化剂,3?硝基苯乙烯加氢反应1.5 h,其转化率为100%,3?硝基苯乙烷的选择性仅为29%,过度加氢产物3?氨基苯乙烷的选择性为71%;引入第二金属后,PdM/C对3?硝基苯乙烷的选择性提升到75%~100%。其中,PdFe/C能将3?硝基苯乙烯完全加氢转化成3?硝基苯乙烷,且反应10次后,3?硝基苯乙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100%,3?硝基苯乙烷的选择性为99%,能够有效地避免过度氢化,实现3?硝基苯乙烯选择性加氢制备3?硝基苯乙烷。  相似文献   

17.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合金团簇Aun-2Ni2 (n=3-7)可能的稳定结构和最低能量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确定了系列低能量异构体,部分异构体的电子态具有较高的自旋多重性,比较研究了混合团簇与纯Aun团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Au-Ni原子间相互作用较强,这改善了混合团簇的稳定性,这种影响随团簇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混合团簇的能级间隙存在奇-偶振荡.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LYP水平上对cunNi(n=1~9)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异构体的总能以及CunNi(n=1~9)团簇的稳定结构,利用团簇的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发现cu,Ni、Cu6Ni、cu8Ni团簇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