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Planning》2014,(2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在出行方式上的选择上更注重安全、舒适与便捷。武广高速铁路(现为京广高铁武广段)自2009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量逐年上升,2014年春运期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内高速铁路发送旅客人数首次超过了普铁,无可争议的证明了高速铁路的优越性。同时,客流量的急剧上升,给高速铁路车站客流交通组织上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若没有解决交通衔接问题,将会降低高铁对旅客的吸引力。本文针对衡阳东站客流达到最高峰时期的客流集散衔接组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客流组成、旅客出行心理、交通接驳方式优劣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客流交通衔接方面的若干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举世瞩目,根据世博交通保障方案,园外将有四个水门承担5%的进出园客流,在对四个水门周边各种交通方式及交通设施进行调研并加以分析基础上,分别预测出世博会期间四个水门陆域各种衔接交通进园客流分担量,并针对不同水门的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量,研究制定水门进出场客流的运输保障方案,从而进一步保证世博会期间水门出入口陆域客流的快速集散。  相似文献   

3.
文章界定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分析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转换特性,探讨集约一体化的交通衔接设施共享形式,建立交通衔接设施配置的主要指标及相应的规模需求匡算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客流导向标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车站区域,能够帮助运营部门更好地对车站内的客流进行组织管理。合理、完善的客流导向标识系统能够为乘客进出站和换乘提供便利,减少其在车站内部的滞留时间,促进车站运营组织效率的提高。论文从导向标识的作用和类型出发,就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导向标识系统的影响因素和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是轨道交通系统是否取得预期运营效益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探讨各种交通方式在轨道交通建成之后的发展趋势与需求、各个轨道交通衔接方式的定位与要点,结合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衔接客流特征提出衔接思路,并总结对线网中其他线路交通衔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居民出行的生理特性出发,分析了出行者机体生理恢复的理想时间,根据人体恢复常态时间与连续出行时间、身体能量代谢的关系,得出衔接交通方式的理想换乘距离,最后总结了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客流预测以及车站设施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虎继兴 《低温建筑技术》2021,43(3):20-22,3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已经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时代.换乘车站将是轨道交通网络化的重要节点,工程建设中新建车站与既有车站换乘节点衔接已经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工程.由于部分车站前期预留接口、换乘通道等无法满足远期客流需求的问题,亟需通过对既有车站预留接口进行改造,以满足换乘站近远期功能需求.深圳市地铁10号...  相似文献   

8.
王锦玉  王齐荣 《四川建筑》2022,(1):75-77,82
目前我国铁路客运车站通过静态的方法设计车站内各种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来实现车站总体服务能力的最大化,车站运营管理部门缺少能够动态评估车站设施服务能力与客流不确定需求之间匹配程度的手段.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车站设施服务能力与客流不确定需求适应性评估的视频图像检测方法,通过视频图像检测出车站重要设施范围内乘客排队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多线换乘枢纽客流构成复杂、客运组织难度大的问题,在车站设计阶段借助行人仿真模拟对车站布局和客流组织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依据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扩建或新建火车站将吸引大量集散客流,往往造成车站周边道路的交通负荷过重、交通流线互相干扰、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以南宁火车东站为例,从外围组织、内部组织以及内外衔接组织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规划、设计阶段做好新建火车站与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策略和方案,提高火车站周边地区交通行驶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交通影响评价中的交通组织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希  洪科  李莲莲 《山西建筑》2007,33(3):28-29
全面介绍了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并提出了交通影响评价中常见的几类项目的交通组织设计要点,以降低拟建项目对局部路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交通仿真技术的分类与功能,从预测交通需求、预测项目交通量及非项目交通量等方面,介绍了其在道路交通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交通行业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孟庆华 《山西建筑》2005,31(22):34-35
通过对大同市交通现状分析及规划采取对策的阐述,并借鉴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说明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能够提高城市道路的效率,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于海  熊军 《山西建筑》2015,(9):142-143
在总结智能交通Agent技术的基础上,把Multi-Agent仿真应用于无信号交叉口的车流引导中,并以Netlogo语言为开发平台进行了系统的建模、仿真与评价,探讨了具体采用Multi-Agent技术进行交通仿真的方法,为Agent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霞  梁青槐 《山西建筑》2005,31(24):21-22
根据城市交通的骨干——城市轨道交通,分析了常规公共交通、出租车、私人机动车、自行车等其他地面辅助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定位,介绍了乘客选择换乘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说明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规划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春岭  缪子英 《山西建筑》2011,37(15):10-11
针对当前国内城市交通现状,在全面分析城市交通所面对突出问题的基础之上,定位于城市交通需求体系,提出以交通和谐发展为主导思想的交通需求管理方法,以期为构建便捷、安全、舒适的和谐交通环境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标志标线与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交通标志标线的特性出发,分析了高速公路标志标线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交通标志设置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高速公路标志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然后在分析交通标线设置的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标线对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芳 《山西建筑》2010,36(14):282-284
分析了江肇高速公路富佛互通立交改扩建过程中对广肇高速公路的交通和安全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交通组织实施方案,以便在立交改扩建施工时有序的进行交通组织,缓解项目本身和周边路网交通压力,避免造成长时间的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effect of active speed management on traffic-induced emissions. In particular, the traffic emissions caused by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of vehicles are modelled based on an instantaneous emission model integrated with a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 The emission model is based on empirical measurements which relate vehicle emission to the type, the instantaneous speed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vehicle. The traffic model captures the second-by-second speed and acceleration of individual vehicles travelling in a road network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driving style, the vehicle mechanic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other traffic and with traffic control in the network. The integrated model is applied to test a new technology to actively manage the driving speed of the vehicles in an urban network. Their impacts on vehicle emission in the network are assessed to give an indication of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design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driver respon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the speed management ha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average speed of the traffic, their impact on vehicle emissions is complex. For the study network, the frequent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movements in the network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ffect of the reduced average speed on emission. The net results are that the active speed managemen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llutant emission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ny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olicies is a complex issue and requires detailed analysis of not only their impact on average speeds but also on other aspects of vehicle operation such as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相似文献   

20.
于淼  陆振波 《山西建筑》2007,33(33):276-277
对项目的交通生成进行分析,介绍了生成率法,得到了类似项目选址的影响因素,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的选址,并对该项目进行交通生成预测,最后针对该方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