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为例,探索了生态城市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从总体规划走向控制规划的实施路径,提出了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的概念.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针对现行城乡规划层次体系分类构建;按城市管控、建设、运营的阶段特点区分指标控制的阶段性;按规划审批流程确定指标的审批阶段和审批主体.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层次、控制形式、实施路径等方面体现与现行规划编制、管理、审批程序的关联性,切实提高指标体系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2.
欧盟国家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盟国家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上开展一系列研究、实践活动,发展出一套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InterdisciplinaryCatalogue of Criteria,ICC)及相应的评价方法.ICC包括社区和城市2个尺度,城市尺度共分4级:一级目标层: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二级准则层,包括数量,质量,使用,规划、发展与管理4方面;三级指标层,包括面积、破碎度等35项具体内容;四级次指标层,包括绿地率等64项具体的度量指标.重点介绍城市尺度,以期对我国城市绿色空间评价、规划和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夏琪 《建筑与文化》2021,(9):140-142
低碳发展作为未来的共识,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落实总体规划目标的同时引导具体开发建设,低碳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北京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梳理总结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以及现有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项,在此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易于管控"的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简化,最终提出增补指标建议,以期对低碳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及管理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开展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项目最新进展。本指标体系充分参考著名国际机构和中国各部委制定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意见征询、专家小组讨论、案例城市实践等多种方式,确定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研究,确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5个目标层,水资源、能源等28个专题,36个定量指标,9个定性评价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该项目对绿色交通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各地绿色交通发展经验;评析杭州绿色交通现状;结合城市发展定位,确定杭州绿色交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从规划层面、建设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提出落实发展目标的具体策略。以问题导向和以目标导向为基础,提出了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所构成的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此外,还研究了如何将绿色交通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即指导将来的各类相关规划编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已经在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示范工作,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绿色建筑如何与上位的低碳生态规划之间形成直接的指标对应关系,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与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的梳理研究,结合北京地方特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详细规划阶段切入,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起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在详细规划阶段涵盖了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4方面、20项指标,在建筑设计阶段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景观环境、室内装修7方面、27项指标,两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对应,并在规划审批环节逐层落实,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笔者对比分析了欧洲绿色城市指数评价体系、美国LEED-ND、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等4个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以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健康发展。各指标体系在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导原则、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和保护、能源利用与资源节约、人的行为层面的管理等方面具有共性特征。此外,生态城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充分结合城市所在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发展规划与定位,合理制定适合自身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规划目标定位跟不上城市发展,规划评估体系可以评价之前的规划文本,而无法评价出动态发展的城市的真实状态的问题。本研究以落实城市发展目标为导向,针对城市本身,分析目标与指标的直接对应关系,提出城市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主要以国内外典型城市发展相关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频数统计法对各体系样本在各个维度上统计挖掘规律,包括体系大小类数量、体系目标层词性使用、体系指标层类型占比等。引导性地构建出首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即三级指标,包括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有效改革规划理念,以保证规划的宏观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念混论及发展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3个方面出发,结合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国家各部委制定的指标体系和一些特色指标,建立了一套彰显滨湖特色且发扬滨湖优势的科学、合理与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生态城市发展程度,使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明晰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掌握城市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的重要前提.从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入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两个视角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指标体系,即在规划编制层面重点引入城市总体用地、城市专项用地、城市配套用地层面的14项代表性指标;在规划管理层面重点引入居住类用地管理、产业类用地管理、公益性用地管理层面的12项代表性指标.最后提出了实现促进建设用地集约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2020,(1):24-34
针对我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居住用地因开发强度价值取向模糊导致公共利益缺失、指标确定科学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思考当前社会背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本质以及开发强度指标体系编制的内在逻辑,进而以居住地块(街坊)为例进行探索:选取与开发强度密切相关的公共利益因子即人均集中绿地、停车位、日照间距,结合原有指标体系划分出"刚性底线-弹性区间-修正指标"三个层次指标并进一步界定指标性质,保证指标体系的强制性、开放性与引导性,最终构建以公共利益因子为核心的开发强度指标体系,以平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提高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规划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领域,科学的城乡规划需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划指标体系作为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规划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向,继而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结合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及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运用矩阵结构方法,从用地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建筑与城市设计、基础设施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5个方面建构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了造一步的筛选和校正,确定了能实际用于各层次城乡规划编制,并和"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向具有密切关联的69项指标,形成最终指标体系成果论文最后对该指标体系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各阶段的具体操作以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指标体系将指导和支持生态城的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营。从而实现其整体愿景,指标体系建立在“共生城市”的综合性和多学科的方法基础之上,指标是一种有益的工具。从不同层次积极地整合规划中提议的各种目标。而且可以用来跟踪和控制目标实现的情况,指标系统还是专业人员.政府人员及公众之间进行沟通的工具,以明确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特殊挑战以及对策,文章介绍了建议的指标体系,包括部分精选的关键指标,以及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空间定量评估和年度监测是城市规划领域的变革与探索。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质量指数(SQI)旨在体现规划评估的可测度性、动态性与持续性,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研究空间定量评价的方法。宏观层面(全市),跟踪全球100多个指数排行,围绕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生活质量、人力知识、生态环境等8个方面,建立起与全球城市对标的评价体系;中观层面(区县),基于空间效率、空间魅力、空间公平、空间安全4个维度,形成17个空间发展目标、采取21个指标予以测度;微观层面(重点地区),以各类主导功能片区为单位,探索以空间形态指标、空间使用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建立以颁发"两证一书"为主要内容的开发控制体系,既往研究指出现有开发控制体系存在制度约束力不足、行政人员罔置规划和随意调整规划指标等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采用理论辨析、经验总结和个案分析方法,其研究结果是否能够反映现有开发控制体系的整体运行效果仍值得质疑。本文以制度主义"结构—参与者"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以北京市朝阳区住宅开发项目为例,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现有开发控制体系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会影响其获取住宅用地的开发权,但对开发过程中规划指标调整的作用并不明显,与住宅项目"两证一书"审批过程确定性相关的主要因素为土地出让方式、单位面积土地出让金和颁发项目选址意见书与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以具有典型性“高低配”开发特征的广州GJ 社区为例,分析了“高低配”住宅小区引发的具体问题;从规划技术角度分析了当前“高低配”住宅小区的指标特征,并通过对比高容积率的广州GG 社区,认为“高低配”住宅小区是较低的容积率和较高的建筑限高联合作用下的产物;然后基于纽约区划法对居住区控制的经验,对比辨析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广州技术规定与纽约区划法的住宅小区控制指标体系,指出当前我国的住宅小区控制指标体系略显粗放;最后提出针对“高低配”住宅小区的技术改善建议,建议应加强住宅小区建筑高度的下限控制、公共空间的控制以及住宅片区的城市设计引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保障总体规划的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目标(指标)-策略-机制”的逻辑框架中,提出要构建面向目标与实施导向的指标体系.在总结国内不足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上海新一轮总规的导向要求,建立包含“核心指标-监测指标-系统指标”的指标体系,遴选出30项核心指标,并通过与规划策略的关联耦合,充分发挥指标体系的衔接作用,对城市总体规划创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城市自然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但快速城镇化发展会对城市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冲击。针对作为首都城乡交界区域的第二绿化隔离地区探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鸟类因其广布性、环境敏感性和易观测等特征,是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从综合现状本底调查与保护价值分析入手,通过GIS平台与InVEST模型,综合理论层面模拟结果与鸟类实际观测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发现其拥有较好的生态本底,其中鸟类资源尤为丰富,但受到人为干扰较大,生境呈现孤岛化和破碎化的特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构建“分级、分区、连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体系,从“核心保护”“提质增绿”“网络连通”3个方面具体落实保护规划内容,旨在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指标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英固城市与区域规划背景下指标的发展情况,并为未来的指标研究和深入发展提供了线索.本文的观点和建议是对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所资助的一项研究项目成果的阐释,该研究项目旨在识别出用于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以及用于建立一个城镇指标数据库的方法,这一数据库用来帮助副首相办公室(ODPM:the Office of Deputy Prime Minister)监测城市白皮书(Urban White Paper)执行的力度.文章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五大问题:城市与区域规划评价指标发展的理论、概念与度量之间的关系;政策背景的重要性与指标研究的价值;社会科学家在指标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指标在为政策制定以及数据建设提供信息上的作用;最后综合评价了不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陆佳  邹兵  樊行 《城市规划》2011,35(8):83-87
系统、综合的指标体系是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性的标志之一,城市总体规划的量化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规划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深圳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为基础,构筑了引导深圳城市转型的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我国传统城市总体规划指标相比,在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以及内容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