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 TAMZ合金的口腔粘膜刺激性能4 .1 材料与方法4 .1 .1 材料( 1 )试验材料 :将 TAMZ合金加工成5mm× 0 .5mm的圆片 ,共 1 0片 ,圆片中央制备 4个等距离小孔 ,表面及周边光滑圆钝。( 2 )对照材料 :阴性对照材料为口腔科用牙胶 ,阳性对照材料为工业用聚氯乙烯 ,同样要求为 5mm× 0 .5mm的圆片 ,中央制备 4个等距的小孔 ,表面及周边光滑圆钝 ,各 1 0片。( 3)消毒 :将试验材料及阳性对照材料用 95%酒精超声清洗 1 5min,三蒸水冲洗 3遍。试样材料采用高压消毒。阳性材料及阴性对照材料采用 Co60照射消毒。( 4 )试验动物 :选用健康 ,口… 相似文献
2.
3 TAMZ合金的骨组织相容性应用于骨内种植的生物材料 ,由于其特殊的应用部位及目的 ,有它特定的生物相容性要求 ,即骨组织生物相容性。早期的研究多采用动物体内实验方法来了解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相互作用。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对骨组织 -种植体界面的生物作用机制作出确切的描述 ,因为骨组织与种植体界面的生物作用是发生在细胞和分子的微观水平上 ,由于缺少有效的手段保护种植材料表面脆弱的细胞结构和制备足够薄的组织切片供结构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工具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近年来 ,由于细胞培养和分化提纯技术的研究进展 ,成骨… 相似文献
3.
由于钛及其合金具有非常好的机械性能、抗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所以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如整形手术、牙齿移植等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由无毒、无过敏性元素组成的β型Ti-29Nb-13Ta-4.6Zr(TNTZ)合金,由于具有非常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外科植入物用新型TAMZ合金的生物学性能(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医用钛合金是当前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重要领域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同第四军医大学合作 ,依据我国临床上使用的金属材料现状和医用钛合金存在的问题 ,以外科植入物为目标 ,设计并研制出了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新型医用钛合金 TAMZ(Ti- 2 .5Al- 2 .5 Mo- 2 .5 Zr) ,与目前通用的医用 Ti-6 Al- 4V合金相比 ,新合金在生物相容性、综合力学性能、工艺成型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是比较理想的生物医用钛合金。TAMZ合金主要用于人体内硬组织的修复和替换 ,该合金已于 2 0 0 0年 7月通过陕西省组织的技术鉴定 ,同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 相似文献
5.
6.
7.
8.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制备Ti-13Nb-13Zr(TNZ)生物医用合金,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烧结温度对合金在Hank’s人工模拟体液中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纯Ti(TA1)和Ti-6Al-4V(TC4)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TA1和TC4合金相比,SPS制备的TNZ合金具有较高的自然腐蚀电位Ecorr、较低的极化电流密度icorr以及较高的线性极化电阻Rp,并随烧结温度升高,耐腐蚀性能逐渐增强。该合金在模拟人工体液中耐腐蚀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是合金表面形成稳定、均匀且保护性更强的复合氧化物钝化膜,钝化膜由Ti O2,Nb2O5和Zr O2组成;随烧结温度升高,合金获得较高的致密度和近β型单相组织,耐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通过熔炼、锻造和轧制工艺制备出不同规格的外科植入物用的Ti-6A1-7Nb合金板、棒、丝材,表征了不同规格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Ti-6A1—7Nb合金材料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和骨植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板、棒、丝材组织与性能均满足GB23102-2008、GB/T13810-2007和ASTMF1295标准要求;Ti-6A1—7Nb合金材料不含毒性组元,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比Ti-6A1-4V合金更理想的外科植入物材料;多种形式植入件的近百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镁合金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很多优势,但传统多晶镁合金腐蚀速率过快的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与多晶镁合金相比,非晶态镁合金因具有独特的无定形结构,使其耐腐蚀能力比多晶镁合金的要好.采用铜辊甩带法制备得到了新型Mg70-xZn30Cex(x=2,4,6和8)非晶镁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14.
以经过两相区轧制得到的25 mm厚Ti-5111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板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发现,800℃热处理后的组织为等轴组织,950℃热处理后的组织为双态组织,1 000℃热处理后为魏氏体组织。950℃热处理后板材综合性能最好,其Rm=870 MPa,Rp0.2=775 MPa,A=14%,AKV=81 J。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Ti-5111合金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并分析了影响材料韧性的因素,发现Ti-5111合金板材的冲击韧性与组织类型有关,双态组织的冲击韧性最好,魏氏体组织的次之,等轴组织最差。板材焊缝的力学性能与母材相当,表现出优异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TaW合金弹簧的研究、生产和使用考核,观察到钨对TaW合金弹簧的弹性有突出贡献,但给制造工艺带来许多困难,尤其是在干氯介质中降低了TaW合金弹簧的抗腐蚀性能,从而导致产品提前失效。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充放电测试,线性极化和电位阶跃等方法研究了在750,850,950℃3个不同温度下进行固相烧结对TiNi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TiNi合金最大放电容量由179.0 mAh.g-1增加到188.1和211.3 mAh.g-1。虽然温度的升高并没有提高合金的交换电流密度,但却大大增强了氢在合金中的扩散速率,扩散系数D从750℃的2.49×10-10cm2.s-1增加到850℃的2.61×10-10cm2.s-1和950℃的3.48×10-10cm2.s-1,从而显著的改善了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950℃烧结后的合金在1500 mA.g-1的放电电流下仍然可以放出84.6 mAh.g-1的电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制备Ag-Ni-Sc系列合金。采用浸泡腐蚀、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系列合金在0.1 mol/L的Na2S溶液和H2S气氛中的腐蚀行为,采用SEM、EDS、OM及硬度测试研究了Sc含量对Ag-Ni合金的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组分、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Sc元素可以降低合金的腐蚀电流,提高合金的抗硫化性能,细化合金晶粒,提升合金的硬度。过量的Sc会导致合金组织中出现过多金属间化合物、晶界偏析,从而使得合金硬度和抗硫化性能变差。综合考虑,Sc元素在Ag-Ni合金中的最优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Ti-5Ta-30Nb-7Zr合金医用多孔材料。对该多孔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观察了样品表面对细胞生长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能够灵活地控制孔的结构和尺寸,使多孔材料力学性能与人骨力学性能更好地匹配;成形的Ti-5Ta-30Nb-7Zr合金多孔材料主要由β相和均匀分布的颗粒状α相组成,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存在一个较长的应力平台,对外来冲击可起缓冲作用,更适于用做人体承载部件;粗糙的孔壁结构为细胞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细胞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9.
快淬 TiZrVMnNi 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熔体旋转和常规铸态Ti0 .8Zr0 .2 Mn0 .5V0 .5Ni1.0 贮氢合金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快淬态与铸态合金的活化性能都很好 ,经过 1~ 3次充放电循环 ,就可达到最大放电容量。快淬工艺明显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 ,并且淬速与放电容量之间在一定情况下出现峰值。快淬工艺同时改善合金的放电电压特性 ,使合金的放电平台更平 ,平台电压更高。但是快淬钛基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能和铸态合金一样差 ,放电容量在 10次内急剧衰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的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对V_3TiNi_(0.56)Ce_(0.2)电动汽车用新型钒基电池合金试样进行了压力铸造成型试验,并进行了吸放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的增加,试样的最大吸氢量先增大后减小,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吸放氢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变化趋势均为先提升再下降。与300 r/min球磨转速相比,500 r/min球磨转速下试样的最大吸氢量增大了18.72%,腐蚀电位正移了72 mV。与0.5 h球磨时间相比,2 h球磨时间使试样的最大吸氢量增大了25.52%,腐蚀电位正移了80 mV。V_3TiNi_(0.56)Ce_(0.2)电动汽车用新型钒基电池合金的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分别优选为500 r/min和2 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