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城市信息化应该建立新标准。出身,决定了城市信息化发展模式。北京是政治、文化“世家”;上海有传统的经济、国际化优势;而成都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于前二者较弱的西南重镇。城市信息化,如果不强调城市“出身”的不同,就有失公允。禀性,影响着城市信息化的路径。北京的稳健、严谨,上海的灿烂、激情,成都的怡性、柔和。“性格决定命运”,城市信息化,如果不强调禀性的不同,就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规划差异指的是一个城市在根据城市定位.优势、发展前景等情况规划自己的信息化发展策略时,所考虑问题中的差异性。成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省会城市,它在面对信息化这个庞大工程时。最先考虑的是应用问题。上海由于经济上多年的积累,加上它一直强调的国际化理念,使其已经把自己的眼光瞄向了全球,因此,它的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国际化特色。北京是全国各大部委的聚集地,加强与部委的合作是北京信息化建设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恰恰是这一点,使北京的信息化建设仍然难免存在着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就是要“惠民、便民、强政、兴企”。借助举办世博会主题论坛的机遇,宁波正在书写中国城市信息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落成,以及即将到来的2010年世博会都给了上海一个转型的契机,而转型背后的推手就是信息化,世博会的信息化则是一针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上海移动杯“数字城市——世纪新上海”彩信DIY大赛成功举办,6月27日在富豪环亚东亚酒店举行颁奖典礼,同时《电脑技术——Hello-IT》杂志举行了首发仪式。 此次大赛以促进上海城市信息化发展,推动数字化城市建设为宗旨,在上海信息化办公室的指导下,由《现代信息技术》杂志社、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技术中心主办。大赛以“数字城市——世纪新上海”为设计主题,在活动期间广大市民踊跃参赛,把自己对于上海的理解与情感,通过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2002,(23):F001-F001
本刊讯中国入世以来的第一个国际性会议,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将于2002年6月12日至14日在中国上海召开,论坛主题是“消除数字鸿沟——电子政府和城市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世博催化剂     
黄浩 《中国信息化》2009,(20):38-42
世博会开始的时候,正是上海季风盛行的季节。不过这种季风往往被城市的建筑群所遮挡,很难延伸到城市的内部。现在,上海市世博局正在进行一场“引风运动”一在世博会整个园区浦江两岸大规模进行风模拟实验,希望通过优化建筑与街道的布局,形成城市风廊。让城市季风尽可能进入到城市内部,每家的窗户能得到最好的风——“穿堂风”。  相似文献   

8.
刘爱华  林晓蓝 《A&S》2007,(7):74-81
早在国家“十五”建设期间,科技部就提出了要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济南,青岛,杭州,中山10个城市进行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建设。虽然这些城市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上走在了国内很多城市前面,但目前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城市交能压力仍很大,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长,以及未来一些国际性会议在中国的举办,“十一五”期间,中国将真正下大力来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郁英霞 《计算机》2001,(47):15-15
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尚未正式示人,各项主题研讨会已经缓缓揭开面纱。由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题为“企业信息化与信息化管理”的研讨会,于11月15日拉开了工博会系列活动的第一幕。  相似文献   

10.
储铃 《A&S》2008,(1):42-4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其中,占地5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也被称为当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工地。据了解,截至世博会开幕前。这里将先后开工建设300多个工程项目,将有上百个工地同时开工。如何组织协调好各个施工队伍。按照工程节点项目,成为园区建设最大的挑战。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定富认为,面对庞大的世博会园区工地,大规模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有序管理,是传统工程项目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创新,也为其它大型工程项目提供借鉴。根据上海世博局的要求,上海电信正在积极建设世博园区建设工地的“全球眼”视频监控工程。通过“全球眼”平台,可以将位于浦东世博工地的实时图像尽收眼底。参观者可以通过现场布置的大型显示屏,观看世博工地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的情况。例如行进中的车辆,大型挖掘机、举重机等一目了然。除了现场观看,参观者还可以按动鼠标,自己随意转动设在现场的“全球眼”镜头.放大或缩小画面,宛如在世博园区工地漫游…一届时,“全球眼”将为进一步加强园区工地的监控以及世博会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并为世博  相似文献   

11.
李海 《信息网络》2010,(5):31-34
由于智能视频监控、传感器技术、“三网”融合、高清晰多媒体与可视技术、TD—SCDMA及LTE实验网等通信新技术在上海世博会的默默“奉献”,本届世博会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城市信息化领域演绎的淋漓尽致,也将注定因为其智能、“永不落幕”、精彩而被永久的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以这些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智能的客流引导系统,高速率、高安全性、高智能、高互动性的信息服务,智能的RPID门票,无不为世博会的参与者勾勒出了未来“无处不信息”的生活新蓝图。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信息化下一步将向何处去?如何面对来自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压力?热议声中,“北京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继续深化推进“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三大应用计划,全面提速“数字北京”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俗一点说,“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远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事例并充分利用。科技部官员认为,“数字城市”符合中国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经济生活现状,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不少中国城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具特色,比如北京设计了“数字北京”,并以中关村为试点大步推进,上海率先於全国提出“信息港”概念,并在逐步明确和细化外延与内涵。  相似文献   

14.
《首都信息化》2004,(8):41-41
当前.党和国家把“信息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北京铁通要成为首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年.北京市确定了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北京铁通将围绕北京市信息化建设10项重点.围绕打造“数字北京”、“数字奥运”目标,进一步强化基础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的规模.优化网络结构配置.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2001,(21):F001-F001
第二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于2001年5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上海举行。主要讨论“消除数字鸿沟;城市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并以此展开议程。第二届论坛将就如何发展和有效利用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知识经济.以及政府系统。包括管理、立法和必要的机构框架等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2002,(23):22-22
2002年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加快落实年。上海将以更“务实”的姿态,全面加快上海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起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信息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创造的理念作为先导。在建设过程中,上海市的城市信息化将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坚持高起点地搞好规划和建设;坚持政府推进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建设,支持、鼓励海外投资者和科技力量参与上海信息港建设,并力求在集成电路芯片及网络安全技术开发等关键领域形成自主创新产业。具体而言,2002年,上海信息化工作将重点加强10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 徐晨)在面临信息经济浪潮和市场全球化的挑战的今天,如何建立自己新的e化平台,加快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进程已成为各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2001月2月28日,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E路畅通──企业E化助力工程”上海工业企业信息化研讨会在沪举行。 上海一向十分关注本地区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上网工程。2000年底,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做出了“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工业化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的战略部署。 具体主攻方向为用信息系统集成和技术改造提…  相似文献   

18.
《软件》2009,(3):11-11
近日,西门子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上海签署了一份框架合同,旨在就“中国馆项目”建立双赢合作伙伴关系。西门子将为中国馆提供一流的、全面整合的节能解决方案,力争将中国馆建设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同时,此次合作也再次凸现了西门子作为上海2010年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致力于帮助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坚实承诺。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信息化》2009,(21):10-10
“WiMAX和WiMAX类型的设备,在中国的无线城市,包括了视频性质的一些业务。如视频监控、城市信息化等等,还是有相当的用处。” --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2009全球WiMAX高峰会议上,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陈如明表示。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上海、成都呈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占据了各自区域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而且,这三个城市近几年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为当地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城市的发达引来了人才,而人才恰恰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