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以甲醇钠为催化剂,精制棕榈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过程.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得到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甲醇钠的质量分数为0.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收率达到96%.该工艺设备简单,工艺成熟,适于中小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在甲醇与棕榈油的摩尔比为6∶1和催化剂KOH用量为棕榈油质量1.0%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下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采用Origin软件拟合曲线方程,建立棕榈油酯交换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反应遵循1.40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二者符合Arrhenius方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27.23 kJ/mol,频率因子为1.4×103。文中研究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将对扩大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燕  雷云周 《应用化工》2015,(2):318-320
用氢氧化钾作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对棕榈油和甲醇制备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催化剂用量0.6%,醇油摩尔比6∶1,反应时间2.0 h。此时,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7.82%。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2):318-320
用氢氧化钾作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对棕榈油和甲醇制备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催化剂用量0.6%,醇油摩尔比6∶1,反应时间2.0 h。此时,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7.82%。  相似文献   

5.
对利用废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预酯化-酯交换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用量为80 mL、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1 g、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酯交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用量为60 mL、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1 g、反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可使50 mL废食用油的酸值由40.27 mg KOH/g降到1.52 mg KOH/g,粗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3.71%。  相似文献   

6.
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生物柴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生物柴油的应用可以减少人类对矿物燃料的依赖,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试验分别利用精制大豆油和煎炸废油成功制得基本符合国外现有质量标准的的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7.
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棉籽油为原料,在催化剂(KOH)的作用下,通过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适宜反应条件: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用量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柴油收率为96.3%,其质量指标密度、牯度、甲酯和硫含量等符合国外标准.  相似文献   

8.
朱丽苹  吕志凤  战风涛  盖玉娟 《应用化工》2007,36(10):1014-1016
采用硫酸作催化剂,利用高酸值油脂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为了提高收率,采用了两次酯交换反应;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与油的摩尔比为1∶10,催化剂用量0.5%,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150℃,压力0.4~0.6 MPa时,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9.
炭基固体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基固体酸是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当以高酸值废油脂为反应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时,炭基固体酸可同时催化脂肪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和甘油三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对炭基固体酸的制备、结构及其分别在酯化反应或酯化与酯交换协同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炭基固体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陈华 《广东化工》2010,37(10):64-65
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既可以实现地沟油的资源化利用,又可以大大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综述了以地沟油为原料,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理及工艺,并对各种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李波  马蓉  张朝晖 《广东化工》2012,39(15):14+19-14,19
我国棉籽油原料充足,由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综述了酯交换反应中的酸、碱、酶、超临界法在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中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生物柴油的制备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菜籽油在NaOH作用下与甲醇经转酯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最适宜工艺条件:摩尔比6: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h、催化剂用量1%。考察了工业甲醇、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脂肪酶催化反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内标法分析产品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研究了生物柴油与O#柴油的调和油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生物柴油其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与O#柴油调和后低温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宋菊玲  樊友 《广州化工》2010,38(8):182-183,194
研究了利用废豆油和甲醇作为原料,在催化剂甲醇钠的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和丙三醇(甘油),根据正交实验结果,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摩尔比7∶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90min、催化剂用量0.8%。在此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3.71%;精馏后的甘油纯度较高,达到9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精炼元宝枫油为原料、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通过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应用正交实验法找出精炼元宝枫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用量1.0%,反应时间80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原料油转化率可达98.14%。放大实验所得的生物柴油主要质量指标已达到国家0#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夏德洋 《广州化工》2009,37(9):141-142,151
通过利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对酸值较高的乌桕油进行预酯化。预酯化后的乌桕油与甲醇在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微波仪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来研究酯交换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酯交换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min,催化剂KOH的用量为1.0%(油重),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为98.87%。  相似文献   

16.
乙醇与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坡  汪向阳 《安徽化工》2011,37(2):39-42,47
以餐饮废油和乙醇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采用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考查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餐饮废油与乙醇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1.25%,反应温度78℃,反应时间1.5h。在此反应条件下,餐饮废油转化率达65.12%;在此基础上引入四氢呋喃作助溶剂,转化率可提高至86%~90%。  相似文献   

17.
棉籽油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燃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是通过用棉籽油为原料,KOH做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对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的量等的研究得出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60℃、醇油摩尔比6∶1、KOH浓度为1.0%,转化率可达97.8%.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燃烧棉籽油制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BSO3HMIM]HSO4,以麻疯树果油为原料,考察了离子液体[BSO3HMIM]HSO4催化下,甲醇和麻疯树果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性能。结果表明,当醇油摩尔比为12,离子液体[BSO3HMIM]HSO4用量为6%,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120℃时,生物柴油收率可达93.4%,且离子液体[BSO3HMIM]HSO4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能力,重复使用6次后,生物柴油的收率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餐饮废油( WCO)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反应原理,比较了利用WCO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各种方法,主要有均相转化法(包括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酸碱两步催化法)、非均相转化法(包括固体碱催化法、固体酸催化法)、酶催化法、超临界转化法等,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Brфnsted酸离子液体催化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磺酸类Br?nsted酸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催化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 以地沟油为原料,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2%,在140℃下反应5 h,产物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达到86.8%. 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重复使用9次后其活性无明显变化. 该催化剂对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