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腐植酸》2016,(5):63-66
正2016年8月15~19日,第15届国际泥炭大会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古晋市举行。会议由马来西亚泥炭学会主办。参加会议人数1200多人,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也是与会人数最多的国际泥炭产业盛事。马来西亚政府部长、沙捞越州州长、主管政府机构负责人先后出席了大会开幕式、闭幕式和大会晚宴,整个大会举办的庄重热烈、丰富多彩、专业学术、兼收并蓄。会议提交论文890多篇,大会报告96篇,墙报交流210篇。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腐协")曾宪成理事长,中腐协泥炭工业分会孟宪民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周霞萍教授、王丽娜博士,四月(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叙述了近l0年来世界泥炭物理学、化学及其生物学研究的创新性成果,介绍了国际泥炭学会提出的泥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方向,最后作者对我国泥炭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解淑贞 《腐植酸》1989,(2):62-67
1.泥炭和泥炭基质按着泥炭的组成和特性,它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有机物。其成分中有初生结构,非结晶形物质和次生结构。初生结构是泥炭加工和植物粉碎而生成的植物颗粒。泥炭的非结晶物是植物残体分解的产物,而腐植酸则已是次生结构,它是泥炭进一步分解而形成的物质。泥炭营养基质是混合体,它由原发上层泥炭添加石灰材料和无机肥料所组成。而无机肥料在泥炭中呈干盐类状态施入,在混合过程中使泥炭的化学特性发生变化,一般在  相似文献   

4.
王忠强 《腐植酸》2003,(3):38-39
现代园艺产业需要质量稳定的栽培基质,而栽培基质的粒度、腐殖化程度、孔隙度和杂草状况等特性是保证基质质量的关键因素。泥炭因其特殊的性能,将继续成为园艺基质最重要材料之一。而泥炭地的管理、开采、调查和分类方法是保证为用户提供品质可靠泥炭的重要的技术手段。Bord na Hona公司开发多种泥炭产品并实现了商业化应用,在处理不同类泥炭方面积累丰富实践经验,为泥炭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邵长生  沈钟 《化学世界》1989,30(10):472-475
本文研究了泥炭对亚甲兰和酚的水溶液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泥炭对亚甲兰的饱和吸附量是活性炭的4倍,且pH值能强烈影响泥炭对亚甲兰的吸附能力。其吸附机理在本文中也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国外泥炭及其腐植酸资源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科学研究项目的需要,近年来对马来西亚热带木本泥炭,前苏联各种泥炭、加拿大藓类泥炭及日本北海道泥炭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特别是与白俄罗斯四年的泥炭国际合作项目顺利的完成,收集了许多宝贵的科技信息。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接待了14名  相似文献   

7.
泥炭甲烷转化存在甲烷产量低的问题,为促进泥炭生物甲烷转化,探索酸、碱预处理对泥炭产甲烷的影响,先对草本泥炭进行酸、碱预处理,然后进行生物甲烷发酵,解析酸、碱预处理对泥炭甲烷发酵日产气量、总产气量、腐植酸、乙酸、葡萄糖、pH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预处理泥炭组第5天日产气量最高达8.71 mL/g(以泥炭的挥发性固体含量计,下同),比酸预处理泥炭对照组增加193.27%,碱预处理泥炭组第5天日产气量最高达3.67 mL/g,比碱预处理泥炭对照组峰值增加83.5%;酸预处理泥炭组总产气量达41.95 mL/g,比酸预处理泥炭对照组提高90.68%,碱预处理泥炭组总产气量为44.27 mL/g,比碱预处理泥炭对照组提高61.28%;酸、碱预处理均有利于促进泥炭甲烷发酵,其中碱预处理对泥炭产生物甲烷促进效果更显著,能显著提高泥炭生物甲烷产量。  相似文献   

8.
硝化和磺化改性泥炭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应桂  周勇 《化工时刊》2005,19(12):16-18
泥炭经硝化和磺化处理后对重金属离子Pb^2+、Zn^2+的单组分溶液进行了吸附实验,讨论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硝化泥炭、磺化泥炭对Pb^2+、Zn^2+重金属离子有好的吸附,以磺化泥炭效果较好,其吸附规律基本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泥炭与牛粪按比例配合后在室温下进行微生物气化的试验情况,并对微生物气化泥炭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巢湖泥炭中腐植酸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玲 《腐植酸》1998,(4):24-25,38
对泥炭资源进行初步评价,从中提取有用的腐植酸产品,在提取过程中,探寻合适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力求找出可用于提取腐酸物质的泥炭原料与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泥炭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十分重视。在泥炭形成、类型、分布规律和工农业上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系统的工作。早在十六世纪以前,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对泥炭进行了考察研究。以后苏联、加拿大、瑞典、美国、芬兰,捷克、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已将泥炭列为国家矿产资源,进行普查与勘探。并有专门的泥炭管理机构与教学、科研机构。如加拿大由能源矿业和资源部负责领导全国泥炭资源的生产与应用;还有地质工程协会泥炭分会的学术组织。苏联有泥炭工业学院、泥炭工业科学研究院,各加盟共和国都有分院和研  相似文献   

12.
谢大伟 《腐植酸》1993,(3):34-39
泥炭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工业、农业、医药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为了开发利用我省的泥炭资源,对全省泥炭的形成、分布及利用途径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合理利用泥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一、泥炭分布概况全省泥炭分布可划分为三个丰富区和一  相似文献   

13.
国外泥炭藓种植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建勇  孟宪民 《腐植酸》2006,(5):6-8,17
泥炭藓作为一种优良的栽培基质原材料,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前景广阔,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开采泥炭藓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欧洲和北美相继开展了在泥炭开采迹地种植泥炭藓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泥炭开采迹地种植泥炭藓,既可以恢复泥炭地、增加对大气碳的固定,又能够满足市场对栽培基质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环境价值和经济技术可行性。本文介绍了欧洲的德国、丹麦和北美的加拿大泥炭藓种植的方法和近期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泥炭地恢复重建和泥炭藓种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泥炭资源的肥料利用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清和 《腐植酸》1999,(1):13-13,38
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储量占世界第12位,相对集中分布于西南若尔盖高原、云贵高原、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兴安岭、长白山和三江平原等地区。我国高腐植酸泥炭亦分布于上述区内。 我国泥炭资源一般是有机质含量不高,中强分解度,纤维含量少、发热量低、偏酸性,并富氮而贫磷、钾,这就决定了其基本利用方  相似文献   

15.
泥炭固定床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省泥炭储量大,由于水分离,挥发分高,发热值低,一直未大规模开发利用,泥炭气化是泥炭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介绍了泥炭固定床气化的试验系统及试验结果,探讨了泥炭气化的可行性,为泥炭气化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第33届国际SAMPE学术报告及展览会于1988年3月7~10日在美国California召开,参加大会有15个国家和地区942名代表,共收论文175篇。大会除学术报告外还设有规模庞大的实物展览厅,我国有8人(其中台湾省4人)参加本届会议。 Carbon'88国际炭会议于1988年9月18—23日在英国Newcastie举行,计有23个国家417人参加。大会共收到论文231篇。我国有10人参加了本届会议,发表论文六篇,其中四篇在分会上进行了宣读。第九届波兰石墨会议于1988年9月25—28日在波兰Zakopane城举行,应邀参加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17.
泥炭—土壤改良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奇 《腐植酸》1991,(3):56-62
一、泥炭(Peat) 泥炭是植物残体堆积经不完全的分解,其堆积场地形成泥炭地。土壤学:“在沼泽地,植物遗体沉积于低湿地带,用肉眼识别,泥炭呈黄褐色和赤褐色。”一般泥炭在湖沼地带发育形成,是植物遗体堆积在嫌气性条件下不完全的缓慢分解,年复一年,形成累积的泥炭层。温暖干燥地带有机物分解,泥炭腐植化成为黑泥;而寒冷湿润地带  相似文献   

18.
对桦川水洗泥炭进行了乙醇、水、碱降解研究。在120~180℃实验条件下,探索了醇水比、加碱量、温度、时间对泥炭降解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出在醇水比值近于1时,棕黄腐酸产率较高的结论。并在250℃下醇水比例相当时降解泥炭,发现与140~180℃下降解泥炭所得产物产率相差不大。证明在较低温度下,用该方法降解泥炭比较合适。140℃下用60ml乙醇、40ml水、2gNaOH 降解20g水洗泥炭3h,得到了酸性醇水可溶物A(主要含棕黄腐酸)。对A样品进行红外和色谱分析。对泥炭在170℃下水解3h所得黄腐酸(B)进行了酯化样的GC-ms 分析。结果证明醇水碱降解泥炭和水解泥炭可得到类似的物质。A、B代表的棕黄和黄腐酸中都含有有价值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
徐世晓  徐世 《腐植酸》1999,(4):33-35,4
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对桦川泥炭化学利用研究开始至今,已40多年。经国内外各方人员的努力,桦川泥炭产品的开发已形成泥炭产品树,且于1999年初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其初加工产品熊猫牌中国泥炭也已走出国门。在黑龙江施必得化工有限公司即将建设的1000吨/年泥炭黄腐植酸植物生长调节剂项目实现了泥炭综合利用。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泥炭工业的发展开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20.
MacC.  P 郑平 《腐植酸》1993,(2):45-52
原生泥炭由于其组成中的腐植酸中的羟基而具有相当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将原生泥炭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在工业上投资的努力却受到下列因素的打击:(1)原生泥炭对水流的不透性;(2)有机质有从原生泥炭溶出的倾向;和(3)泥炭在pH大约5以上的不稳定性。在高温下用浓的硫酸或磷酸处理泥炭产生一种颗粒状透水的材料。它在pH8—10以下不被浸溶,而且阳离子交换容量比原生泥炭大,这种化学改性的泥炭有效地从水中移除金属离子、阳离子型和盐基性农药。其从受放射污染的水中除去超铀元素时,可与沸石和活性炭媲美。泥炭也已被化学改性生产阳离子交换剂。干燥后的泥炭和化学处理过的泥炭还是从水中移除油滴的凝聚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