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得到新的天然抗氧化剂,采用DPPH法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法对11株来源于牛乳的酵母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包括他们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发现Pichia fermentans BY5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分析不同条件下P.fermentans BY5细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培养基的起始pH值、培养时间、培养基种类对酵母菌的抗氧化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抗氧化活性与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P0.01).将酵母BY5在pH6的麦芽培养基中培养2d后清除DPPH活性可达60%;在pH6的YPD培养基中培养4d后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达到74%.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印染废水的水解酸化-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需要对水解酸化段污泥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菌属鉴定.本文对两种印染废水进水时的水解酸化段污泥进行菌属的鉴定,在蒽醌染料废水进水时,有两株菌株为链球菌属,其余3株分别为奈瑟氏球菌属、杆状菌属、假单胞菌属;在偶氮染料废水进水时,有两株为假单胞菌属,其余4株分别为甲基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诺卡氏菌属.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开菲尔(Kefir)新型发酵剂,发掘一株产气适中、耐受性高、使发酵乳具有沙口感且风味独特的酵母菌,利用YPD培养基从甜瓜曲中分离纯化出4株产香酵母菌,分别编号为TN1、N2、Z2、HX。通过耐酸、耐酒精及耐高温试验对4株酵母菌进行初筛、复筛,使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色谱(SPME-GC-MS)对其中两株发酵乳香气物质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最终得到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4株酵母菌中TN1、N2耐受性高,生长迅速,发酵性能较佳;TN1发酵牛奶产生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多,典型味物质的含量适中,产生的香气更佳,更适合后续Kefir酸乳的开发;结合TN1菌株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该菌株与NRRL Y-12632菌株同源性为100%,将TN1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研究结果为开发Kefir发酵乳发酵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活性橙脱色菌株S-3,经16S rRNA基因测序初步鉴定为Lactococcus garvieae,同时,研究了该菌株对活性橙的优化脱色条件.结果表明,菌株脱色的培养基优化配方为:葡萄糖20.00g/L、酵母提取物0.50g/L、NaCl 0.10g/L、KH2PO42.00g/L、K2HPO42...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测定酵母菌发酵上清液中残存的氨氮含量的方法,从假丝酵母(Candid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和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4个属共56株耐高温酵母菌中筛选得到6株氨氮同化率为70%以上的酵母菌株,其中酿酒酵母1株,假丝酵母属5株;通过进一步复筛,获得1株氨氮同化率高达81.1%的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SG607。不同属的酵母菌以及同种酵母菌不同菌株之间对氨氮的同化率均有明显差异。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碳/氮比为15:1,发酵时间为24h时,产朊假丝酵母对氨氮的同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60株乳酸菌,在排除有机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从中筛选出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P-319,经常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对其抑菌谱的测定表明,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但对霉菌和酵母菌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产细菌素的发酵过程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0 ℃培养24 h时,抑菌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将鸭蛋蛋清水解得到蛋清肽,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鸭蛋蛋清的水解方式有木瓜蛋白酶单酶水解和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分步水解,将所得水解物冷冻干燥后配成一定浓度溶液,测定其抗氧化性;同时对比将所得水解物进行脱盐处理再冷冻干燥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鸭蛋蛋清进行分步水解,且水解物不进行脱盐处理得到的水解物抗氧化活性最强,浓度为5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24.16%,且表现出了一定的还原力,蛋清肽的抗氧化溶性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UHT乳作为一种经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灌装生产的长货架期液态乳,具有品质优良,饮用方便等优点.但是在贮藏过程中,UHT乳经常会因残留酶或微生物作用而产生蛋白质凝块、沉淀或脂肪上浮等缺陷,从而影响UHT乳的品质.本研究通过UHT中试生产线无菌灌装制备PET瓶装UHT乳,将其分别置于7,25,37℃下保温观察,定期测定色泽、酪蛋白胶体粒径、蛋白质水解度及理化指标等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UHT乳发生的主要反应为蛋白质水解、脂质氧化和美拉德反应,UHT乳的pH值、游离钙离子含量和酪蛋白胶体粒径呈下降趋势,b*值、蛋白水解度、脂质氧化程度呈上升趋势.120 d保温试验结束后,除37℃贮藏下的UHT乳色泽从第90 d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外,各UHT乳样品并未产生明显的脂肪上浮和蛋白沉淀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玉米芯中筛选到1株高效转化D-木糖为木糖醇的酵母菌株e。经形态学鉴定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菌株e鉴定为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丝孢酵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设计研究了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工艺,结果表明:酵母菌株e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工艺参数为:碳源质量浓度为40g/l,氮源质量浓度为6g/l,起始pH为7,接种量为6%。  相似文献   

10.
菜籽蛋白酶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菜籽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低温高碱碱性蛋白酶水解菜籽蛋白,然后将水解产物冷冻干燥后按一定比例加入猪油中,采用烘箱法和Rancimat法研究了菜籽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从鲜牛奶、西红柿和酸菜3种不同来源中分离得到52株乳酸菌,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32株菌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乳酸菌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力为3.19%~25.24%,羟自由基清除范围为11.00%~83.58%,脂质过氧化物的抑制能力在0.39%~53.70%。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指纹技术对32株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来源的乳酸菌其亲缘关系相近,相似系数在40%以上。本研究表明该3种食物可以提供较好的乳酸菌资源,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有望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利用乳酸菌对乳清蛋白进行发酵,检测发酵物的抗氧化能力。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测得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6.95%,经5kDa超滤后,分级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至79%。经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可知,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清肽相对分子量小于2kDa。对发酵产物的氨基酸分析发现,与抗氧化活性关系密切的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占总含量的70.17%,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其营养成分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适宜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13.
研究混合乳酸菌发酵豆浆制得酸凝豆腐.研究了豆浆浓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食用胶对制备酸凝豆腐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制备酸凝豆腐的最佳条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接种量(菌种CYY-122与SVV-21的比例为1:2)为豆浆体积的4.0%,卡拉胶的添加量为1.4%,培养时间为5h,培养温度为39℃.在该条件下酸凝豆腐的凝胶强度为25.6g/cm^2,持水率为69.82%,水分含量为84.34%,蛋白质含量为6.67%,呈白色、乳白色,有豆香味,无异味,块形完整,软硬适中,有弹性,均符合GB/T22106-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探究复合酶法提取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传统酸热提取法下得到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纤维素酶∶果胶酶(2∶1)时,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45 min、pH=4、酶浓度为0.5%,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可达3 796.23 μg/g,与传统酸热提取法相比提取率得到显著提高。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复合酶法提取得到的类胡萝卜素的总抗氧化能力为4.151 U/mg,酸热提取法下得到的类胡萝卜素总抗氧化能力为4.096 U/mg。即2种提取方法下获得的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作者自行选育的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301、302、102菌株的选育程序、主要生物学特性;酸菌奶粉的生产工艺流程;成品质量标准及其有关因素;对该乳酸菌奶粉同国内其他乳酸菌食品进行了比较,证明其在保健、运输、贮存和饮用方便等方面均优于其它乳酸菌食品。  相似文献   

16.
食醋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食醋多酚、黄酮类化合物、蛋白黑素和川穹嗪等抗氧化活性成分,综述了食醋在体外试验抗氧化活性(对·OH的清除活性、对02-·的清除活性、对DPPH·的清除活性、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油酸的抗氧化作用)和体内试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续研究中关于食醋抗氧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有机溶剂作为提取介质,获得山苍子油,采用DPPH法比较不同提取介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并对抗氧化性差异较大两款山苍子油(甲醇、戊烷浸提)进行GC—MS组分分析,以1,4-二溴苯为对照品,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在此基础上,探讨山苍子油有机组分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甲醇浸提获得的山苍子油具备最显著的抗氧化活性(IC50=3.72mg/mL),石油醚最弱(IC50=9.25mg/mL);GC—MS分析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提取介质得到的山苍子油,其脂肪酸和萜烯氧化物质量分数各占68.33%和6.80%,明显高于低极性的提取介质戊烷的45.57%和4.50%.  相似文献   

18.
用乳链球菌301、302和102菌株制备的酸牛奶或乳酸菌奶粉经胃投服或饲喂三个不同品系小鼠(ICR、DBA/2J、C_(57)TBL/6J),在实验的不同阶段以游泳试验测定小鼠增重和耐力(抗疲劳)。实验结果证明,这些菌株及其组合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增重无明显影响;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游泳时间,经生物统计法后,P<0.05或 P<0.01,证明了试验组小鼠的耐力明显或非常明显地强于对照组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