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安宁盆地石油地质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安宁盆地面积不大,构造运动较为稳定,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有利的油气成藏背景,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值得进行探索性地研究,以对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松辽盆地肇源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和岩性油藏2种类型,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4种因素:地层超压——油气运移的原动力;断层和渗透性砂体——油气运移通道;河道砂体——油气聚集的载体;有效圈闭——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以上认识明确了研究区下步勘探方向,并已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B区块以扶余油层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表明该区断裂十分发育且均匀分布,断裂组合方式多样,断裂平面条带性明显,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及遮挡条件,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油水分布主要受构造和断层所控制,纵向上主要为上油下水;油气成藏受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运移和圈闭等条件约束,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运移等优势条件为油气成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构造区在地质历史上经历多次强烈构造运动,区内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和多套生储盖组合,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多次的生排烃和多期成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通过综合分析狮子沟地区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以及运移等成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结合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建立了多烃源岩供给、两期成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厘清了本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储层、油源断层、喜山运动中晚期活动以及流体动力等。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通过成藏要素及其特征、成藏要素空间配置关系、油气成藏机理等多项研究,总结了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的3个主要要素,即成藏期古构造、烃源岩和储层。齐家地区长期受西北高、东南低古构造格局控制,物源主要为北部物源影响,青二三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东南部,且深部优于浅部;高台子油层储层北部相对较厚,而物性特征则浅部优于深部。油气成藏主要受3个要素成藏期空间配置:受先致密后成藏、压实及胶结等成岩作用影响,以及油源供给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油气主要分布于储层物性较好、多油源汇聚古凹陷周边斜坡带;同时,运移输导量越大、砂地比越低、盖层越发育,越有利于形成纯油区;另外,活动断裂可作为油气垂向输导运移的通道,开启断裂附近油柱高度高,油水界面上移,导致上部储层油水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邮凹陷许庄地区泰州组构造、沉积及烃源岩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了泰州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泰州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泰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分布范围,区域主干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区带,区域盖层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许庄地区泰州组油气有三种成藏模式:第一种是储层侧向运移、反向正断层封堵形成的成藏模式;第二种是控凹大断层垂向油源沟通、小型构造或岩性圈闭控制形成的成藏模式;第三种是储层侧向运移和断层垂向沟通组合控制油气疏导,在断块、鼻状构造圈闭区带形成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油气成藏背景及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构造、储层类型、盖层分布、烃源灶—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长期发育的斜坡带和古隆起控制油气的富集区;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控制油气藏的形成;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分布范围,储层物性控制油气富集丰度;区域盖层控制了油气富集的层位;复式输导体系控制油气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岩性油气藏勘探及潜山内幕深层为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乌夏地区断裂与不整合的发育特征、断裂与不整合对油藏的控制和成藏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认为乌夏地区目前滚动勘探主要目的层的油藏主控因素随深度不同而不同,不整合的输导是侏罗系以上层位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不整合,而深部断裂系统是三叠系及其以下层位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通过油藏主控作用分析,预测油气的富集层位,揭示油气的分布规律,有效地指导了该区的滚动勘探。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震、测井、钻井、分析化验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油气成藏条件。塔东地区有多口井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获得工业油气流,见到好的油气显示。储层有利沉积相带为滨岸、潮坪和三角洲相,整体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塔东地区柯坪塔格组发育3套盖层,塔塔埃尔塔格组红色泥岩段全区分布,为区域性盖层;柯坪塔格组中段泥岩和致密砂岩盖层为局部盖层。油源对比表明油气主要来自下奥陶统—寒武系烃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气成藏时间有2期,分别是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和喜山期油气充注。塔东地区多期次构造运动造成志留系成藏条件十分复杂,志留系成藏保存条件对油气改造影响很大,因此寻找储盖组合有利、保存条件好的圈闭是勘探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油气成藏年代学是一门以传统地质分析加上先进的实验室测试技术为一体的新兴、交叉的学科,是目前石油地质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确定油气成藏的时间不仅是准确认识油气藏,揭示其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更是进行圈闭优选和评价的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油气成藏年代学在国内外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方法从定性的、间接研究向半定量、定量的直接研究发展,研究精度从大致定期到精准定年过渡,研究对象从宏观向微观跨越.就目前主要的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两种重要制度,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当发生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球(棒)磨机筒体衬板螺栓孔漏料、螺栓易松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