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手工》2011,(12):60-61
两期"台湾工艺之旅"圆满结束。对于文化艺术,无论是走马观花还是深度阅读,各人经历不同感悟也会不一样。你心目中的台湾,是什么样子呢?8天的旅程,累,却幸福着。忘不了,太鲁阁天然大理石岩的鬼斧神工,忘不了,清晨日月潭散发的柔美光辉,忘不了,黄安福大师表演玻璃技艺洒下的滴滴汗珠,忘不了,粘碧华大师的艺术之家和她亲切的笑容,忘不了,汉声巷黄永松老师挥手作别时眼里的殷殷期盼,忘不了,台北世界设计展上将书法创意延伸的"妙法自然"忘不了,中华手工电台带给我们的欢声和笑语,忘不了……黄永松老师说,这一代人需要觉醒,但觉醒的方向不要错,要回到文化的母土。或许你已留意到,  相似文献   

2.
谢凯 《中华手工》2013,(11):88-89
一阵阵锯木声,一缕缕刨花香……其实,木工离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如今城市里出现大大小小的木工坊,你只需要做一个决定,就可以拿起工具当"木匠"。木工,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煌煌数千年木艺文化的古老词语,在当今大多数世人的日常用语中已渐行渐远。然而,在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甘自己的双手被键盘禁锢,不愿自己的生活被家庭和工作单位构织的"两点一线"所束缚,更为了实现儿时的木工梦,他们聚在一起,成立了  相似文献   

3.
父亲是木匠     
他把那些上了岁数的铁家伙拿出来慢慢磨,磨得闪闪发亮,很多年后依然如此。虽然父亲已经多年不曾拿起刨子墨绳,但地的确是个木匠。父亲是个很普通的木匠,相比那些大师来,实在太过普通,他只会做家具,乡下人家简单的家具。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因陈姓居多,顺口叫了陈家沟。父亲的师傅在老家名气挺大,倒不是因为会雕龙画凤,而是因为嵌得准、活计牢,又做了一辈子,大家尊称一声"天师傅"。为多一门活路,十一二岁的父亲拜在师傅门下说起来,也是跟木工有缘,看书半天记不住一个字的他,学起木工来,竟十分上手,劈、锯、刨、锉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2日到9日,由中国《陶艺科学与艺术》杂志,辽宁省陶瓷协会支持,大连兴达企业集团,大连牧成文化主办的,冶土求道"一窑薪火,两岸陶情"——首届中国·大连海峡两岸陶艺家柴烧交流创作营,在大连牧成窑拉开帷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享有国际盛誉的台湾旅美陶艺家刘峰雄教授、旅美著名陶瓷设计家王凡大师、台湾著名柴烧陶艺家廖国显大师、旅日青年陶艺家黎韵婷设计师;大连著名陶艺家张  相似文献   

5.
立马发财     
<正>为了迎接财运滚滚的马年,台湾瓦楞纸制作大师江裕斌也没有闲着。他制作的小马充满了喜感,那蹄举金元宝的姿态,意寓着"立马发财"。  相似文献   

6.
正若不是父亲当年的激烈阻拦,许庆海如今可能是一位哲学学者,甚至是一位哲学家,跟商人、匠人都难以沾边。不过即便人生轨迹不同,也不会撼动他玩主的本色——执着地玩、精细地玩、出彩地玩。只不过,这位玩主出现在似乎没什么可玩的木工机械领域,却又玩得那么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混球"匠人"你和我是一类人,都是‘混球’类型的。"当美国木工艺术家、木工工具品牌桥市(Bridge City)创始人John Economaki第一次见到许庆海时,说了这样一句让两人哈哈大笑,又耐人寻味的话。桥市的木工工具堪称工具届的奢侈品,哪怕只是小小的直角尺,都如同是可以在手上把玩的艺术珍品,处处流露着制作者的用心。而海威设计制造的木工机械有着异曲同工的精致与讲究。  相似文献   

7.
《陶瓷工程》2012,(1):73-73
2012年1月4日至10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冠伟国画作品展在台湾举行。台湾民意机构负责人王金平送花篮祝贺,台湾著名书画大师李奇茂、台北市中华书画艺术协会理事长王庆海、台湾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董事长陈玺安等台湾文教名人出席开幕式并观看画展。  相似文献   

8.
《中华手工》2011,(7):2+1
去台湾,你想过多少次了?还是在电视上看过台北故宫博物院?那里,藏着全世界最多的中华艺术瑰宝;还是在教科书上读到日月潭和阿里山?那里,据说倚着湖光山色的琉璃意境就能入眠。旅行,是一种生命分配的艺术!一趟难得的人生,应该分出8天,去台湾!去台北,去南投,去嘉义,去宜兰,去花莲,去新竹……走汉声巷,访博物馆,观著名艺术院校。去认识那里的工艺大师,聊一聊台湾手工艺的传统和现状;去感受那里的行业生态,看一看手工艺基地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塑料制造》2012,(9):68
塑料袋已经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亚洲的灾情尤其严重。比如,拥有2200万人口的台湾省每年要用掉200亿个塑料袋,相当于每人900多个。台湾"环保署"的陈永仁说"我们台湾有个绰号塑料王国。你可以在超市里要10个塑料袋,他们会免费给你。因为与食品相比,塑料袋的价格微不足道。"印度一位名叫马努?高普兰的绿色和平组织官员说"这太可怕了。塑料袋无处不在。我们有时会遭遇骤发洪水,因为全国的排污系统都被塑料袋堵住了,圣牛的胃里也塞满了塑料袋。"  相似文献   

10.
手工疗法     
卡夫卡说:"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在忙碌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停下循环反复、节奏单调的生活,坐下来,与自己的心相处。养养花、捏捏泥、折折纸、做做木工……毫无压力的时刻,将全部的专注放在你的双手之间。手工,不仅疗身,更疗心。  相似文献   

11.
微社区     
<正>我们在微博、微信做了提问"大家玩摄影那么久,哪一位摄影师对你影响最深?"186名读者参与了本期分享最多人谈到森山大道有12下面几个被提及较多的摄影大师你了解吗?安塞尔·亚当斯Chris Orwig布列松吴印咸Alec Soth还有一些身边的摄影师激励了荷赛奖获得者;出售镜头而促使水下摄影大师的诞生,他们又是谁?小伙伴们通过微博微信和我们做了分享…傅拥军两届荷赛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2.
正你心目中的茶博会是什么样子?来自台湾的8家顶级工艺品牌,在深圳会展中心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博会。台湾意匠工房以雕塑艺术为概念,创作了简洁风格的石制茶盘;采青窑在茶壶及茶杯中置入远红外线活力陶,让茶更加温润;清窑结合雕塑及化妆土,在茶席中创作竹子和动物雕塑……在这个雅致的茶博会上,呈现了台湾卓越的茶具设计理念和技法,传达出属于台湾的生活美学概念。茶具表现出喝茶人的美学理念,而衬托茶空间的家具则营造出完美空间。"43"竹椅是时尚品牌"Yii"的经典之作。它由43  相似文献   

13.
刘婷  马莎 《陶瓷研究》2014,(3):32-35
上海一场“陶情壶意”艺术展,把我们带入了林振龙的视觉空间、意识世界。台湾著名当代陶艺家林振龙,字二谷,1955年出生于南投农家。少年勤奋好学的林振龙,18岁高中毕业后进入台湾著名陶艺大师王修功主持的汉唐陶艺厂习陶。  相似文献   

14.
正"艺术需要学习,但这只是认识别人而已;‘修行'则是认识自己。如果只是停留于学习,做出来的东西跟别人一样,这是很糟糕的。"创作"太极"、"人间"等系列经典作品的台湾雕刻大师朱铭,在他创办的朱铭美术馆里,有这么一段创作心路历程的深刻分享。从艺匠到艺术家,从庙宇木雕学徒到国际艺术大师,朱铭悟出艺术即修行的大智慧:"将艺术的种子,种在心田。当种活了种子,便是艺术占据  相似文献   

15.
正做筷子吧!通常来说,中国人喜欢使用尖头直径为5毫米的筷子。而在日本,则更偏向于尖头直径为2mm的筷子。无论是中式筷子还是日式筷子,只要10分钟,筷子大师都能完成,哪怕是没有任何木工经验的老年人和孩子,也能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并且可重复使用的筷子。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的大师过多过满"的声音随着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的进行而再次响起。毋庸置疑,景德镇的大师确实越来越多。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例,1979年第一届王锡良一人入选;1987年第二届,秦锡林张松茂当选;到了2006年第五届,景德镇入选人数首次达到两位数,为11人。景德镇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7位、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24位,如果加上"省大师"、"市大师",景德镇的大师数量已是三位数。  相似文献   

17.
<正>将各种传统工艺融入手表,米长虹决心开创手表界的新神话!"我没尝试过在表壳上创作内画,你还是另请高人吧。"电话一边传来京派内画大师刘守本的声音,就像晴天里的霹雳,让米长虹半天回不过神来。虽然被拒绝,但米长虹并没有放弃。他带上资料和手表样品,坐上飞机直奔北京。几次往返,米长虹用诚心打动了大师,最终刘守本派出女儿与米长虹洽谈合作事宜。此时,米长虹长舒了一口气——内画系列手表"对话"终于有着落了……  相似文献   

18.
近闻,中华陶瓷大师联盟在上海成立。这一联盟,得到了陶瓷艺术界众多大师的积极响应。并明言"大师联盟的成立,其初衷是为了矫正乱象,维护中华陶瓷大师神圣称号,培养大师的艺德和创新能力,提升大师的市场地位……"籍此,不由得引起笔者对陶瓷艺术创作繁荣表象下的一些冷思索。有人说,景德镇现在进入了大师时代,拥有国字头名号的大师有70多人,还有为数众多的省大师、市大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师云集是一种好现象,说明景德镇是一座艺术之城,从艺人员之众,装饰手法之多,新材质、新工艺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9.
倾城之恋     
旗袍女子,倾国倾城。百年沧桑,繁华散尽。多少香艳,多少故事,就在裙袍与髻发里,写入了那段流水时光。旗袍承载着一种文化,记录着一种工艺,沉淀着一种情结。正如台湾旗袍大师杨成贵先生所说:"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是一种资源,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苏醒,一种怀旧情绪的放任。"而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时尚文化,这份"中国式性感"流传至今,仍在继续演绎。  相似文献   

20.
<正>鲁班的传说自古以来家喻户晓。鲁班,他不仅是大工匠的典型,而且早已成为许多工匠的祖师爷了。民间传唱"赵州桥,鲁班修",旧时木匠作坊也年年为鲁班办"社",纪念庆贺,民间谚语中以"班门弄斧"而誉鲁班之绝巧等,都说明了技工在历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早在传讲鲁班之前的很长历史时期里,工匠的神话及有关文献记载已经有许多了。不过神话以石工为多,如"女娲炼石补天""禹治水刻石记里"等。关于木工、金属工,周代多有记录,而且分工很细。在《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载,当时木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