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矿冶》2015,(3)
以三水铝石矿、硫酸铵为原料,采用硫酸铵两段焙烧法提取铝土矿中的铝和铁,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常压条件下硫酸铵焙烧铝土矿过程中低温段、高温段焙烧温度、低温段、高温段焙烧时间、铵矿比对铝土矿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小于74μm的铝土矿在铵矿比n=4,低温段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60 min,高温段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多次验证Al2O3的提取率均在98%以上,Fe2O3的提取率均在88%以上。使铝土矿中的铝、铁、硅得到了有效地分离。  相似文献   

2.
硫酸铵-高铁铝土矿焙烧法提取铝、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铵法提取高铁铝土矿中的铝、铁新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分析,对原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硫酸铵焙烧法提取高铁铝土矿中的有价组元,高铁铝土矿中的铝、铁均能与硫酸铵体系反应,铝反应的最终产物为NH4Al(SO4)2,铁反应的最终产物为NH4Fe(SO4)2,试验考查了不同条件对铝、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法焙烧可有效提高铝、铁提取率,硫酸铵与铝土矿质量比为3.5,300℃恒温50 min后450℃恒温焙烧30 min,铝、铁提取率分别可达90.20%和87.60%。  相似文献   

3.
印尼某高铁铝土矿原矿铁品位为 14.06%,铁矿物主要以赤(褐)铁矿形式存在,采用悬浮磁化焙烧—磁 选技术处理高铁铝土矿,并开展了系统的高铁铝土矿悬浮磁化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磁化焙烧最佳条件为给 料粒度-0.074 mm占50%、焙烧温度600 ℃、焙烧时间20 min、CO浓度为20%、总气体流量500 mL/min,在此最佳条件下 进行悬浮磁化焙烧试验,焙烧产品在磁场强度为133.6 kA/m的条件下进行弱磁选,最终可获得Al2O3含量68.55%、回收 率为74.43%、铁去除率为65.63%的铝精矿。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实现铁铝高效分离,降低了原矿中铁品位和水分,大幅 度提高了高铁铝土矿的Al2O3含量,达到了除铁提铝的技术目标。  相似文献   

4.
《矿冶》2016,(4)
采用硫酸铵焙烧法从粉煤灰中提氧化铝,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和硫酸铵与粉煤灰质量比对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各因素对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铵与粉煤灰质量比。最佳试验条件为硫酸铵与粉煤灰质量比为9∶1、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60 min,氧化铝的提取率可达到81%。  相似文献   

5.
隋丽丽  翟玉春 《矿冶》2016,25(4):33-35
采用硫酸铵焙烧法从粉煤灰中提氧化铝,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和硫酸铵与粉煤灰质量比对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各因素对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铵与粉煤灰质量比。最佳试验条件为硫酸铵与粉煤灰质量比为9∶1、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60 min,氧化铝的提取率可达到81%。  相似文献   

6.
铝土矿焙烧-碱浸脱硅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低铝硅比的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铝土矿,进行了回转窑焙烧和常压碱浸脱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其焙烧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050-1100℃,焙烧时间15-20min;常压碱浸脱硅工艺条件为:Na2Ok浓度为100-150g/L,液固比4-5的条件下,溶出温度为90℃左右,溶出时间为2h。此时脱硅率达55.20%,精矿铝硅比(A/S)为9.9,与加压溶出条件下取得的脱硅效果相当。而采用两段溶出脱硅能够提高焙烧矿的脱硅率,显缩短溶出时间:当第一、二段溶出时间均为30min时,焙烧矿的脱硅率可达59.65%。高压拜耳法溶出试验表明:经过焙烧脱硅得到的铝精矿的脱硅率比原矿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东某地铝土矿高铝、高铁、高硅、低铝硅比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综合利用矿石中铝、铁、硅的工艺流程。通过硫酸铵焙烧、水浸、过滤,矿石中的铝、铁等有价组元进入浸出液中,二氧化硅在渣中富集。利用不同金属离子的溶度积的差别,通过加入沉淀剂碳酸铵调节溶液pH值,滤液中的铁和铝分别以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的形式析出,再经高温煅烧得氧化铁和氧化铝粉体。氧化铁的回收率可达85%以上,氧化铝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硫酸铵低温焙烧铝土矿的工艺实现了铝、铁和硅的综合利用,整个流程无废物、废水和废气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铁尾矿中富含铁、硅等有价元素,可作为制备功能性材料的原料。为考察硫酸焙烧法提取铁制备α-Fe2O3光催化剂的可能性,研究了焙烧过程中酸矿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铁提取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焙烧条件为:酸矿比2∶1、焙烧温度280 ℃、焙烧时间2 h,此时铁的提取率为89.80%。焙烧熟料经浸出、过滤制得含铁的硫酸盐溶液,采用中和沉淀法制备含铁的前驱体,再经400 ℃煅烧2 h制得粒径为40~50 nm、分散性较好的α-Fe2O3光催化剂。α-Fe2O3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时,暗反应20 min吸附率为56%,光催化120 min时的降解率可达99%,表明α-Fe2O3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该研究结果实现了铁尾矿中铁的综合利用,促进光催化剂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9.
大量高铁铝土矿因氧化铁含量高、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而处于待开发状态。为确定四川某高铁铝土矿的高效开发利用方案,对还原焙烧—弱磁选提铁—铝溶出的铝铁高效分离回收工艺中主要影响因素——焙烧制度、焙烧产物磨矿细度及弱磁选磁场强度进行了单因素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还原焙烧试样粒度为0.18~0 mm、配碳系数为2.0、焙烧温度为1 350℃、焙烧时间为20 min、焙烧产物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1%、弱磁选磁场强度为60kA/m情况下,可取得铁品位为89.83%、铁回收率为84.08%的金属铁粉,Al2O3浸出率为69.35%,较好地实现了铝、铁分离。  相似文献   

10.
硫酸铵焙烧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焙烧-酸浸取从粉煤灰中提取Al2O3.以硫酸铵为活化剂,在400℃下焙烧,使粉煤灰中的惰性Al2O3转变为活性硫酸铝铵(NH4Al(SO4)2),硫酸为溶出剂.探讨了焙烧温度、硫酸铵与粉煤灰混料比、酸浸反应时间、酸浸温度、硫酸质量分数及液固比等因素对粉煤友中Al2O3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400~450℃,(NH-4)2SO4与Al2O3摩尔比为8时,粉煤灰中莫来石相完全消失;当(NH4)2SO4与Al2O3摩尔比为6,焙烧时间为120 min,硫酸质量分数为20%,浸取温度为80℃,溶出时间为2h,液固比为8mL/g时,粉煤灰中Al2O3提取率可达到78.86%.  相似文献   

11.
以多羟基铝及多羟基镓低聚物为交联剂与合成皂石及临安土(浙江临安产精制钠基膨润土)交联,制得氧化铝氧化镓交联黏土催化剂,并表征了样品的物化性能,考察了样品对1,2,4-三甲苯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交联黏土催化剂对1,2,4-三甲苯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氯氧铋制备高纯氧化铋过程中除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从氯氧铋制备高纯氧化铋过程中除氯问题,提出二次碱转化的深度脱氯除杂的处理工艺流程。氯氧铋经一次低温稀碱转化形成Bi(OH)3,再经二次高温浓碱转化形成Bi2O3,所得产品中的氯含量降到10^-5以下。工艺具有碱耗量少,成本低,铋回收率高等显特点。论述二次碱转化深度脱氯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热轧氧化铁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玉珍  朱俊 《金属矿山》1996,(12):45-48
为了综合利用热轧氧化铁渣,获取高纯Fe3O4产品,采用机械选矿法去除非铁杂质是完全可行的;而适宜的焙烧条件对FeO相进行有效的转化,是本工艺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表明,经简单的机械选矿与焙烧的联合流程,能得到含Fe3O495%以上的高纯产品。  相似文献   

14.
氧化铅锌矿的浮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军 《矿业快报》2006,25(10):26-29
论述了氧化铅锌矿石难选的原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铅锌矿浮选的进展,介绍了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IrO_2·Ta_2O_5涂层钛阳极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硫酸溶液中使用IrO3·Ta2O5涂层钛阳极电解时,对涂层中的Ir·Ta摩尔比、底 层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双底层、Ir与Ta的摩尔比为0.5:0.5时,涂层钛阳极的快速寿命 最长,达889 h.且涂层表面没有裂缝.该电极已广泛用于高温、腐蚀性强的电解行业中.  相似文献   

16.
根据FP6410火焰光度计的操作使用说明,结合国标GB/T 1574-1995中的火焰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介绍了测定过程中,在灰样分解、溶液配制、工作曲线绘制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7.
西南某高铁银铅锌氧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某高铁银铅锌氧化矿主要矿物为白铅矿、铅铁矾、菱锌矿、异极矿、褐铁矿,银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铅矿物中。试验采用新型AF药剂对铅和银同时浮选,取得铅品位42%、含银1 460 g/t、铅回收率70%、银回收率达77%的银铅精矿。在浮选氧化锌时采用一项新的氧化锌浮选技术,不脱泥直接加新型LW51捕收剂,得到锌精矿品位20.15%、锌回收率63.92%。此选别工艺可有效处理该地区高铁银铅锌氧化矿石。  相似文献   

18.
氧化锌碱法脱氯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法炼锌用次氧化锌原料必须进行脱氯预处理的特点, 采用碳酸钠碱液湿法工艺对氧化锌脱氯工艺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工艺条件为: 温度80 ℃以上, 液固比5∶1, 搅拌速度为500 r/min, 碱浓度2%以上, 反应时间为1 h, 此时氧化锌含氯量可降到了0.07%以下。投入工业实践应用思路是, 采用一段碱液和一段清水洗涤的逆流二段工艺, 在恒定碱量时, 通过降低液固比为2∶1, 溶液碱浓度提高, 脱氯效果明显, 渣中含氯量降到0.03%以下。  相似文献   

19.
何书明  谢海云  姜亚雄  陈军  谭伟 《矿冶》2013,22(4):9-13
由于氧化矿的浮选较为困难,浮选指标较差,因此研究氧化矿捕收剂在矿物表明的作用机理非常有意义。本文对氧化矿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常见的几种氧化矿(如氧化铅锌矿、氧化铁矿、氧化铜矿)浮选捕收剂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复杂难选氧化铜矿高效利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某含铜2.08%的难选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 针对其结合铜含量高、赋存在氧化铁矿中的铜含量大的特点, 分别进行了直接酸浸、浮选、浮选-强磁选-强磁尾分级-(磁精矿+强磁尾细粒)酸浸以及强磁选-强磁精酸浸-强磁尾浮选4种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浮选-强磁选-分级-(磁精矿+强磁尾细粒)酸浸工艺流程指标较佳, 浮选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2.84%、铜回收率69.49%, 酸浸铜回收率26.40%, 全流程铜总回收率为95.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