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考察透明质酸在加香过程中对香料单体定香效果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GC/MS)和内标法定量考察了不添加透明质酸只加香料单体、同时添加透明质酸和香料单体、先加香料单体再添加透明质酸3种不同方式下,烟丝中香料单体的持留率.结果表明:①透明质酸具有较好的定香作用,可有效提高烟丝中香料单体的持留量;②与常用保润剂丙二醇和丙三醇相比较,其定香效果优于丙二醇和丙三醇.  相似文献   

2.
一些酯类香料单体在卷烟中转移率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使用同时蒸馏萃取以及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注射加入卷烟中的酯类香料单体,在烟丝中的持留率、滤嘴截留率,以及抽吸后单体在主流粒相、滤嘴和烟蒂中的转移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香后迅速剥离并处理的卷烟纸和滤嘴中,没有检测到目标单体;沸点较低的单体在烟丝中的持留率较低,异戊酸酯、乙酸酯和乙醇羧酸酯系列香料在烟丝中的持留率、在抽吸后的主流粒相和滤嘴中的转移率大都随着分子量和沸点的增大而增大;肉桂酸酯系列单体在烟丝中的持留率接近100%,在抽吸后的主流粒相、滤嘴中的转移率都相对较高。另外还发现目标单体在烟蒂中的转移率都较低。   相似文献   

3.
低焦油卷烟加香后一些醛酮类香料转移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同一叶组生产的普通空白卷烟和低焦油空白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及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测定了19种醛酮类香料单体在加香卷烟中的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烟丝持留率、滤嘴截留率和滤嘴迁移率,发现醛酮类香料单体在2种卷烟中的烟丝持留率和滤嘴迁移率整体差别不大,低沸点香料由于其较强的透发性在卷烟的主流烟气粒相中转移率显著低于高沸点香料。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系物,碳链越长,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烟丝持留率和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越高,而滤嘴截留率和滤嘴迁移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低焦油卷烟在采取通风降焦措施的同时,外加香料在主流烟气粒相中的转移率显著低于在普通卷烟中的转移率,且降低幅度随香料沸点增大而减小,香料沸点越低,在主流烟气粒相中的转移率降低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GC/MS,对注射加入卷烟中的15种醇类香料单体在烟丝中的持留率和滤嘴迁移率,以及抽吸后单体向主、侧流烟气粒相和滤嘴中的转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醇类同系物香料,小分子量低沸点的单体,其烟丝持留率和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相对较低,散失率相对较高,而大分子量高沸点的单体,其滤嘴迁移率和滤嘴截留率相对较低;醇类同分异构体香料单体的转移情况不完伞相似;4种醇类香料单体的侧流烟气粒相转移率高于其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11种醇类香料单体的侧流烟气粒相转移率低于其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杂环类香料在电加热卷烟中的转移行为,利用GC检测并分析了电加热卷烟抽吸前后8种杂环类香料在烟芯、降温段、滤棒和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分布。结果表明:(1)8种杂环类单体香料的烟芯持留率为8.68%~69.30%,空气散失率为24.96%~71.50%,烟芯残留率为5.21%~27.13%,滤棒截留率为8.27%~22.72%,烟气转移率为6.16%~28.49%,逐口转移率随抽吸口数序号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2-乙酰基吡嗪、2-乙酰基吡啶向烟气的转移率>25%;(3)香料的沸点、烟芯持留率、烟芯残留率、滤棒截留率和烟气转移率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互为同系物以及不同环结构的杂环类香料,随着侧链数量依次增多、结构稳定性增强,其烟芯持留率、主流烟气粒相物转移率和逐口转移率逐渐增大,迁移率和空气散失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香荚兰内生菌制备天然香料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的特色风味料,从香荚兰气生根中分离到一株产香内生芽孢杆菌Van-1a.200 r/min、37℃摇床培养3 d,Van-1a可转化阿魏酸生成含有香兰素及愈创木酚衍生香味物的天然香料.采用GC/MS从中分离鉴定出10种挥发性香味化学成分.卷烟加香试验表明:该天然香料能与烟香较好谐调,具有提调烟香、细腻醇和烟气、改善卷烟吸味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天然香料锡兰香茅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然调味香料锡兰香茅利用水蒸气提取挥发油过程中,挥发油在前10 min呈无色透明状,10~120 min呈黄色。GC/MS分析显示其成分有较大差异。本实验从总体抗氧化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等三个方面测定所得挥发油抗氧化能力,并与合成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PG)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精油总抗氧化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略低于PG;但清除超氧阴离子方面,锡兰香茅挥发油强于PG,表明锡兰香茅挥发油具有良好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先用高压静电场对黑香豆进行预处理,然后用95%的乙醇将预处理的黑香豆浸泡120h,过滤,用旋转蒸发仪浓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对黑香豆的主要致香成分———香豆素和二氢香豆素有较显著的影响。探讨了高压静电场使二氢香豆素转化为香豆素的作用机理。用提取的酊剂进行了卷烟加香实验,评吸结果与GC/MS检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检测了从酸浆中分离出的一株产香酵母(CF610)单独发酵黄浆水所产的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0.
模仿天然食品加工中产生风味物的途径 ,制备了目前国内尚处萌芽阶段的反应型香料 ,作为大米主增香剂 ,并利用排序检验法优化了制备反应型香料的反应条件 ;同时对该反应型香料和增香米的顶空气体进行了GC MS分析 .  相似文献   

11.
三种芳香植物抑菌比较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抑菌扩散法测定和比较了香桃木、薰衣草薄荷、迷迭香精油和残渣水提物的抑菌差异,进一步研究了精油经pH、温度、紫外处理后的抑菌稳定性,并对精油组分进行气相-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3种精油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抑菌稳定性。薰衣草薄荷精油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其余两种精油,而香桃木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抑菌效果相差不大。GC/MS分析发现,精油中萜类物质含量分别为香桃木59.80%、薰衣草薄荷79.63%、迷迭香60.36%。残渣水提物提取率远高于精油,然而抑菌敏感性低于精油,并表现为香桃木>迷迭香>薰衣草薄荷。   相似文献   

12.
以明胶为原料,通过添加磷酸化淀粉晶改善明胶膜的机械性能和表面疏水性能,研究不同质量分数(4%,6%,8%,相对于干基总质量)的百里香精油对明胶/磷酸化淀粉晶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明胶/磷酸化淀粉晶/百里香精油组分之间发生了氢键相互作用。扫描电镜表明,添加百里香精油后,复合膜表面变得较为粗糙。接触角结果显示,添加精油的复合膜表面疏水性随着精油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相比于明胶和明胶/磷酸化淀粉晶的薄膜,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百里香精油,复合膜兼具良好的疏水性、抗菌和抗氧化活性,随着其质量分数增加到8%时,复合膜呈现出优异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紫外屏蔽性能。动力学迁移实验表明,添加精油的复合膜均可在水体环境中形成长效控释。因此,可根据食品原料属性的差异性,通过调控百里香精油的含量,为开发多功能食品保鲜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金圣"叶组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手段,分别研究5种代表性酮类香料单体在加香后卷烟中烟丝持留率、滤嘴迁移率、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和滤嘴截留率。结果表明:高沸点酮类香料由于挥发迁移困难,导致烟丝持留率较高,滤嘴转移率较低;低沸点香料在卷烟的主流烟气粒相中转移率显著低于高沸点香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烟丝注射和滤棒添加方式进行了12种醛酮类香料单体的卷烟加香试验,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以及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分别测定了这些醛酮类香料单体在烟丝和滤棒中的持留率、迁移率,及其向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结果显示:①烟丝加香醛酮类香料在烟丝中的持留率均低于嘴棒加香在滤嘴中的持留率,烟丝加香醛酮类香料向滤嘴中的迁移率均高于滤棒加香向烟丝中的迁移率;②滤棒加香更有利于低沸点醛酮类香料向主流烟气粒相中的转移;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苯乙醛和苯乙酮,辛醛和2-辛酮,2-庚酮、庚醛和2,5-己二酮都遵守沸点越高烟气转移率越高的规律;④滤棒加香有利于低沸点醛酮类同系物香料烟气转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烟叶产香菌的分离及其在烟用香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从自然陈化的白肋烟烟叶中分离出1株能够产生特殊酸香香韵的菌株(CB-2).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并用该菌株液体发酵咖啡,用得到的烟用香料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①CB-2为梭菌属杆菌;②发酵咖啡中,乙酸、丁酸、十二酸、苯甲醇等成分生成,异戊酸、己酸、庚酸、癸酸、苯乙醇等成分含量增大,呋喃、5-甲基呋喃醛、十六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成分消失,苯乙烯、苯乙醛、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几种高级脂肪酸等成分含量明显降低;③发酵香料具有提高卷烟烟气香气质,增大香气量,降低干燥感和刺激性,柔和烟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香荚蒾花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金顺 《食品科学》2005,26(8):310-3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香荚蒾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乙醚萃取,同时进行空白实验,并用GC/MS方法对萃取的挥发性成分和空白萃取液进行了分离、鉴定。从香荚蒾萃取液中共鉴定了含量大于或接近0.1%的化合物25个占挥发油的97.05%。其中主要化合物为苯乙醇(87.8%)和苯甲醇(3.34%)。结果表明:香荚蒾花是名贵香料的又一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天然调味香料百里香精油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和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合理有效地综合利用百里香资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青柠果皮精油提取工艺及性质,为青柠果皮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方法:以青柠果皮为原料,通过压榨法提取其精油粗产品,后经分子蒸馏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总轻馏分得率为指标,考察蒸馏温度、刮板转速、进料速度、蒸馏压力4个单因素对青柠果皮精油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青柠果皮精油提取工艺,并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青柠果皮精油香气成分组成。结果:青柠果皮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蒸馏温度30℃,刮板转速400 r/min,进料速度0.25 L/h,蒸馏压力15 Pa,其总轻馏分得率为76.10%±0.29%;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纯化青柠果皮精油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共鉴定55种化合物,主要包括柠檬烯(36.585%)、γ-松油烯(12.077%)、α-松油醇(8.407%)、萜品油烯(7.867%)、α-松油烯(5.777%)等。结论:优化了分子蒸馏提取青柠果皮精油工艺,并从香气成分中鉴定出5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乳液模板-层层自组装法,以百里香精油乳液为模板、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百里香精油微胶囊(Thyme oil microcapsules,TMS)。以TMS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GC-MS对百里香精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参数为:均质压力62 MPa、均质循环6次,NaCl添加量为0.3%,pH 6,基于静电作用组装的TMS包埋率为71.13%±0.03%,平均粒径为140 nm,球形规整,能保留百里香精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研究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对产组胺的摩根氏菌ND和变形杆菌R3的生长、基因表达情况以及组胺积累量的影响。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供试菌在百里香精油微胶囊作用下的组氨酸脱羧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供试菌培养48 h期间的组胺积累量。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对两种供试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摩根氏菌ND和变形杆菌R3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1.56 mg/mL和0.78 mg/mL。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可以通过抑制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簇中HDC基因hdcA和组氨酸/组胺抗逆转录酶基因hdcP的表达从而明显减少组胺的积累。当百里香精油微胶囊的添加量为MIC时,可使摩根氏菌ND组胺积累量降低61.08%,变形杆菌R3组胺积累量降低55.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