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热电联产单元机组,当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式正常运行时,能收到良好的运行效果.但在出现负荷突变或其他较大干扰信号时,原模型对非正常工况的适应性较差,为此提出模型修正和快速参数跟踪二级自适应控制方式,推出了跟踪步骤和计算公式,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6.
石家庄一热电厂通过对热电联产机组除盐补水率(补水率)的考核,发现汽水损失量较大。根据理论计算,该厂除盐补水量Dbs和供热水量Dgr之差与汽轮机进汽量Do的比值d=[(Dbs-Dgr/Do)×100%=6.204%(也可将式中的d理解为补水份额与供热份额之差),但在实际运行中,d远高出这个比例,为11%~19%。这种现象表明,除锅炉排污和理论上的汽水损失外,除盐水还有额外损失。为此,对全厂热力系统相关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连续排污疏水器、定期排污疏水器、除氧器,检查发现连续排污疏水器调节失灵,除氧器填料损失,对此进行了更换与检修。经处理,d由11%~19…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发展,热电联产机组需要灵活运行以平抑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为了满足机组灵活运行时控制要求以及机组运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灵活性评价的热电联产机组柔性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机组电负荷、热负荷和机前压力的响应特性,提出一种可以表征机组负荷适应能力以及运行安全性的灵活性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作为最优柔性因子选取的依据。然后,仿真分析了单一工况下柔性因子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在确定不同工况最优柔性因子的基础上,设计了随工况变化的自适应柔性因子并应用到柔性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在机组大范围工况变化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也可以对低压缸切缸后的机组实现较好的控制,满足机组灵活运行的控制要求,保证机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天生港发电厂的循环水泵在冬季运行时,存在运行方式不灵活、有较大电能损失的弊端.为实现节能、负荷调节灵活的需要,对9号循环水泵进行了高压变频改造,章分析了如何在允许的范围内调节水泵工作在高效区.认为管理特性的改变、水泵特性的合理配置是管网共母管制高效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针对国电吉林热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由于受热、电2种负荷的制约,供电与供热矛盾凸显,使调度和机组的经济运行难度增加的现状,根据机组热负荷状况、各种类型供热机组的特点,兼顾热、电2种负荷的变化,进行优化调度,对热网、循环水、给水及燃料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了科学调整,使机组之间热电负荷达到合理分配,实现机组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厂负荷优化分配是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针对某“4炉2机”母管制热电联产机组,应用EBSILON仿真软件建立供电、供热的优化运行模型,将电厂历史运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考虑环保性和经济性,基于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CRITIC法,为各优化目标赋权重,构建多目标优化体系。然后分别采用枚举法和花粉算法选取生产实时数据进行负荷优化分配计算,并利用EBSILON进行变工况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方式能取得较好的节能降碳效果,可降低煤耗量约550 t/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 139 t/月、污染物排放量约0.24 t/月,为热电联产机组的优化运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总能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供热机组的临界热电比的制定依据,考查了机组参数,供热距离及热负荷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以热定电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热电负荷理论系数对工况图法进行完善,并得出热电函数模型。以某台300MW机组为例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方便地构建热电机组的热电函数关系,以便热电厂和电网公司对热电机组运行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热电联产单元机组用触耦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给出了解耦运算和整定的方法,并经计算机仿真得出了燃料扰动及功率扰动时的特性曲互。 相似文献
19.
350 MW超临界NCB(凝抽背式汽轮机)型汽轮机是在成熟的350 MW超临界抽凝式汽轮机的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技术升级型供热机组,具有供热能力大、热效率高、可适应深度调峰功能的特点,有利于缓解热电矛盾的优势,对改善电力结构,消纳清洁能源发电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