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改变漆酶用量、反应时间、p H、介体用量等,比较经漆酶/组氨酸和漆酶/谷氨酸改性后二次纤维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的变化。实验表明:漆酶/组氨酸处理OCC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漆酶用量1U/g,反应时间8h,p H值4.5,组氨酸用量1%;漆酶/谷氨酸处理OCC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漆酶用量1.5 U/g,反应时间8h,p H值5,谷氨酸用量2%。实验数据显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漆酶/组氨酸比漆酶/谷氨酸处理的抗张指数高出10%,撕裂指数高出9%,并且漆酶/谷氨酸处理的比空白样的抗张指数提高21%,撕裂指数提高18%。从经济效益出发,漆酶/谷氨酸比漆酶/组氨酸更适合用来改善二次纤维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纤维素酶对进口旧书刊纸的纤维性能改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酶对二次纤维浆料滤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出各种种酶应用条件.结果表明,利用纤维素酶处理旧书刊纸浆,在保持纸浆强度的同时,可以改善其滤水性能及物理性能,其优化条件为:温度50℃,pH值5.0,酶用量0.2%(对绝干纸浆),浆料浓度3%~4%,酶作用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旧书刊纸浆滤水性能可得到明显提高,游离度可提高90mL(CSF),裂断长可提高20%,撕裂指数提高16%.并且纸浆的初始游离度较低时,酶作用效果较明显.在0.2%酶用量下可使初始游离度为183mL(CSF)的浆料,游离度增加97mL(CSF),撕裂指数提高20%. 相似文献
3.
采用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对漆酶氨基酸残基末端的羧基进行改性,研究改性漆酶-谷氨酸体系对旧瓦楞箱纸板(OCC)浆纤维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漆酶-谷氨酸相比,经过改性漆酶-谷氨酸体系处理后OCC浆纤维表面呈层叠状紧密黏连,细纤维化程度更高;改性漆酶催化氧化木素,使纤维微孔结构瓦解并逐渐扩大为中孔,纤维BET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增大;谷氨酸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嫁接到木素上使纤维羧基含量进一步提升,与OCC原浆相比纤维羧基含量提高了26.9%;显著改善纸浆的打浆性能,降低了打浆能耗;对纸浆的增强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苇浆二次纤维强度性能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以及物理,化学方法分别处理苇浆二次纤维,均使其成纸物理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提出了这些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和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漆酶处理漂白ONP脱墨浆,研究了漆酶处理方式对成纸白度和强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AFM观察了纤维结晶度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白度3.70%ISO,提升成纸的撕裂指数9.02%、抗张指数18.40%和耐破指数2.79%,纤维结晶度由75.9%降至72.5%。另外,从AFM的图像可以看出漆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变得粗糙。粗糙的纤维比表面积大,易使纤维结合紧密,从而使得成纸强度上升。 相似文献
6.
漆酶改善纤维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是一种含铜氧化酶,由于漆酶的催化反应只需空气中的氧气即可,水足唯一的副产物,被称为"绿色催化剂".近10年来,漆酶用于纤维改性的研究引起普遍关注.本研究介绍了漆酶改善纤维特性在生产无黏合剂的纤维板以及提高纸浆强度性能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或漆酶/介体处理活化纤维产生黏合性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浅述了漆酶催化氧化木素的机理,展望了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8.
9.
研究了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预处理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造纸强度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OCC抄造纸张的强度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的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3.5 U/g,漆酶用量12.2 U/g,果胶酶处理时间62 min、漆酶处理时间160 min。与未处理的空白纸张相比,最佳工艺条件下预处理的OCC再造纸张的C1相对含量降低26.2%,C2相对含量增加15.0%,C3相对含量增加11.2%,O/C增加27.9%;抄造纸张的抗张强度提高24.7%,耐破度提高33.7%,撕裂度提高25.5%,环压强度提高31.1%。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预处理可以降解木素,产生更多的羟基。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采用漆酶处理羊绒纤维,在不借助染料、无机盐及其他化学染剂的情况下,使羊绒纤维着色,从而达到生态染色的目的。探讨了漆酶用量和处理时间对羊绒显色度的影响。对处理后的羊绒纤维进行K/S值测试,对处理后的残液进行吸光度测试、抗紫外线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并对染色羊绒纤维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和日晒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羊绒纤维呈锈红色,纤维内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稳定的化学键。处理后羊绒纤维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和一定的抗紫外性能。较优的漆酶处理羊绒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4.5~5.0,漆酶用量0.20g,处理时间24h。 相似文献
14.
15.
漆酶和漆酶/介体处理提高未漂化学木浆湿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漆酶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对未漂硫酸盐浆强度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样相比,漆酶处理可显著改善纸浆的湿抗张强度,但对干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无明显影响,且纸浆白度有所降低。丁香酸甲酯(MS)是一种高效的介体,介体本身对纸张的强度和白度无影响,但与漆酶协同作用可使纸浆的湿抗张强度提高1倍以上。漆酶最佳用量为16U/g绝干浆;丁香酸甲酯的最佳用量为0.5%。高温干燥有助于提高纸张的再湿强度,在单独使用漆酶处理时更为重要。在单独漆酶处理过程中,通氧与通空气对提高湿抗张强度的效果无明显区别;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中,通氧气可获得比通空气更高的湿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APMP废液中酚类物质进行鉴别,同时对不同方式处理的OCC纸浆进行纤维性能分析和成纸物理性能检测。GC-MS分析表明,APMP废液中含有3种酚类物质——对-甲氧基-苯酚、紫丁香醇和松柏醇,并且在其与漆酶共同处理OCC纸浆过程中这些酚类物质参与反应;模型物凝胶色谱(GPC)分析表明,漆酶处理后小分子酚类物质发生了自由基缩合,产物聚合;纤维形态和表面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的小分子酚类物质以缩合木素的形式迁移到纤维表面,增加纤维表面木素含量,从而提高成纸强度特别是湿环压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了漆酶处理对木材表面结构、热力学性质、表面浸润性以及持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后木材出现表面壳状木质素覆盖层被部分移去并出现孔洞、木材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表面浸润性提高、持水能力增强等有利于人造板生产的性能变化。验证实验表明,漆酶处理后木材的加工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