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改变漆酶用量、反应时间、p H、介体用量等,比较经漆酶/组氨酸和漆酶/谷氨酸改性后二次纤维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的变化。实验表明:漆酶/组氨酸处理OCC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漆酶用量1U/g,反应时间8h,p H值4.5,组氨酸用量1%;漆酶/谷氨酸处理OCC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漆酶用量1.5 U/g,反应时间8h,p H值5,谷氨酸用量2%。实验数据显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漆酶/组氨酸比漆酶/谷氨酸处理的抗张指数高出10%,撕裂指数高出9%,并且漆酶/谷氨酸处理的比空白样的抗张指数提高21%,撕裂指数提高18%。从经济效益出发,漆酶/谷氨酸比漆酶/组氨酸更适合用来改善二次纤维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纤维素酶对进口旧书刊纸的纤维性能改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酶对二次纤维浆料滤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出各种种酶应用条件.结果表明,利用纤维素酶处理旧书刊纸浆,在保持纸浆强度的同时,可以改善其滤水性能及物理性能,其优化条件为:温度50℃,pH值5.0,酶用量0.2%(对绝干纸浆),浆料浓度3%~4%,酶作用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旧书刊纸浆滤水性能可得到明显提高,游离度可提高90mL(CSF),裂断长可提高20%,撕裂指数提高16%.并且纸浆的初始游离度较低时,酶作用效果较明显.在0.2%酶用量下可使初始游离度为183mL(CSF)的浆料,游离度增加97mL(CSF),撕裂指数提高20%.  相似文献   

3.
采用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对漆酶氨基酸残基末端的羧基进行改性,研究改性漆酶-谷氨酸体系对旧瓦楞箱纸板(OCC)浆纤维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漆酶-谷氨酸相比,经过改性漆酶-谷氨酸体系处理后OCC浆纤维表面呈层叠状紧密黏连,细纤维化程度更高;改性漆酶催化氧化木素,使纤维微孔结构瓦解并逐渐扩大为中孔,纤维BET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增大;谷氨酸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嫁接到木素上使纤维羧基含量进一步提升,与OCC原浆相比纤维羧基含量提高了26.9%;显著改善纸浆的打浆性能,降低了打浆能耗;对纸浆的增强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苇浆二次纤维强度性能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蓉  高培基 《中华纸业》1998,19(3):39-41
用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以及物理,化学方法分别处理苇浆二次纤维,均使其成纸物理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提出了这些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和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漆酶处理漂白ONP脱墨浆,研究了漆酶处理方式对成纸白度和强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AFM观察了纤维结晶度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白度3.70%ISO,提升成纸的撕裂指数9.02%、抗张指数18.40%和耐破指数2.79%,纤维结晶度由75.9%降至72.5%。另外,从AFM的图像可以看出漆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变得粗糙。粗糙的纤维比表面积大,易使纤维结合紧密,从而使得成纸强度上升。  相似文献   

6.
漆酶改善纤维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是一种含铜氧化酶,由于漆酶的催化反应只需空气中的氧气即可,水足唯一的副产物,被称为"绿色催化剂".近10年来,漆酶用于纤维改性的研究引起普遍关注.本研究介绍了漆酶改善纤维特性在生产无黏合剂的纤维板以及提高纸浆强度性能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或漆酶/介体处理活化纤维产生黏合性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浅述了漆酶催化氧化木素的机理,展望了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应用漆酶改善未漂硫酸盐木浆的强度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漆酶处理对未漂硫酸盐木浆强度特性的改善,并对过程中添加介体、酚类物质以及分离木素等不同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处理的针叶木未漂硫酸盐浆其湿抗张强度和湿耐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仅用漆酶处理的试样手抄片的湿抗张强度提高了40%左右,漆酶加上分离木素处理试样手抄片的湿抗张强度提高了57%.而干强度均有增加的趋势,但没有湿强度变化明显;紧度略有提高,但程度较小.提高处理温度并不能提高纸浆的物理强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滑石粉对二次纤维新闻纸性能的影响,根据工厂实际应用情况,重点考察了滑石粉与改性淀粉、CPAM配合使用对纸张粗糙度、表面强度和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用量1.5%、滑石粉用量3%,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0%、滑石粉用量4%两种配方均能够明显改善二次纤维新闻纸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预处理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造纸强度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OCC抄造纸张的强度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的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3.5 U/g,漆酶用量12.2 U/g,果胶酶处理时间62 min、漆酶处理时间160 min。与未处理的空白纸张相比,最佳工艺条件下预处理的OCC再造纸张的C1相对含量降低26.2%,C2相对含量增加15.0%,C3相对含量增加11.2%,O/C增加27.9%;抄造纸张的抗张强度提高24.7%,耐破度提高33.7%,撕裂度提高25.5%,环压强度提高31.1%。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预处理可以降解木素,产生更多的羟基。  相似文献   

10.
二次纤维新闻纸经常出现掉毛掉粉,甚至剥纸现象,色彩再现能力较差。提高新闻纸的表面强度是改善二次纤维新闻纸印刷适性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采用加入增强剂阳离子淀粉、两性淀粉、聚丙烯酰胺的方法来提高二次纤维新闻纸的表面强度。  相似文献   

11.
漆酶不同处理条件对AOCC纸浆强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NS51003漆酶对美国旧瓦楞纸箱(AOCC)浆进行生物酶处理,研究了漆酶处理的酶促反应条件对AOCC浆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处理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漆酶用量16 U/g浆;浆浓5%;pH值7;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1 h;并通空气.在此条件下采用漆酶处理AOCC纸浆,其湿抗张指数和湿环压指数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废新闻纸脱墨浆的表面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对ONP浆纤维带电性、接触角、纸张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浆相比,漆酶处理后,纸页白度降低,干抗张强度提高不明显,湿抗张强度有明显提高,加入介体能够提高纸浆的湿强,并降低漆酶处理对纸张紧度的影响.ESCA与AFM相结合对ONP浆进行表面分析,结果表明漆酶处理使ONP浆纤维表面木素和胶粘物含量降低,从而说明漆酶处理能够对纤维表面的木素和胶粘物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漆酶处理羊绒纤维,在不借助染料、无机盐及其他化学染剂的情况下,使羊绒纤维着色,从而达到生态染色的目的。探讨了漆酶用量和处理时间对羊绒显色度的影响。对处理后的羊绒纤维进行K/S值测试,对处理后的残液进行吸光度测试、抗紫外线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并对染色羊绒纤维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和日晒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羊绒纤维呈锈红色,纤维内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稳定的化学键。处理后羊绒纤维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和一定的抗紫外性能。较优的漆酶处理羊绒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4.5~5.0,漆酶用量0.20g,处理时间24h。  相似文献   

14.
漆酶催化阿魏酸改善纸张湿强度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漆酶催化阿魏酸改善纸张湿强度的方法及其机理.采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和CP/MAS13C-NMR波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漆酶催化阿魏酸使纤维进行接枝共聚和交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阿魏酸在漆酶的作用下能够与未漂浆中的残余木素聚合,在纤维表面产生抗水性的化学键,从而增强纸张的湿强度,湿强度从2.15 N·m/g提高到4.42N·m/g,提高了105.6%.但是纸张的干强度几乎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漆酶和漆酶/介体处理提高未漂化学木浆湿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漆酶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对未漂硫酸盐浆强度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样相比,漆酶处理可显著改善纸浆的湿抗张强度,但对干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无明显影响,且纸浆白度有所降低。丁香酸甲酯(MS)是一种高效的介体,介体本身对纸张的强度和白度无影响,但与漆酶协同作用可使纸浆的湿抗张强度提高1倍以上。漆酶最佳用量为16U/g绝干浆;丁香酸甲酯的最佳用量为0.5%。高温干燥有助于提高纸张的再湿强度,在单独使用漆酶处理时更为重要。在单独漆酶处理过程中,通氧与通空气对提高湿抗张强度的效果无明显区别;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中,通氧气可获得比通空气更高的湿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APMP废液中酚类物质进行鉴别,同时对不同方式处理的OCC纸浆进行纤维性能分析和成纸物理性能检测。GC-MS分析表明,APMP废液中含有3种酚类物质——对-甲氧基-苯酚、紫丁香醇和松柏醇,并且在其与漆酶共同处理OCC纸浆过程中这些酚类物质参与反应;模型物凝胶色谱(GPC)分析表明,漆酶处理后小分子酚类物质发生了自由基缩合,产物聚合;纤维形态和表面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的小分子酚类物质以缩合木素的形式迁移到纤维表面,增加纤维表面木素含量,从而提高成纸强度特别是湿环压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了漆酶处理对木材表面结构、热力学性质、表面浸润性以及持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后木材出现表面壳状木质素覆盖层被部分移去并出现孔洞、木材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表面浸润性提高、持水能力增强等有利于人造板生产的性能变化。验证实验表明,漆酶处理后木材的加工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二次纤维的开发利用可以节约纤维原料,减轻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在其回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期待解决的问题。细菌纤维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生物纤维材料,具有普通植物纤维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本文重点探讨在二次纤维回用过程中添加细菌纤维后对浆料的滤水性能以及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氧六环/水溶液抽提制取黄麻纤维木质素,再用漆酶对其处理。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漆酶处理前后黄麻纤维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分布,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漆酶处理前后黄麻纤维木质素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麻纤维木质素经漆酶处理后,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增大,酚羟基含量减少,酚型结构的木质素发生聚合反应,分子量的分布范围变宽;经漆酶处理后,黄麻纤维木质素中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含量减少,醇羟基和总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漆酶处理桉木纤维表面的电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漆酶处理对桉木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漆酶处理的纤维表面光滑;经漆酶处理后纤维表面出现孔洞,纤维分丝;漆酶处理纤维压制的纤维板表面,活化木素碎片重新固化,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包覆层,纤维之间产生自黏合作用而结合紧密;未经漆酶处理的纤维板层间断面,主要由纤维分离形成;而漆酶处理纤维板断面,部分由纤维断裂形成,在氧气存在条件下的漆酶处理试样,此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