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成家山矿区铁矿预查区地质特征,主要为预查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点分布、矿化点矿石特征等,主要研究了使用装备及主要技术参数、测地工作、直流激电工作等,通过在剖面上开展激电中梯及激电测深等物探方法,在物探剖面控制范围内,分析了剖面上极化和电阻率异常分布范围和异常特征。研究得出,在Ⅰ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4处,在Ⅱ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1处,在Ⅲ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2处,在Ⅳ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1处,该异常带可能是石英脉性磁铁矿引起。研究为下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乌恰县恰克马克一带剖面分析、地质填图路线分析,研究其构造、构造性质特征、构造发育情况、岩性岩相特征、地质年代分析、构造发展推覆特征等,划分出该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研究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赋存的基础地质环境条件,以神农架林区大九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区域地质及典型植被样方调查,选取典型生态地质剖面,获取大九湖湿地岩石—风化壳—土壤—水—植被完整的地表与地下一体化数据,绘制其生态地质垂向剖面图,探究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区内主要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生长环境状况,大九湖湿地生态地质垂向剖面类型主要分为湿生泥炭沼泽剖面、湿生草本沼泽剖面、湿生—中生草甸剖面、中生—旱生草甸剖面、旱生草甸剖面、典型森林剖面6种;影响区内生态地质剖面状况的关键因子是地下水水位,随着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剖面上的植物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大九湖湿地的环境现状是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充分调查区域地质状况是全面保护和治理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必要前提。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湿地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是由于各种地质作用导致地质体或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同时地球物理场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利用物探方法如何快速、有效地为地质灾害进行勘查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联合探测的方法,给出了地质雷达剖面影像和4条高密度电阻率剖面,并根据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结合地质资料查明了相山公园显通寺周边山体滑坡的范围和规模,依据高密度电法推断了勘查区存在一断裂构造(F1),该断裂在研究的滑坡区域上方通过。  相似文献   

5.
横波地震勘探技术在伊敏露天矿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解决伊敏露天矿区的浅层地质问题为前提 ,简析横波的物理特征 ;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分析横波的分辨率和适宜勘探深度问题。在试验的基础上 ,确定横波震源的制作因素。分析横波记录和时间剖面的特点 ,阐述小断层、冲刷带、煤层尖灭等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特征 ,确定解决的地质问题 ,在此基础上说明横波勘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宪峰 《山西煤炭》2011,31(12):69-70
介绍了陷落柱在煤炭开采中的危害性,分析了陷落柱的地球物理特征、时间剖面上的陷落柱特征、偏移剖面上的陷落柱特征;最后得出结论:尽管陷落柱是一个形态特殊的地质体,它与围岩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物性差异,但可采用物探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探测研究,从而更好地为煤矿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7.
阿克塔斯铜矿矿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伊犁微板块与巩乃斯晚古生代裂谷之间,有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特殊的地质构造,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地质条件.以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内容,描述元素的特征参数,将研究区6种元素分为Cu-Au、As-Ag及Pb-Zn等3种元素组合异常分布特征分析成果进行“R”型聚类分析,以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对元素在矿体、构造上的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的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土壤异常进行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8.
巢湖北部平顶山-马家山一带发育有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经典剖面。通过对该区域环境地质现状的调查研究,查明此经典剖面周边现存环境地质问题及潜在问题,论证在该区建立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经典剖面保护区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提出合理规划、保护与开发此经典剖面及其周边地质环境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东部嵯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缘,额尔古纳地块的东部,其构造变形特征和隆升机制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嵯岗剖面的野外地质考察和显微组构研究表明,嵯岗杂岩整体反映向北西的伸展滑脱构造,结合Fry法对岩石进行有限应变测量以及Flinn图解判断出嵯岗杂岩伸展构造的应变类型主体为拉长型剪切应变。综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初步认为嵯岗地区的伸展构造成因可能与中、晚侏罗世东北地区大范围的壳-幔相互作用,产生软流圈上隆,导致大兴安岭隆起有关。  相似文献   

10.
赵彬  狄广礼 《中州煤炭》2022,(8):132-136,142
为准确捕捉矿山地质与环境情况,提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以河南省某石灰岩矿山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搭载四镜头倾斜相机的多旋翼无人机,采集研究区域的矿山地质数据。运用Photoscan软件处理矿山地质图像数据,生成密集点云以及研究区域地物剖面线。将剖面线导入3D Mine软件中,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模型,反映矿山地质情况与问题,实现矿山地质勘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捕捉矿山地质与环境情况,且所勘查结果与实际环境结果吻合,勘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胡耀星  张冰 《金属矿山》2015,44(1):82-85
斑岩型铜钼矿床由于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易于开采的特点,成为铜、钼金属的主要来源,一直是地质找矿的主要方向,因此研究斑岩型铜、钼矿勘查找矿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鹿鸣钼矿(开展了详查和勘探工作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为例,利用重磁、激电、高密度电阻率以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CSAMT)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结合矿区矿体部位的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建立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并给出了寻找该类型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和实施步骤,为该地区以及类似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经济高效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隧道中轴线进行探测,再使用SSMT2000、MTsoft2D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反演的视电阻率剖面对研究区电性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推测地质构造特征、富水情况及不良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等。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研究区高阻地质体中低阻异常反应敏感,低阻区多为含水断层或溶洞等软弱地层,此类不良地质体是研究寻找的主要目标,对工程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拉善左旗戈壁地区地层与岩体间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异,为了研究该地区航磁异常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在研究区内,围绕航磁查证区开展了重、磁联合勘探方法的试验研究。对地面磁测平面数据进行化极、延拓、求导、小波变换等处理,圈定磁性体范围,再对重磁剖面数据进行圆滑、化极等处理,结合圈定磁性体的平面规模特征及物性资料对综合剖面进行2.5D人机交互反演,模拟出磁性体与围岩的断面形态,并通过钻探工程进行深部验证及模型修正,依据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该地区铁矿成矿类型及重磁联合勘探找矿模式,研究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了有利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质剖面图是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根据地质剖面,能了解到岩性特征、构造形态、地层组合、接触关系等信息。地质剖面图的著录包含标本、薄片、实测剖面、实测剖面分层描述等信息,了解地质剖面图的著录工作,可以帮助野外地质工作者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也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完备的基础资料,对地质剖面图著录有较大的意义。本文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阐述在地质剖面图著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质建造是生态系统的基础,选取罗山县内南湾岩组典型研究区,通过典型剖面、路线调查、浅钻等工作方法,查清了南湾岩组的风化壳、成土母质、土壤、植被发育特征和存在的生态问题。并对生态要素间偶合关系进行研究,表明罗山县南湾岩组地层建造对所承载的生态状况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平朔矿区一井田地质报告和勘探结果,归纳总结出了研究区断裂构造的发育规律,发现断层主要表现为高角度正断层,方位以NNW、NNE 为主,近EW 次之,井田内小断层较为发育,断层落差大多集中在10 m 以下。研究区内发育的断层剖面组合形式为半地堑型、阶梯状组合、地堑组合以及堑垒相间的形式。根据井田地表的节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井田内断层的展布以NNE、NNW 为主,与地表节理走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安徽南部葛公镇断裂规模大,线性影象特征明显,在葛公镇以南尤为清晰。葛公镇以南,断裂多为水系所利用,发育NE向谷地,这也可能构成断裂在该段卫星影像线性特征明显的一个因素。葛公镇以北,断层在基岩剖面中出露良好,沿断层追踪调查均未发现剖面中有错动上覆第四纪地层迹象。由断层破碎带物质胶结程度及风化特征,结合地质地貌表现特征等分析,初步认为葛公镇断裂第四纪以来不活动。  相似文献   

18.
罗建林 《现代矿业》2013,29(8):56-58
通过对滑坡体的滑坡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确定了南侧和北侧2个具有代表性剖面,建立了剖面的地质特征模型。运用赤平投影技术分析了2个剖面的基本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极限平衡法和Geo-slope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作为滑坡处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石窑沟金矿是近年来在熊耳山—外方山金成矿带上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指出马超营大断裂的多期活动和多次热液作用特别是燕山期强烈的火山热液活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矿体严格受马超营大断裂的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总结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姜冰 《现代矿业》2018,34(9):27-32
山东西岭西金矿区位于威海-文登成矿带内,该成矿带为胶东东部地区受米山断裂带控制的近SN向成矿带,断裂构造十分发育,金矿床(点)分布众多。研究区内主要的矿化蚀变带位于米山断裂的次级断裂内。通过对西岭西金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了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米山断裂的次级断裂内,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控制;激电异常、岩石剖面与矿化体对应良好,槽探、钻探工程可有效揭露矿化体;区内金矿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