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光源的色温计算方法 光源的色座标、显色指数等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但光源的色温通过色座标查图才能得到,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用内插法,通过编程由计算机算出. 相似文献
3.
4.
光源色温对隧道及道路照明视觉功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中间视觉理论,采用自行研制的反应时间测量系统和PR-650光谱扫描仪,分别对同类型不同色温的光源进行了反应时间和光谱能量分布测试。获得了在中间视觉条件下反应时间与背景亮度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以及反应时间随背景亮度、视标对比度和视标偏心角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背景亮度范围内,用高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照明能缩短反应时间,从而增快对瞬态事件的反应速度;反之,用低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照明则会延长反应时间,导致大脑反应迟钝。本研究成果提供了光源色温影响视觉功效的实验依据,为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隧道及道路照明设计标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固体照明的新技术:一种产生色温可变白光的新技术.其原理很简单:即通过混合暖白色和冷白色LED产生的光,或改变红色、绿色、蓝色LED发出的光的比例即可获得.照明设计人员已经发现了这种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具有不同相关色温的同一类灯中找出具有恒定色温、高显色指数高压钠灯的电气条件,作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将150W的灯在各种电气条件下燃点并确定相关色温与电气特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结果推导出下列公式:Tcp=aWla+bVla+c这里Tcp是相关色温,Wla是灯功率,Vla是灯电压,a、b、c为系数。该公式给出了特定Tcp值下的Wla和Vla的电气条件,也适用于改变系数a、b、c值的其它功率的灯。如果通过这些电气条件将灯的相关色温控制在额定值±150K之内,就可观察到灯的色温与黑体轨迹的偏差。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如下公式:Tcp=dVla+eIla+f这里Tcp是相关色温,Vla为灯电压,Ila为灯电流,d、e、f为系数。对于特定Tcp值的读出电路可以为Vla和Ila的简单的读出电路。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一种运用红光LED补偿提高低色温冷白光LED光源矩阵显色指数及色温的方法。给出两个应用实例,说明用这一方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9.
光源的色温及其在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源的色温是影响照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照明设计中如何选择光源的色温,该文阐述了色温的有关概念以及不同色温的灯光对人的心理、生理产生的不同影响,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形成原因。从而总结了照明设计中可以从那些方面来考虑对色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电机型式试验微机自动测试系统中,由于受外界信号的干扰,使得由采样数据值拟合运算而绘制出的特性曲线与实际电机特性曲线间存在偏差。文章应用数学分析,提出用曲线轨迹的预测点替代非真实点,再进行曲线拟合的方法来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为家居阅读环境提供完成工作学习等阅读工作所需的光线的阅读台灯,研究其不同光学参数对于视觉功效的影响便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台灯生产厂商目前对于台灯色温对于使用者视觉功效的影响研究很少涉及。目前我国的现行标准也并未规定台灯的色温。基于这个问题,本实验采用了3种不同色温的台灯光源,检测目标初始探测程度,完成一定阅读任务后的视疲劳情况,以及人们对于不同色温环境的喜好程度。得出了台灯色温对于阅读工作者的视疲劳的影响,其结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统点胶工艺,研究了光扩散剂和荧光粉沉淀对COB LED光源相关色温(CCT)空间分布的影响。在混粉胶中加入光扩散剂,观察不同含量光扩散剂对COB LED光源CCT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静置实验分析静置时间对CCT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CT空间分布差值先随光扩散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光扩散剂比重达22.5%时,CCT空间差值达到最小,继续增加光扩散剂含量,CCT空间分布差值增加,由静置实验分析发现,水平静置4 h及以上比添加光扩散剂能更有效地提升光源CCT空间分布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用最优化方法以计算值与表值之差等量加权和最小为目标优化公式中的多项式系数,得到的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均优于原公式的水蒸汽性质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LED光源防爆灯散热问题,在灯体结构上设计了特殊散热结构,使LED光源温度不超过规定限值,提高LED光源防爆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DJSS—79)及美国《交流变电站接地安全导则》(1983年修订稿)所推荐的接触电势计算公式,指出它们的计算精度较差(误差大于10%)。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的所得结果与接地理论的基本概念不相符合。为此,提出一种计算水平地网接触电势的新公式,其主要优点是计算精度较高(误差通常在±5%范围内),计算简易,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