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好课程教学改革,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仪表与检测》课程教学的“三个融合”:课堂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融合、课程内容与毕业设计相融合、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相融合,对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检测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组网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太低,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理论和实践教学分离等突出问题,该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组网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基本思路,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内容的增删、实践环节教学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思路,构建以教育文化为立足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为路径、以多元化培养为核心的三重向度的教学新模式;打造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方式与多元高阶教学目标相融合、线上线下多元考核及质量评价机制与促进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相融合的“四合”多元化教学体系。实践表明,“三度四合”教学改革解决了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学生在知识获取、素质培养、实践创新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软件》2019,(8):226-228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提升高职实践类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效果,课程资源建设是首要问题,教学内容是否优质、实用,是提高高职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提出了"课产融合"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对"课产融合"项目库资源、立体化教材建设方法,"产学并行"训练流程、"课产融合"实践创新平台、教学思政教育等路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创新了高职实践类课程资源"课产融合"建设方法与路径,为现代学徒创新训练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介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验创新成果,摸索出一套"把实验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安全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了高职信息安全技术的教学现状,介绍了信息安全技术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验创新成果,摸索出一套"把实验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等农业院校电路理论课程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电路理 论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实验演示与现代仿真相融合、教学方法与因材施教相融合、教学模式 与教材改革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例相融合、基本实验与综合实验相融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传统单一考试与多样 化考核相融合、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中文与英文相融合等“十大融合”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解决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激活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使电路理论教学更符合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东  方芳 《福建电脑》2020,(3):23-2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力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呈现出方法更新速度快、应用场景多、领域交叉融合等特点,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难以满足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设置等三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视域下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突破传统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局限,满足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校程序设计通识课程教学中限制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将Python语言纳入程序设计通识课程教学,分别从教学策略、教学框架、教学特色等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西华大学计算机系程序设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将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设计类图学课程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论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分析图学课程与设计类学科间的异同,提出了通过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的划分来实现学科融合与模块细分的授课方式,并通过进一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了融合的方式与不同的教学模块。  相似文献   

11.
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课程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自主钻研以及创新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而深度学习理念包含问题解决、沟通交流、知识理解、自主学习以及创新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将深度学习理念与课程的目标和教学过程相融合,依据课程内容设计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最后通过教师对比评价和学习成绩对比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来适应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为目标,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建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的“数据结构”重点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与课程自身特色,介绍包括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等组成环节的"数据结构"重点课程建设实践过程。提出"数据结构"弹性课程内容体系、网络化协作学习方法以及基于兴趣的学习模式等教学改革策略,实践证明,它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及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实验方法改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们在多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把实验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本文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从汇编语言及其教学现状、教学内容的分层次设计、把实验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成果等诸方面介绍了笔者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改思路和实验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的EDA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思路,结合"电子设计工程师(初级)"岗位标准,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考核标准等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设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总结设计出适合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土力学课程教材内容滞后、使用规范不统一,课程内容抽象、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不当、实际教学 效果不佳,实践教学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沈阳农业大学土力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创新教育理论,培养优秀人 才;结合专业要求,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习积极性;采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技 能。该项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与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总结性概述。以期抛砖引玉,试图引起更多同行的共鸣,近而促进"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山山 《福建电脑》2021,37(4):62-6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基础知识点多、理论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本文提出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应用,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针对“计算机辅助产品表现”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局限与问题,结合对其形 成原因的具体剖析,提出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改革方向,并引入小规模 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对原有的课程内容与授课形式进行重构与创新。通过教学实践对 SPOC 课程的内容建设、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估等重要环节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对测验成 绩的数据分析,验证了 SPOC 模式对于该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所具备的有效性,为今后计算机辅 助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按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育质量"的教学思想,通过"规范课堂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和"提供多沟通渠道,扩展辅导与答疑途径"等3方面的立体信息化教学手段,面向信息安全专业进行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互动式实践,并说明收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