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超声波对茜草植物染料进行萃取和棉针织物的染色,比较了超声波法与常规法萃取染液的萃取率、前处理效果及染色牢度,探讨了两种方法染色中染料浓度、染色时间及温度对棉针织物上染率和匀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可提高茜草染料的萃取率,并赋予较高的上染率,同时改善染色匀染性,提高染色牢度,棉针织物茜草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浓度25g/L,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2.
选择植物靛蓝、茜草两种常用的植物染料对棉针织物进行超声波染色,探讨了超声波染色温度和时间对两类植物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超声波对棉纤维超分子结构和对植物染料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改变棉纤维的超分子结构,起到促染的作用;超声波染色的染色温度不宜过高,靛蓝不宜超过30 ℃,茜草不宜超过60 ℃;超声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靛蓝和茜草的染色牢度,特别是湿摩擦牢度和皂洗变色牢度。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对植物靛蓝染料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其明  张义安 《纺织学报》2009,30(12):66-70
为提高植物靛蓝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对植物靛蓝染料染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探讨了超声波对植物靛蓝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波最佳染色工艺为:保险粉质量浓度为15g/L,烧碱质量浓度为5 g/L,染色时间4 min,染色温度为20℃,超声波功率密度0.5W/cm2。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植物靛蓝染料的染色工艺,不仅可使染色样品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有所提高,而且可缩短染色时间,提高上染率、降低染色温度。  相似文献   

4.
黄土媒染红色系天然染料婴幼儿面料生态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婴幼儿纺织品面料,选择红色系天然植物染料茜草和苏木来染色,并采用黄土作为媒染剂进行固色实现了生态染色。通过实验分析了茜草和苏木染液的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染色深度的影响,并对染后织物进行了有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由黄土媒染处理的茜草和苏木染制品色泽纯正,且有较好的色牢度。最佳染色工艺为:茜草染液浓度5g/L,温度100℃,时间40min;苏木染液浓度15g/L,温度60℃,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5.
牛角瓜纤维的靛蓝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丹  郑小静  余刚  杜玮  田磊  易长海 《印染》2014,(21):20-22,26
研究染色温度、染色后氧化时间、渗透剂质量浓度对牛角瓜纤维靛蓝染色得色深度(K/S值)和上染率的影响,以及牛角瓜纤维中的果胶、蜡质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优化了牛角瓜纤维靛蓝染料染色的氧化工艺,染色温度20℃左右(即常温)、氧化时间8 min、渗透剂0.4 g/L以上;牛角瓜纤维经过前处理去除果胶、脂蜡质等杂质后,靛蓝染料染色K/S值与上染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提取茜草染料粉末,并进行染色试验。讨论了粉末茜草染料的稳定性以及染料浓度、上染温度、处理时间、浴比等工艺参数对染色重现性的影响。与传统萃取工艺染液的染色重现性进行对比,得出该方法大大提高茜草染料的染色重现性。  相似文献   

7.
对植物染料茜草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茜草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液pH、染色温度、媒染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染色工艺方案。将茜草染料与中国传统手工扎染技艺结合,制作出创新的手工扎染作品,将其应用到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领域,得到了兼具环保与艺术性的纺织品。结果表明:茜草染色深度会随着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的增加而加大,但超过一定阈值后,色彩会趋于饱和;基于染色效果及环保性考虑,选择柠檬酸为媒染剂,染液pH为7,染液质量浓度为0.04 g/mL,染色时间为40 min,染色温度为70℃。  相似文献   

8.
采用弱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分别在传统和超声波条件下对羽毛纤维进行染色,通过分析探讨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上染百分率、摩擦色牢度和甲醛含量的影响,确定超声波上染羽毛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弱酸性染料的最佳染色温度70℃,时间40 min;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温度90℃,时间50 min;中性染料的最佳染色温度90℃,时间5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染色工艺条件下,上染百分率可以达到89.9%,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干摩擦色牢度高于湿摩擦色牢度0.5~1.0级,甲醛含量为25.21 mg/kg。采用超声波方法的染色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羊绒常规染色工艺与前处理和染色中使用超声波处理工艺,得知对于浅色及中深色产品,染前进行超声波处理可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率.从染料浓度和保温时间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常规染色与超声波前处理后低温染色纤维的上染率,得出超声波处理使染料集中上染温度有所降低,高温保温时间可以缩短,从而降低能耗,避免纤维受高温、长时间损伤;同时,对于同样深度,超声波处理后的纤维染色比常规工艺染色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19,(24)
采用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后,以硫酸铝钾为媒染剂,采用天然茜草染料对棉织物进行后媒染染色,优化改性工艺和染色工艺。研究表明:壳聚糖对棉织物最佳改性工艺为壳聚糖质量分数45%,改性时间为20 min,改性温度80℃;茜草染料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媒染剂6%,茜草染料0.16 g/L,上染温度80℃,染色时间70 min。经壳聚糖改性后,茜草染色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与耐皂洗色牢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耐皂洗色牢度方面仍需研究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效果的关系,选择平纹、斜纹和蜂巢织物为研究对象,对3种织物进行相同的冷轧堆前处理、预处理和喷墨印花,测试了织物的粗糙度、厚度、孔隙率、颜色深度和印花清晰度;分析了预处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织物组织结构与颜色深度和印花清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纹织物的经向粗糙度、纬向粗糙度、厚度和孔隙率分别为6.4 μm、9.1 μm、0.65 mm和85.5%,斜纹织物比平纹织物分别增加了22%、30%、25%和2.5%,而蜂巢织物比平纹织物分别增加了50%、53%、150%和3.4%;冷轧堆处理和预处理后的平纹、斜纹和蜂巢织物的经纬向粗糙度、孔隙率减小,织物厚度增加;平纹织物的表观颜色最浅、印花清晰度最好,斜纹织物次之,蜂巢织物的表观颜色最深,印花清晰度最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羊毛织物经蛋白酶改性后表面性能变化对喷墨印花中常用活性染料墨滴铺展和颜色性能影响,使用蛋白酶Savinase 16L处理羊毛织物,观察了墨滴在织物表面变化。借助接触角测量仪、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未处理和蛋白酶处理后织物的润湿性能、物理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酶改性后织物表面鳞片被刻蚀,纤维结构变得疏松,润湿性能提高;相对于未改性羊毛,改性后羊毛表面不同颜色活性染料墨滴铺展时间和铺展面积均明显减小,以浅红色墨滴为例,铺展时间和铺展面积分别减小了54.8%和19.1%;此外,蛋白酶处理导致纤维表面蛋白质显现程度增加,使得更多的活性染料分子同纤维表面氨基基团共价结合,织物表观得色深度和色彩鲜艳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生物相容性功能纺织材料,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带有不同电荷的海藻酸钠(Alg)、壳聚糖(Chi)、透明质酸(HA)组装到碳酸钙模板上,利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去除模板,得到Alg/ Chi/ HA生物多糖微胶囊;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微胶囊的形貌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Alg/Chi/HA多糖微胶囊具有很好的中空结构及较强的稳定性;考察了多糖微胶囊吸附释放行为及其随pH值的变化规律,发现Alg/Chi/HA多糖微胶囊具有良好的pH值响应性;进一步将Alg/Chi/HA多糖微胶囊整理至棉纤维上,以制备缓释型功能纺织材料,为功能纺织品开发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与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聚四氟乙烯纤维的表面性能,赋予其亲水性,利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的特性,采用多巴胺浸渍改性处理聚四氟乙烯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静态水接触角测量仪测试改性后纤维的表面特性及化学组成,研究改性后纤维在不同溶液中的洗脱吸光度,分析纤维与多巴胺的结合牢度。结果表明: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聚四氟乙烯纤维表面的聚多巴胺层愈加致密;当处理时间达24 h时,纤维的静态水接触角由120 °减小到69°;继续延长处理时间,接触角无明显变化;改性后的聚四氟乙烯纤维表面引入—COOH、—NH2等亲水基团,纤维亲水性明显提高;纤维与聚多巴胺结合稳定,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5.
乳铁蛋白是一种非血红素转铁蛋白,与血清转铁蛋白、卵转铁蛋白和黑素转铁蛋白共同组成转铁蛋白家族。乳铁蛋白是一种多功能性的糖蛋白,具有很多的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配方奶粉、医药等领域中。归纳传统的与新开发的乳铁蛋白的回收方法,比较每种方法在提取回收乳铁蛋白中的优势与不足,对今后开发出更佳具有优势的乳铁蛋白的回收方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探究部分牛乳替代羊乳时Halloumi干酪的产率和品质。结果表明:提高原料乳中羊乳的体积比时,Halloumi干酪的产率、蛋白含量也显著提高,当牛羊乳的体积比为0∶1和1∶1时,产率分别高达12.03%和11.99%,两者差异性不显著(P>0.05);且羊乳的比率越高,Halloumi的硬度和咀嚼性显著越强(P<0.05),但弹性和凝聚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牛羊乳体积比1∶1的Halloumi干酪在气味和质地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牛羊乳的体积比为0∶1综合各项品质指标,最终确定牛羊比最佳配体积比为1∶1。  相似文献   

17.
以高产槐糖脂假丝酵母菌(Candida bombicola)SF260为生产菌,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槐糖脂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并进一步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槐糖脂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60 g/L,转基因大豆油80 g/L,酵母粉3 g/L,Na2HPO4·12H2O 3 g/L,KH2PO4 1 g/L,槐糖脂产量达88.79 g/L,较优化前提高了27.22%。菌株SF260在5 L发酵罐内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在发酵液中葡萄糖、转基因大豆油质量浓度分别降至10 g/L后,采用连续流加补料的方式控制葡萄糖、转基因大豆油质量浓度为10~15 g/L,如果pH降至3.5以下,控制pH为3.5,转速400 r/min,发酵时间204 h。在此优化条件下,槐糖脂产量可达331.26 g/L,发酵强度达1.62 g/(L·h)。  相似文献   

18.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菌引起的烟草细菌性病害,是危害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解析烟草青枯病的抗性遗传效应对指导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以多个抗病/感病样本为亲本,构建了两个不同的杂交组合,进行群体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岩烟97的青枯病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以及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反帝三号-丙的青枯病抗性受1对加性-显性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烟草青枯病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有利于等位基因聚合育种及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马铃薯挤压米品质,以碎米为主要原料,添加马铃薯全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螺杆转速、机筒温度、水分含量3个因素,以米汤固形物、质构品质、感官评分、吸水指数和水溶性指数等为考察目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极差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140 r/min,机筒温度115℃、水分含量29%。该条件下,马铃薯挤压米口感醇香,有马铃薯独特的香味。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区晾晒烟资源多样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晾晒烟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其新的用途,对来源于黄淮、西南、东南、东北、长江中上游等5个产区的93份晾晒烟种质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化学成分测定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性状变异系数在7.60%~70.17%,其中,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总氯的变异系数最大。烟碱含量在1.20%~8.63%,钾含量在0.91%~4.18%。从58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43对扩增清晰、重复性和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获得多态性条带146个,多态性比例97.99%,Shannon's指数为0.9379,Nei's多样性指数为0.5356。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50处可将93份晾晒烟种质分为3类。东南烟区群体与黄淮烟区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580,而西南烟区群体与东北烟区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7820。因此,93份晾晒烟种质农艺性状、化学成分以及分子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为晾晒烟资源新用途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