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一起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数据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一起220 kV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运行过程中全电流异常增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针对现场MOA内部受潮劣化后,其运行电压下全电流及阻性电流均增大,尤其是阻性电流分量幅度增加更快的特点,对避雷器进行带电检测试验、停电试验和解体检查,证明了红外测温、阻性电流测量可及时准确发现M0A受潮的内部故障.  相似文献   

2.
22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介绍了22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带电测试异常的处理情况,对异常MOA进行停电试验、解体检查发现,MOA的A相上节U1mA变化率为0.85%,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均符合《规程》的要求,没有故障;A相下节U1mA的变化率为22.4%,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为786μA,绝缘电阻值为0.411GΩ,存在故障。分析指出:测量阻性电流可及时准确发现MOA受潮情况;MOA在运行中要严格按照DL/T596—1996进行定期带电测试,以便及时发现缺陷;当MOA内部发生故障时,交流泄漏全电流、泄漏电流阻性分量都会增大,但泄漏全电流没有阻性分量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在超特高压变电站中采用检修电源箱接线法进行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方法.通过理论和500 kV变电站现场试验的对比分析得出,PT二次接线法和检修电源箱接线法在避雷器带电测试中有相同的精确度,但PT二次接线法中需要取流过避雷器计数器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端子箱内的二次参考电压,比较适用...  相似文献   

4.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事故分析及测试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带电测试发现一起避雷器缺陷的研究,以及对故障避雷器的解体分析,认为:预防性试验的结果对于判断避雷器的受潮情况是很敏锐的,但受停电限制,无法及时反映避雷器的运行状况;带电测试有时只能发现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受潮情况,其测试周期短,如在不同的时期配合进行红外试验,对于及时发现避雷器缺陷有一定的效果;对避雷器泄漏电流的电流进...  相似文献   

5.
避雷器带电测试的原理及仪器比较和现场事故缺陷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进行避雷器带电测试可对避雷器的运行状况作出有效的分析判断,为及早发现和处理隐患赢得时间,达到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目的.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测试原理以及采用不同原理和传输方式的避雷器带电测试仪的性能,同时,介绍了深圳供电局试验研究所新研制的M21型避雷器带电测试仪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另外,通过一起由带电测试发现避雷器故障的现...  相似文献   

6.
在运行电压下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阻性电流,对判断避雷器是否存在受潮或老化等缺陷有重要意义;而普遍存在的"一"字形排列的避雷器,测试阻性电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相间干扰的影响。介绍了阻性电流测试原理及测试时相间干扰情况,并结合一组500 kV避雷器缺陷试验数据,指出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抗干扰校正算法所存在的不足,认为:对于MOA初期的缺陷,不建议使用仅采集电流信号的单输入型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对于边单相缺陷引起的初期故障,使用校正算法容易造成结论的误判断,不建议采用此方法;可通过在相同的周围环境下,依据MOA阻性电流测试的增量来判断其性能状态;初次的阻性电流测试可以和停电直流试验一同进行,以监测试品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起110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在运行中爆炸事故,通过现场检查、试验和解体分析,确定MOA密封不良导致内部受潮。MOA内部受潮劣化后,其运行电压下全电流及阻性电流均增大。在遭受雷击后,MOA发生击穿事故。对此应加强巡检、带电检测和在线检测等多种措施来避免此类事故。  相似文献   

8.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与阻性电流关系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用阻性电流基波值来简单判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阐述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引起泄漏电流和阻性电流异常常见的四种现象:一内部电阻片与外瓷套之间的局部放电;二内部受潮;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发生热击穿;四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外套表面的污秽。分析了各种缺陷的特点:一当阻性电流上有脉冲电流尖峰出现时,可作为局部放电的判据;二当阻性电流长期增加,不因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避雷器内部受潮;三监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总电流中的有功分量,可以了解其发热功率的变化,只要发热功率与散热功率曲线之间裕度足够,就不会发生热击穿;四如泄漏电流的增加只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过一段时间后将消失,说明是污秽引起的,其与内部受潮引起的阻性电流增加是不同的。通过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与阻性电流关系的探讨,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的判断和解决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阻性电流基波测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测量阻性电流基波时同步采样的必要性,采用同步采样AD转换器MAX1310,可保证电压电流信号同时采样,避免了投影角的测量误差;采用锁相环技术可实现特定周期内整数点采样。实验证明采用同步采样技术的实验装置,测量精度(特别是夹角测量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步采样技术减小了非整周期采样所带来的栅栏泄漏效应,使普通FFT谐波分析可以应用到MOA阻性电流基波的测量中,减小了采样不同步所造成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之间的夹角误差。同步采样技术对于精确测量两个信号基波夹角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器有线传输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一种基于GPRS远程监测避雷器状态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的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现场采集部分、GPRS通信部分和远程监测中心系统管理部分。现场采集部分以TMS320F2812微处理器为核心处理器,对避雷器的阻性电流进行实时检测。现场采集结果通过GPRS发送到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形成数据报表,在监测中心可以通过远程实时对避雷器状态进行监测和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分析,达到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用数字谐波法检测MOA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给出当前MOA的检测方法并指出了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A/D转换和微机处理的试验方法数字谐波法。针对MOA检测中的干扰方式如系统谐波、PT相移以及数字波形失真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直流1 mA参考电压U_(1mA)及0.75 U_(1mA)下的泄漏电流测量时,MOA的安装位置对试验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以±800 kV楚雄换流站直流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为例,综述了800 kV五节、500 kV三节、多支并联单节、多支并联双节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参考电压由上至下有着增大或减小趋势的多节避雷器提出了各自的不拆引线试验方法;依据现场试验经验提出了多支并联的双节避雷器借助绝缘杆的不拆引线试验方法和多支并联的单节避雷器且下法兰连接在一起的避雷器(震荡装置避雷器、串补平台避雷器等)采用竖立绝缘杆,仅改接高压加压线的高效试验方法,并简要对下法兰未连接在一起的多支并联的单节避雷器提出了多支共同加压,同时测量的试验方法。经过现场试验的验证,上述方法在保证工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测量阻性电流提高MOA状态监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MOA在线状态监测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全电流测量方法仅仅反映了避雷器容性电流的变化,不能反映避雷器内部的变化。阻性电流相位比较法能获得较高的阻性泄漏电流测量精度,但需要从运行的现场取一个电压参考量(电压互感器或传感器电压抽取装置),会对系统其他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3次谐波分析法能反映电阻片的老化问题,但对MOA内部受潮、局部放电等反映不灵敏。另外,运行中MOA的阻性电流仅几十微安,通过互感器耦合到2次检测回路的信号已极其微弱,而变电所的电场、磁场以及高压线的相间干扰足以对微弱信号波形产生难以克服的各种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偏移或不稳定。分析MOA在实际运行下的电流特性,提出了采用模拟电压参考量来替代电压互感器的2次电压,简化了测量设备复杂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MOA在基波电压作用下,基波电压与阻性泄漏电流三次谐波分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电场传感器获取线路基波和三次谐波电压信号,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MOA的全电流进行数字分析,提出了一种计算MOA阻性泄漏电流的新方法。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补偿MOA容性电流的基波分量和三次谐波分量。  相似文献   

15.
带电测试法对MOA测量数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测量交流泄漏电流及其阻性分量是带电测试MOA的主要方法。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也可借助红外测温手段。评价MOA的运行状况时,应充分考虑带电测试MOA的泄漏电流、红外测温及常规停电试验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三者试验数据做出正确评价,也可采用横向和纵向测量结果比较法来评价。  相似文献   

16.
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线路避雷器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对应用于输电线路防雷中的避雷器所通过的雷电流,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串)间的绝缘配合以及避雷器的安装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建议应进一步开展线路避雷器在不同状态下保护水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