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X52高频直缝焊管热影响区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腾义 《钢铁钒钛》2004,25(1):34-38,43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验X52试验钢焊管裂纹断口和夹杂物形貌,并对夹杂物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确定了钢中存在大量密集分布的稀土硫化物和稀土硫氧化物层带状夹杂是形成裂纹的主要原因,层带状夹杂物在高温和焊接挤压力的作用下内部分离而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2.
利用SEM和TEM研究了Ti3Al基合金室温和650℃下恒应力低周疲劳的断口形貌和变形行为。研究表明,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试样表面缺口处,室温下断口呈解理特征;650℃下断口中可观察到延性疲劳条带,且有沿晶的二次裂纹。合金的变形集中于β转变组织,β转变组织主要通过位错运动及形变孪晶的产生来协调变形,初生α2相晶内亚晶协调变形,650℃时非基面弯曲位错的开动使塑性变形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X70钢DWTT断口纤维率差别较大的两类试样进行断口形貌和组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断口纤维率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带状组织、组织类型的差异。要提高X70钢的断口纤维率,需获得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金相组织,提高组织的均匀性,避免成分偏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莱钢厚规格船板钢DH36拉伸试样表面出现麻点、裂纹,拉伸断口分层,断后伸长率低的问题,利用低倍、金相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问题试样的显微组织及断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板中心部位碳和合金元素偏析及夹杂物在晶界处析出导致的带状组织、魏氏组织及微裂纹是断口分层的主要原因。制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减小成分偏析,抑制心部魏氏组织,可减缓这种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热轧Q460C中厚钢板在拉伸试验中出现伸长率不合格的问题,通过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断口区域的金相组织以及低倍硫印检验分析,认为钢板中夹杂物含量较高、中心偏析、中间裂纹和板材带状组织是导致伸长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结果,产生加工硬化,残余内应力和性能的方向性。性能的方向性出现是由于金属材料由多成分、多晶体和多相组成的组织,以及成分偏析、孔隙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造成形变的层状、带状和纤维状组织。多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设备对12MnNiVR钢板拉伸断口分层的原因进行研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金相组织和断口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轧制工艺与热处理工艺对分层影响不大,分层的主要原因是钢板中心偏析严重,同时存在粗大马氏体组织,变形时容易在带状马氏体中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纹沿着MnS或Ti(C,N)夹杂等缺陷裂开。  相似文献   

8.
屈服强度700MPa级超高强度大梁钢冲压开裂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屈服强度为700MPa级超高强度大梁钢在冲压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开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冲压工艺孔位置及工艺孔内断面裂纹是大梁板冲压开裂纹源产生的主要原因,超高强度大梁板冲压或剪切断口易产生层状裂纹倾向与材料厚度中心珠光体带状组织有关,在设计时,超高强度大梁折弯变形区域应避免出现工艺冲孔。  相似文献   

9.
为找出裂纹来源,解决钢板表面裂纹问题,对SM490A、AH32及E级船板等钢板表面的网状裂纹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周围组织进行电镜、能谱分析及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裂纹底部除存在Fe、Ca、Al的氧化物(保护渣成分)外,还存在氧化物圆点、Cu质点;裂纹近表面一侧有明显的脱碳区,带状组织不明显,而裂纹另一侧呈现明显的带状组织形貌;裂纹周围组织中存在大量的二次氧化颗粒。认为裂纹不是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是铸坯中就存在。通过制定严格的结晶器使用管理规定,改善保护渣及钢水质量、热装制度等,彻底消除了该类缺陷。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显微组织的观察分析、断口形貌的观察和硬度测定,分析造成柔轮疲劳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失效柔轮的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柔轮上存在较严重的3级带状组织。虽然存在MnS和Al2O3夹杂物引起的4.42μm微孔,但由于其尺寸和数量较小,不是导致其断裂的主要原因。样品的晶粒整体上较粗大,断口裂纹处晶粒更粗大且更不均匀,断口裂纹处的晶粒尺寸是远离断口晶粒的1.4倍。晶粒粗大使晶界面积减小,导致塑性变形不均匀,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产生初生裂纹,同时也不利于阻碍裂纹的扩展,导致样品发生断裂失效。因此,原奥氏体晶粒粗大是导致柔轮疲劳断裂主要原因。可通过循环热处理或增加正火预处理,达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爱霞 《宽厚板》2006,12(5):1-3
使用金相法对碳素结构钢Q235B钢板的拉伸试样非正常断口进行分析,研究了钢中夹杂物类型和形态以及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Q235B钢板拉伸试样非正常断口及附近部位夹杂物严重,且存在粗大的带状组织,带状铁素体中有明显的非金属夹杂物。粗大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是由于铁素体以非金属夹杂物为结晶核心并沿着非金属夹杂物的变形方向生长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Q345R容器板延伸率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Q345R容器板拉伸试验出现延伸不合及试样断口分层的原因。通过对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分析,得出严重带状组织、硫化物夹杂及芯部高硬度脆性相的存在是导致钢板延伸率不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帅勇  陈远清  付军  仇圣桃  廖鹏 《钢铁钒钛》2012,33(4):92-95,100
针对高强船板EH36在拉伸试验时试样的1/2厚度附近出现的严重分层现象,利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试样断口及剖面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分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造成钢板中心分层的直接原因是带状组织和中心的层片状MnS夹杂,而根本原因是连铸过程中C、Mn、S的中心偏析。  相似文献   

14.
饶添荣  李杰  成国光  侯自兵 《钢铁研究》2010,38(1):21-23,41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分离断口的形貌、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用能谱仪分析了分离断口分离处的夹杂物及中心区域的微区成分,探讨了DH36高强度船板常温拉伸试验出现断口分离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心部位的Al、Ca、Si、Mn类氧化物、硫化物的复合化合物是导致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分离的重要原因,而中心区域的锰偏析和明显的带状组织是DH36高强度船板常温拉伸断口产生分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高强船板拉伸试验断口分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韩炯  高亮 《宽厚板》2006,12(1):30-32
高强船板拉伸试验后出现断口分层现象。利用低倍检测、扫描电镜能谱仪和金相显微镜,对断口以及平行于拉伸方向、垂直于钢板表面的剖面进行了观察、检测和分析,指出分层现象与板厚中心偏析处的硫化物夹杂、带状组织、未轧合孔洞有关。  相似文献   

16.
邢献强  曹文全  王存宇 《钢铁》2020,55(3):68-73
 为了研究中心偏析对弹簧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55SiCr弹簧钢的元素偏析行为、带状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带状组织由合金元素偏析引起,其内部锰、铬和硅质量分数为非偏析带2倍以上,合金元素偏析引起带状组织,弹簧钢拉伸试样中裂纹起源于偏析带状组织,并沿垂直于带状组织方向扩展导致最终断裂,带状偏析是影响高强度弹簧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断口分离现象造成的舞钢生产船板拉伸试样不合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侧裂纹和分层是断口分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板坯连铸末端强冷工艺试验,有效改善了中心偏析,降低了带状等级.试验后生产钢板的拉伸断口形貌正常,没有再出现明显分层或侧裂纹,船板拉伸试样不合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X65管线钢不同级别带状组织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焊缝处有典型的焊缝组织贝氏体,热影响区含有少量的魏氏体、珠光体、晶内成核铁素体和多边形铁素体组织,焊接接头的拉伸断裂部位在焊缝处;带状组织越严重,焊接后的钢板强度和韧性均变差,因此在X65管线钢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带状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crack-tip micromechanics, and fracture behaviors of a two-phase (γ + α2)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 alloy, Ti-47Al-2.6Nb-2(Cr+V), heat-treated for the microstructure of either fine duplex (gamma + lamellar) or predominantly lamellar microstructure were studied in the 25 °C to 800 °C range.In situ tensile and fracture toughness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vacuum using a high-temperature loading stage in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hile conventional tensile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air. The results revealed strong influences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crack-tip deformation, quasi-static crack growth, and the fracture initiation behaviors in the alloy. Intergranular fracture and cleavage were the dominant fracture mechanisms in the duplex microstructure material, whose fracture remained brittle at temperatures up to 600 °C. In contrast, the nearly fully lamellar microstructure resulted in a relatively high crack growth resistance in the 25 °C to 800 °C range, with interface delamination, translamellar fracture, and decohesion of colony boundaries being the main fracture processes. The higher fracture resistance exhibited by the lamellar microstructure can be attributed, at least partly, to toughening by shear ligaments formed as the result of mismatched crack planes in the process zone.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强度船板拉伸试样断口出现分层的问题,对典型断口分层试样和断口合格试样取样进行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异常断口试样夹杂物级别高,试样心部组织晶粒粗大,带状组织明显且有裂纹,分析认为,2.0级以上的硅酸盐夹杂和MnS夹杂、28μm宽的珠光体带及Ti、Nb元素的富集是导致拉伸裂纹进而出现断口分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