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空中目标雷达探测距离的预测是基于检飞数据的雷达网探测能力分析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对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性系统,采用一般预测方法很难满足预测精度的要求,为此使用灰色预测模型中的新陈代谢模型和Verhulst模型进行预测.新陈代谢模型在预测过程中不断剔除已不能反映系统特征的老数据,Verhulst模型则主要对原始数据变化呈S形特点的序列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实例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新陈代谢模型预测精度最低达96.14%,Verhulst模型预测精度最低达95.44%.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灰色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首先从沉降初始实测值修正和增加时间指数项两个方面对灰色Verhulst模型的离散时间响应式进行了改进;然后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时间响应式进行直接地优化估计,避免了灰色Verhulst模型常规估计方法中因背景值选取问题而导致的计算误差.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较原模型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Bertalanffy模型、Weibull模型及原灰色Verhulst模型这几种沉降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灰色Verhulst模型的建模数据序列作数乘变换,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数乘变换后的参数序列,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推导,分析了模型参数特征在数乘变换作用下的变化,讨论了数乘变换对模型的模拟预测值及相对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建模序列作数乘变换,灰色Verhulst模型的模拟和预测效果不变,同时缩小建模数据的量级,简化建模过程,该结果对灰色Verhulst模型的进一步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实例验证Verhulst模型特性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GM(1,1)与Verhulst模型在地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灰色Verhulst模型和GM(1,1)模型在地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对某工程实例复合地基的沉降进行分析,并与实测沉降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灰色Verhulst模型比GM(1,1)模型更适用,Verhulst模型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预测精度也更高;Verhulst模型不仅能够预测最终沉降量,也能很好地反映全过程的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两种灰色模型中,Verhulst模型预测精度高,更适合应用于地基沉降预测,值得在实际工程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灰色模型不适合长期、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序列预测,针对这一问题引入马尔可夫预测理论,建立了公路运输弹性系数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模型兼有灰色预测和马尔可夫预测的优点,克服了随机波动性数据对公路运输弹性系数预测精度的影响,拓宽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通过湖南省公路客运弹性系数预测的实例证明,基于灰色马尔可夫的公路运输弹性系数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普遍高于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始含水率数据波动性较大时出现的状况,对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优化。改进白化方程初始值选取方法,提高灰色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优化后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预测高含水阶段含水上升规律时的小误差概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预测精度,在对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灰色Verhulst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基于IOWGA(诱导有序几何加权平均)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对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克服单一预测模型的不足、预测误差较小,可以作为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结合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数据,本文研究了灰色Verhulst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在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了任意时间间隔的灰色Verhulst模型.计算得出了灰色Verhulst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公路路基沉降量预测结果,并与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色模型的预测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更接近,精度更高,更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Verhulst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满足对抗性环境中对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非等时距灰色Verhulst残差修正的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由非等时距的原始采样风险数据序列入手,根据累加序列所呈现出"S"形或反"S"形的摆动特征,选用灰色Verhulst模型或其反函数模型预测出网络未来的风险值,然后基于多级残差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修正,最后应用修正后的新模型得到直观的网络未来安全态势曲线图.经过试验示例与仿真,表明该模型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青藏块体河西地区中具有季节性时间序列特征的金塔南场地的变形监测数据,依据单个预测模型各自的特点,选用灰色模型和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对该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灰色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季节性时序的宏观发展趋势,时间序列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季节性时序的周期性微观趋势。灰色时序组合模型结合了两者的优点,适用于季节性时间序列的变形分析与预测,预测结果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污水排放系统进水量不确定、调度功能缺乏,易引起污水外溢或高扬程大耗能排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量的城市排水协调调度控制策略.依据典型排水拓扑结构图建立排放系统数学模型,并构建了输入流量计算方程.由各泵站间污水流入、排出量与进水池水位的关系对系统做流量排放协调调度的仿真,并通过已构建的网络控制平台进行了现场调度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流量的优化调度方法可提升排水系统的协调性能,获得好的过流能力,提高污水的安全排放水平,同时能保持低扬程排放运行获取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某三级污水管网的流量动态特性、温度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某商场建筑的全年负荷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商场建筑日峰值排热量与污水平均载热量的相对大小,找出最不利流量及其与建筑需求侧的差额。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城市污水冷热资源,探索在污水流量不利工况下城市污水与城市建筑负荷之间的供需匹配方法,采用复合式系统弥补全年污水最不利流量时段污水平均载热量与建筑负荷的差值,并针对复合式系统提出了负荷分担原则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出了当前污水处理厂监管、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应实行企业化运作的见解,阐述了政府各部门在城市收水系统中各自的职能和分工,并对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的处罚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水污染的演变机理,从城镇生活污水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我国居民的水需求和水环境的变化态势。通过省际面板数据的考察发现,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不仅与城镇人口线性相关,而且还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用水习惯、产业结构和政策规制等的影响。城镇生活污水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彰显水环境资源的价值属性,并建立以水权管理和排污权交易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生态安全现状,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历年遥感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城市扩张生态效应指标体系,探究1980—2017年乌鲁木齐市城市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1)1980—2017年间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面积增加6.35 km2,以林地、草地和水域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煤矿厂生活污水特点的分析,结合原有污水处理站工艺及多家同类污水站的实践经验,提出采用BAF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矿厂区生活污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cr、BOD5、SS、色度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同时CODcr、BOD5、SS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5%、92.5%、90.9%、90%,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煤矿厂生活污水,在技术和经济上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市人工湿地系统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5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对COD的净化效果好。近17个月的监测数据显示,COD的去除率超过92%,系统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此外,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耗能低(平均的耗电量为0.14 kWh/m3),节省日常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8.
对土壤生态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时期对系统进水和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总磷(TP)和悬浮物(SS)的浓度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地埋式设计,系统在不同季节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运行稳定,当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运行过程同时表明土壤生态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零排放、景观和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塑铝管改进的城市污水热能供热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回收和利用城市污水热能,研制了以水源热泵为中心设备的污水热能回收和利用的实验系统。成功地获得了用塑铝管间接换热回收污水热能的技术方法,解决了污水热能利用的关键性问题,即换热设备的腐蚀问题,为污水热能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污水热能回收实验系统满足冬季供热负荷的要求;系统平均供热系数为3.2,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20.
将建立的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数值模型应用于福州市内河水系的水环境治理分析中.提出三种不同截污方案,并通过模型进行不同方案的计算比较,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截污条件下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方案下的水质计算结果,确定了最优截污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