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胶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镍锌铁氧体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H值对明胶网络凝胶法制备镍锌铁氧体纳米粉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佳pH值范围为9至11.加入添加剂可在较低的煅烧温度下使杂相消失并得到单相镍锌铁氧体产物.当明胶的用量由5%上升至20%(质量分数,下同)时,经700 ℃煅烧2 h后,产物晶粒由46 nm减少至10 nm,可通过改变明胶浓度的方法调控镍锌铁氧体的晶粒.镍锌铁氧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随粉体晶粒尺寸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Fe83Co17)xAg100-x(x=40,45,50,55,60)颗粒膜样品,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四探针方法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Fe83Co17)55Ag45颗粒膜沉积态及真空退火后的结构、巨磁电阻效应(GMR)以及磁性能。磁电阻测量表明:当x=55时,厚度为400nm的制备态薄膜样品(Fe83Co17)55Ag45的GMR值最大,为–8.1%;XRD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Fe83Co17)55Ag45颗粒膜的微结构发生了演变,导致(Fe83Co17)55Ag45颗粒膜的GMR值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150℃达到最大值,其值约为–8.3%;(Fe83Co17)55Ag45样品的磁滞回线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不断升高,矫顽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体镍镀层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晶体镍镀层,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nm。采用热分析法、透射电子显微镜(17EM)和X射线衍射方法(XRD)研究了纳米镍镀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晶体镍镀层晶粒开始明显长大温度约为255℃,晶粒长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低温晶粒异常长大阶段(200~300%)和晶粒正常长大阶段(300~500%)。原始镍镀层的(111)和(200)面双织构在低温晶粒异常长大阶段仍存在,但在正常长大阶段逐渐消失。100%加热后镍镀层显微硬度略有增高,随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合金薄膜Ni100-xBx(x=1.61,1.95,2.13,2.40,3.02,3.90,6.70,17.3,22.60)系列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方法测量了沉积状态样品和经过热磁处理后样品的结构与颗粒度。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热磁处理前后的磁学参数以及它们随B含量的变化。对部分样品还用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了低温下的磁滞回线。  相似文献   

5.
电沉积微纳米镍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氨基磺酸镍体系的镀液中通过直流、脉冲电沉积分别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的块体镍.通过室温单向拉伸实验比较了这些镍的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拓宽电沉积纳米镍的晶粒尺寸分布可显著提高其塑性,同时,保留较高的强度.所制备的具有宽晶粒尺寸分布(5~120 nm)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7.2 nm的纳米镍,抗拉强度为1162~1211 MPa,断裂伸长率为10.4%~11.4%.与平均晶粒尺寸为22.4nm的窄晶粒尺寸分布(5~60 nm)的纳米镍相比,抗拉强度降低约200 MPa,但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4%.通过对纳米镍微观组织的TEM观察,揭示了宽晶粒尺寸分布纳米镍中塑性的显著提高源于塑性变形中大晶粒(100 nm以上)内存在类似传统粗晶材料中的晶内位错滑移.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浓度的CaHPO4和Ca(H2PO4)2溶液对镍钛合金进行一步水热处理,以进行生物活性表面改性。经过处理的试样表面覆盖的薄膜由细晶粒(~70 nm)和大颗粒(100-250 nm)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试样表面的钛以TiO2形式存在,检测不到镍,钙磷元素以磷酸钙存在。处理试样检测到锐钛矿TiO2和羟基磷灰石的X射线衍射峰。在无钙Hank’s平衡盐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处理试样的耐蚀性比抛光试样大大提高。本文提供的一步法生物活性表面改性方法易于操作,处理温度低,腐蚀性低,可用于生物医用多孔镍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相似文献   

7.
在离子液相沉淀体系中,通过受限自组装生长可控制备草酸镍纳米纤维。在氩气环境中,在纤维微结构诱导下,通过热分解草酸镍纤维制备出镍纳米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检测所得样品的性质。结果表明,氨的存在使草酸镍的生长习性从自由自组装模式转变为了受限自组装模式,制备的草酸镍纤维具有单斜晶体结构,直径100-200nm,长度为1-5μm。 热分解制备的镍纤维表面粗糙,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直径100-200nm,长度为1-5μm。在草酸镍纤维形成的细而长空间的诱导作用下,镍原子经过成核、生长和聚合过程,从而形成纤维状纳米镍。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包覆剂,通过一种改进的水热法合成近乎单分散的镍三维纳米结构.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立方相的镍晶体是由中心放射状生长的纳米矛头组成的花状三维纳米结构,其尺寸约为1.5 μm.这些纳米矛头具有均一的形状:其根部为(120±20) nm,顶部为(15±5) nm,长度为(400±50) nm,厚度为(10±2) nm.对比实验表明,镍三维纳米材料的花状形貌受到反应时间、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控制.良好的催化性能表明,这种镍三维纳米结构将来很可能成为一种优异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Dyx(Co21Cu79)100-x(x=0,4,8,9,12,14)颗粒膜。XRD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Dy将促进CoCu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此外Dy元素还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磁电阻测试发现:随着Dy含量的增加,Dyx(Co21Cu79)100-x薄膜的电阻逐渐增大,而薄膜的巨磁电阻(GMR)值先升后降,当退火温度Ta=425℃时,Dy4(Co21Cu79)96薄膜的GMR值达到最大,为-4.68%。薄膜的磁滞回线表明:矫顽力Hc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随Dy含量的增加,却单调减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Dyx(Co21Cu79)100-x(x=0,4,8,9,12,14)颗粒膜.XRD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Dy将促进CoCu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此外Dy元素还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磁电阻测试发现:随着Dy含量的增加,Dyx(Co21Cu79)100-x薄膜的电阻逐渐增大,而薄膜的巨磁电阻(GMR)值先升后降,当退火温度Ta=425℃时,Dy4(Co21Cu79)96薄膜的GMR值达到最大,为-4.68%.薄膜的磁滞回线表明:矫顽力Hc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随Dy含量的增加,却单调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