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样器对连铸中间罐钢水总氧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两种取样器对连铸生产纯净钢时中间罐钢水取样,测试其总氧含量(T[O])。结果表明取样器对中间罐钢水T[O]有很大影响。当内壁有FeO薄膜存在时,中间罐钢水的T[O]高达(98~140)×10~(-6),导致所取试样不能反映中间罐钢水实际的T[O]。用改进的取样器取样的T[O]为(38~53)×10~(-6),基本能代表中间罐钢水实际的T[O]。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低碳保护渣和液面波动等对钢水增碳的影响,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两种保护渣的差异,发现保护渣是影响钢水增碳的主要因素,液面波动增大也加剧了钢水增碳程度。相应地采取控制钢水增碳的措施:减少保护渣中的自由碳质量分数,增加保护渣黏度,使熔渣层厚度由10~15 mm增加至15~20 mm;推进提高钢水纯净度,推进恒拉速浇注,减少了液面波动。通过以上措施的改进,保护渣A钢水增碳由4.0×10~(-6)降低至0.8×10~(-6),保护渣B钢水增碳由2.4×10~(-6)降至1.1×10~(-6),提高了生产控制水平,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同时降低了材料改判率。  相似文献   

3.
对汽车板提高连浇炉数到10炉后钢水洁净度及耐火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现场工业试验,分析了10炉连浇浇铸过程中T[O]、钢水中[N]质量分数变化,夹杂物分布情况,并对浇铸后耐火材料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浇第1炉T[O]质量分数控制在28×10-6,[N]质量分数为18×10-6,T[O]平均质量分数为28.1×10-6,整体控制较好;[N]质量分数控制稳定在17.2×10-6左右。开浇第一炉夹杂物数量并不多,第1炉达到6.46 个/mm2,最后1炉夹杂物分布情况为9.06 个/mm2,整体控制水平较好。10炉连浇后塞棒及中间包工作层厚度耐火材料均可满足现场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熊海波  李晶  谭兵 《上海金属》2011,33(1):44-47,58
采用中频炉-模铸-电渣重熔-退火工艺路线,生产H13热作模具钢。研究了冶炼过程中T.[O]总含量[H]、[S]含量及大型夹杂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H13 T.[O]含量为42×10-6~56×10-6,[H]含量为1.6×10-6~3.0×10-6,[S]含量为0.004%~0.005 5%,大型夹杂物含量为1.1~2.24 mg/10 kg。具体研究了电渣重熔工艺对以上各参数的影响,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以此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前期开发1215MS钢种时,LF精炼过程控制不稳定的问题,分别从钢水[Mn]、[S]含量的精确控制、稳定精炼过程钢水氧含量、优化精炼渣组成及造渣制度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优化后的LF精炼工艺,精炼过程钢水[Mn]、[S]含量更容易控制,钢水[Mn]/[S]提高至3.5~3.7;精炼过程钢水自由氧含量稳定在50×10–6~70×10–6范围内,精炼结束时钢水自由氧含量控制在60×10–6左右;精炼渣二元碱度提高至2.3~2.6,精炼渣中Al2O3含量提高至12~14,盘圆中B类夹杂物级别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钢生产实际,通过对低合金钢的钢液成分及精炼渣组成控制的优化,研究了钢液洁净度水平。结果表明,实验炉次CAS取消钙处理,中包T[O]含量由原工艺的56×10~(-4)%降低到48×10~(-4)%以下;[N]从35.6×10~(-4)%降低至11~13×10~(-4)%;钢中残留夹杂物以小颗粒球状Al_2O_3为主,尺寸主要集中在2~10μm。  相似文献   

7.
何航  彭杨  林文兵 《连铸》2013,(5):38-42
通过优化LF炉渣系VD和LF炉的吹氩制度以及连铸的工艺参数,有效地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和板坯质量。优化后钢水中的w[P]<0.015%;w[S]<0.003%,w[O]<4×10-6;w[H]<1.5×10-6;w[N]<40×10-6;板坯的中心偏析和疏松均为C类1.0级,钢板中心偏析和疏松均为C类1.0级;特厚钢板(80~120mm)平均探伤合格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探伤合格率最高达到了99.5%。  相似文献   

8.
分析IF钢头、尾坯离端部不同距离氧、氮含量、夹杂物评价,为头、尾坯合适的切头、切尾、如何修磨提供依据。钢水从RH出站至凝固过程中大颗粒复合夹杂物不断去除,热轧材夹杂物主要是氧化铝、氮化钛。头坯离头端2.5 m以后,尾坯离尾端1 m后,D类夹杂减少,头坯D类夹杂评级比尾坯波动大;头坯[wT[O]、][w[N]]高于中间坯18×10-6、8×10-6、尾坯[wT[O]]高于中间坯2×10-6。头坯离头端1 m后,夹杂物少于15 个/mm2,粒径4.4 μm,尾坯上离尾端1 m后,夹杂物少于10 个/mm2,粒径5.1 μm,尾坯洁净度好于头坯。  相似文献   

9.
涟钢依托KR一键式脱硫、BOF炉后精确预脱氧和氩站自动底吹技术,开发了应用于高级别热轧板卷的LF轻处理技术。通过LF一次性加铝脱氧,控制加铝前钢中[O]处在40×10~(-6)~100×10~(-6)之间,加铝后钢液软吹8 min的操作方式,解决了LF精炼不造渣、不脱硫、不钙处理时塞棒容易上涨的难题。通过炉后精确预脱氧和顶渣改质可以控制LF进站钢包顶渣T.Fe质量分数不超过3%,保证钢液洁净度不变差。LF轻处理路线下钢液中硫质量分数更低,中间包钢液中硫质量分数只有0.003 5%,同比传统LF精炼工艺下中间包钢液硫质量分数是0.004 6%。采用LF快速处理工艺时不仅成本降低显著,而且钢中氧氮质量分数比传统工艺低10×10~(-6)左右,各尺寸区间的夹杂物质量分数更少,成品疲劳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汽车大梁钢的工艺流程(BOF→LF精炼→连铸),分析了各工序以及铸坯中T[O]、T[N]和显微夹杂物的类型、来源、数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稳态铸坯中T[O]=25×10~(-6),T[N]=27×10~(-6),显微夹杂的数量为7个/mm~2,显微夹杂类型主要有:CaS-Al_2O_3类夹杂、Al_2O_3类夹杂、CaO-Al_2O_3类夹杂;粒度分别在4~10μm、1~10μm、1~100μm之间,含量分别为60%、3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