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矿冶》2014,(6)
采用氯化—水解法从砷锑烟尘制取三氧化二锑,在砷锑烟尘经酸浸脱砷工序后,分别考察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稀释比对锑水解的影响和稀释比、氨水过量系数、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氯氧锑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比为6∶1、温度为25℃和水解时间为1.5 h条件下水解,及在液固比为1.5∶1、反应温度为25℃、水解时间为0.5 h和氨水过量系数为1.5条件下脱氯,最后可得到砷锑烟尘中锑的回收率达到80.99%。  相似文献   

2.
胡鑫  王少龙  雷霆  巫旭 《矿冶》2014,23(6):36-39
采用氯化—水解法从砷锑烟尘制取三氧化二锑,在砷锑烟尘经酸浸脱砷工序后,分别考察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稀释比对锑水解的影响和稀释比、氨水过量系数、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氯氧锑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比为6∶1、温度为25℃和水解时间为1.5 h条件下水解,及在液固比为1.5∶1、反应温度为25℃、水解时间为0.5 h和氨水过量系数为1.5条件下脱氯,最后可得到砷锑烟尘中锑的回收率达到80.99%。  相似文献   

3.
陈兰  谢兆凤  覃小龙 《矿冶工程》2018,38(1):99-101
研究了氯氧铋湿法还原制备海绵铋的方法。将氯氧铋置于盐酸溶液中搅拌溶解,溶解过程中加入铁粉还原铋离子,最后得到铋含量80%左右的海绵铋。研究了盐酸浓度、液固比、铁粉加入前反应时间、铁粉用量、铁粉加入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铋还原效果的影响,得出反应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2.5 mol/L、液固比5∶1、铁粉加入前反应时间0.5 h、铁粉用量为理论量1.25倍、铁粉加入后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常温,此时海绵铋中铋含量为84.93%。  相似文献   

4.
采用盐酸与六水合三氯化铁体系浸出含铋铜精矿分离铜铋,浸出液水解沉淀制备氯氧铋产品,水解后液可通过硫化沉淀回收其中的铜。结果表明,铜铋分离最佳浸出条件为HCl 2mol/L,每公斤矿所属FeCl_3·6H_2O量为320g,液固比3∶1,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3h。此条件下,铋的浸出率大于95%,铜精矿含铋由2.97%降至0.2%,符合行业标准。浸出液经中和水解可得到含铋大于65%的氯氧铋产品。  相似文献   

5.
从铋渣中回收铜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硫酸和盐酸两段浸出, 使铋渣中的铜和铋与其他有价金属分离, 再经旋流电解提取浸出液中的铜和铋, 从而回收铋渣中的铜和铋。实验结果表明, 硫酸浸出铜工序中, 在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3倍、双氧水用量为原料的40%、液固比5∶1、浸出温度70~80 ℃、浸出时间2 h条件下, 铜浸出率达91%; 浸铜后的渣用盐酸浸出铋, 在盐酸用量为理论量的2~3倍、液固比5∶1、浸出温度70~80 ℃、浸出时间2 h条件下, 铋浸出率达98%。对含铜浸出液和含铋浸出液进行旋流电解, 得到含铜99.95%的阴极铜及含铋96.78%的粗铋, 且铜回收率达99.0%, 铋回收率达98.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砷锑铋中和富集渣为原料,研究了盐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Bi、Cu、Pb、As、Sb的浸出行为及Bi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6.0 mol/L、液固比为6:1、温度为80 ℃、浸出时间为15 min时,Bi、Cu、Pb、As、Sb的浸出率分别为97.4 %、96.1 %、75.9 %、93.6 %、96.0 %;铋浸出过程动力学可分为两个阶段控制,前期受界面传质与扩散的混合控制,后期受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4.50 kJ/mol和82.80 kJ/mol。  相似文献   

7.
铁屑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低品位软锰矿还原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 以铁屑作为还原剂, 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还原浸出软锰矿。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软锰矿铁屑还原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铁屑与软锰矿质量比(简称铁矿比)为0.25∶1, 酸矿质量比为1∶1, 液固比为5∶1, 反应时间为1 h, 初始反应温度为10 ℃。在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下, 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8.
铅阳极泥是我国生产银的主要原料,但由于其中含有锑铋等金属杂质直接影响银的直产率,分离锑铋等金属元素是铅阳极泥生产金、银必不可少的步骤。经过试验研究,得到浸出铅阳极泥的较佳的试验条件为盐酸用量为理论量(以铅阳极泥计)的1.1倍,液∶固=5∶1,温度60~80℃,浸出时间为4h,并添加15~30g/L的FeC13,在此条件下锑、铋的浸出率分别为76.3%和93.7%。  相似文献   

9.
用盐酸与六水合三氯化铁体系浸出含铋铜精矿分离铜铋,结果表明,铜铋分离最佳浸出条件为HCl 2mol/L,FeCl3.6H2O 320g/kg矿,液固比3:1,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3h。此条件下,铋的浸出率大于95%,铜精矿含铋由2.97%降至0.2%,得到符合行业标准的铜精矿,浸出液中和水解得到含铋大于65%的氯氧铋产品。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钼铋混合精矿进一步分选流程长、成本高以及传统火法炼铋工艺冗长、能耗高、铋回收率偏低等问题,采用通氧盐酸浸出新工艺,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钼铋浸出的影响,在盐酸浓度3 mol/L、液固比3∶1、温度80℃、搅拌转速500 r/min优化条件下通氧气浸出6.0 h,铋浸出率达99.13%,钼不浸出富集于浸出渣中,实现了铋和钼的高效分离;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及铁板置换后得到了纯度99%以上的海绵铋。  相似文献   

11.
酸浸提取锑鼓风炉渣中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硫酸与盐酸混合浸出的方法提取锑鼓风炉渣中的铁,考察了浸出时间、反应温度、盐酸加入量、硫酸浓度等对铁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声辅助浸出的效果。结果表明,铁的最佳浸出条件为:炉渣量3 g、浸出时间2 h、反应温度80 ℃、1∶1硫酸10 mL、浓盐酸6 mL,此时铁浸出率为87.89%。相同浸出条件下超声辅助浸出可以缩短反应时间至0.5 h。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盐酸浓度、液固比、溶解时间对氯氧铋渣溶解的影响,以及盐酸浓度、铁粉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铁粉还原铋离子制备海绵铋的影响。实验得出氯氧铋渣溶解最佳条件为: 盐酸浓度5 mol/L、液固比2∶1、溶解时间10 min;铁粉还原铋离子制备海绵铋最佳条件为: 盐酸浓度2 mol/L、铁粉加入量为1.2倍理论量、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为常温,此时海绵铋铋含量为95.52%。  相似文献   

13.
炼铜烟灰硫酸浸出及铜浸出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乐栋  李杰  光明  高玉树 《矿冶工程》2016,36(1):97-100
在分析铜烟灰物料组成的基础上, 采用硫酸浸出工艺, 分别考查了硫酸加入量、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实验得出最佳浸出条件为: 硫酸初始加入量98 g/L, 浸出时间60 min, 浸出温度70 ℃, 液固比5∶1。在此条件下, 铜浸出率达到84.87%。研究了炼铜烟灰硫酸浸出过程中铜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 硫酸浸出过程为扩散控制, 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05 kJ/mol。  相似文献   

14.
稀盐酸溶液还原浸出红土镍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使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 用稀盐酸溶液浸出红土镍矿的工艺条件。在使用还原剂抗坏血酸加入量与矿料质量比为0.3、矿料粒度0.15 mm、酸料质量比2.7、浸出温度60 ℃、浸出时间1 h、固液比1∶4、搅拌速度300 r/min的条件下, 镍的浸出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15.
铜烟灰矿物学基因特性研究及选择性浸出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LA工艺矿物学自动检测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现代测试技术,对铜烟灰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铜烟灰主要成分为铜铅锌铁砷硫酸盐,其中砷主要以硫酸盐和氧化物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浸出特性。研究了液固比、酸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砷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酸度是影响砷浸出的重要因素; 在液固比10∶1、酸度100 g/L、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60 ℃条件下,砷浸出率达到95%以上。铜烟灰中砷的选择性脱除实现了铜冶炼过程中砷的开路,为主体有价金属(铜、铅、铋等)的协同冶炼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粗锑氧作原料制备醋酸锑 ,并对碱液浸出砷、制备醋酸锑的影响因素及最优条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粗锑白湿法制取焦锑酸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朴 《矿冶工程》2014,34(5):113-117
介绍了以粗锑白为原料, 用氧化碱性浸出、盐酸浸出、酸碱中和等三道工序制取焦锑酸钠的试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情况。以双氧水和氢氧化钠作粗锑白的浸出剂, 盐酸为碱浸渣的浸出剂, 氢氧化钠为中和剂, 脱砷率达到97.92%, 脱铅率达到95%以上, 锑回收率达到97.96%。该工艺流程短, 周期短, 添加剂品种少, 操作简单, 成本较低, 经济效益较好, 且实现了无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18.
汪云华 《矿冶工程》2013,33(4):91-93
对内配碳-电炉固态还原-球磨-强磁选-尾矿酸化氧化浸出五氧化二钒工艺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不同的还原剂以及还原剂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因素对固态还原钒钛磁铁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的工艺参数为: 有机粘结剂用量为2%、无烟煤还原剂用量为矿量的30%、还原时间60 min、还原反应温度1200 ℃、磁选场强0.12 T、磁选尾渣浸出硫酸浓度为25%、液固比4∶1、氯酸钠氧化剂用量为尾矿质量的5%、浸出温度为常温、浸出时间180 min。此条件下, 磁选铁精矿经800 ℃氢还原30 min后, 所得铁粉金属铁品位大于96%, 达到化工铁粉质量要求。磁选尾渣经氧化浸出后, 溶液中五氧化二钒的浸出率大于76%, 浸出渣即钛精矿品位大于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