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早在1909年德国A·stock首次合成了P_2S_5,以后逐渐有P_4S_3、P_4S_7的合成和少量生产。硫磷化合物是个复杂的体系。元素硫和磷在100℃以上相遇就会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生成淡黄色、金黄色、绿黄色乃至黑黄  相似文献   

2.
三氯硫磷又名硫氯化磷(PSCI_3),为制取高效有机磷农药不可缺少的原料。随着有机磷农药的发展,三氯疏磷的生产也出现了不同的方法,已进行工业生产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多硫化钠法:将硫黄加少量多硫化钠熔化后,在160~190℃通入三氯化磷蒸汽。(2)以三氯化磷与硫黄直接化合,用三氯化铝作接触剂的方法。(3)此外,文献中也载有用五硫化二磷与五氯化磷共同加热,二氯化二硫与赤磷反应等方法。我厂现行的生产方法系用五硫化二磷(P_2S_5)加赤磷并通以氯气。1958年我厂赤磷来源不足,而五硫化二磷存量较大。为解决这一中间原料的供应,经技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五硫化二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合成某些有机磷农药、石油添加剂、选矿剂等化工产品中。它由单质硫和单质磷直接在高温下反应生成:(2P 5S(?)P_2S_5 Q)。主要副反应有:(4P 7S→P_4S_7,4P 3S→P_4S_3)。五硫化二磷工业生产主要有以下三个过程:原料熔化、计量投料反应、后处理成型。目前国内有三十多家工厂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环境恶劣、三废危害严重。特别是计量投料反应这一步,均采用手控投料  相似文献   

4.
金华化工厂与省化工研究所协作对年产800吨的 P_2S_5车间进行改造。这次改造以减少烟气、降低磷耗为目的。经过近一年的资料查阅、国内调查、制订方案和设备改造,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各条战线深入揭批“四人帮”滔天罪行走向大治的大好形势下,于77年1月30日至2月8日试车、运转了10天,生产了30余吨产品。这次改造割除了反应管,改变搅拌桨形式突破了硫、磷空釜投料易爆的难关。先制得 P_2S_5母液,然后,先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外不论是连续法,还是间歇法生产P_2S_5,一般都采用先让元素硫过量,后补加黄磷的方法。如西德Knapsack工厂使釜内物料在初级反应时保持硫过量,最后追  相似文献   

6.
《农药》1979,(6)
目前,国内所用的鉴定方法,一是测定其磷和硫的含量,一是测定其熔点,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反映五硫化二磷的真实含量。资料介绍:测定五硫化二磷含量有纸层析法,红外光谱法,安培滴定法等。工业五硫化二磷中含有三硫化四磷(P_4S_3)、七硫化四磷(P_4S_7)、硫、磷和酸根等杂质。我们用薄层层析法测定了五个厂家生产的五硫化二磷中三硫化四磷的含量,结果均在0.1%以下。因此,我们在文献基础上试验用容量法测定五硫化二磷含量,经过试验,方法简便易行,能反映五硫化二磷含量。一、原理将五硫化二磷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次溴酸钠溶液氧化,过量的氧化剂使碘化钾析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70Li_2S-30P_2S_5玻璃陶瓷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提出利用Ce_2S_3掺杂改性的方法。采用高能球磨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分为70Li_2S-(30-x)P_2S_5-xCe_2S_3 (x=0, 0.5, 1, 2, 3)的玻璃陶瓷态电解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掺杂不同比例Ce_2S_3的Li_2S-P_2S_5基固体电解质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Ce_2S_3不仅可以提高70Li_2S-30P_2S_5玻璃陶瓷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还可以降低其与正极材料的界面电阻。其中,掺杂1%Ce_2S_3得到的70Li_2S-29P_2S_5-1Ce_2S_3玻璃陶瓷态电解质表现出最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52×10~(-3)S×cm~(-1)),明显高于70Li_2S-30P_2S_5玻璃陶瓷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对比LiCoO_2/70Li_2S-30P_2S_5/Li-In和LiCoO_2/70Li_2S-29P_2S_5-1Ce_2S_3/Li-In2种全固态锂电池,后者表现出更好的放电性能,在室温下0.1C时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05.3 mAh×g~(-1),循环5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为91.8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7.2%。  相似文献   

8.
金华化工厂五硫化二磷车间是1972年建成投产的,原设计能力为800吨/年。五硫化二磷生产的原来设备和各兄弟厂一样,将硫、磷通过反应管反应,再进入反应锅搅拌反应。这个流程有很大的缺点,由于反应管的瞬时反应不完全,反应热高达50千卡/克分子 P_2S_5,因此部分硫和磷就迅速汽化,从尾气管逸出,产生大量的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既浪费原料又影响产品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操作工人身体健康,该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简称硫化物)是合成乐果、马拉硫磷等农药的中间体,在工业生产上是通过五硫化二磷和甲醇在母液存在下直接反应制备的,反应式如下: P_2S_5 4CH_3OH→2(CH_3O)_2P(S)SH H_2S在此反应中有副反应产生,另外由于原料P_2S_5纯度不高,混有P_4S_7、P_4S_5、P_4S_3等杂质,而这些杂质也能与甲醇反应,使硫化物中带进了很多杂质,影响产品质量。为了除去这部分杂  相似文献   

10.
卢源禧 《农药》1993,(3):19-20
一、前言 二烷氧基二硫代磷酸(简称烷基硫化物)及二烷氧基硫代磷酰氯(简称烷基氯化物),均是有机磷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常用于生产伏杀磷、对硫磷、辛硫磷、三唑磷、亚胺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地亚农、特丁磷、毒死蜱、喹硫磷、嘧啶磷等多种农药。 烷基氯化物的制备,以起始原料区分,则有三氯硫磷法与五硫化二磷法两种。后者是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生产的三氯硫磷法和五硫化二磷法两条合成路线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天津农药厂将工业化生产装置由三氯硫磷法改为五硫化二磷法,系为我国第一个建成的高温氯化的工业装置其产品纯度达95%,收率达70%。  相似文献   

12.
杨达 《河北化工》2007,30(8):33-34,43
介绍了一种以三氯硫磷作为原料的双硫磷的合成方法,得到了高品质的双硫磷产品.  相似文献   

13.
国外磷肥P_2O_5总量中约60%来自湿法磷酸。采用硫酸生产湿法磷酸,既耗费大量的硫,又产生磷石膏废料。硝酸磷肥工艺减少了硫的消耗,同时不产生磷石膏。目前全球有80家硝酸磷肥工厂,P_2O_5总能力达到530万吨。硝酸磷肥技术的最大难点是如何从分解液中除掉所生成的高吸湿性的硝酸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有机磷农药 E605及 E1059的生产,我厂自1956~1958年,曾两度对其中间体三氯硫磷进行了一系列的试制工作。兹将1958年试制中我厂认为比较满意的方法及其投入中型试制后的情况作如下介绍:一、试验室中的制取在采用赤磷与氯化硫反应制取三氯硫磷的过程中,发现伴随三氯硫磷的生成,则有四个分子的硫黄沉积于反应器中(参见反应式)。这给工业生产带来了不便,从而降低了该法在工业上实现的价值。为了进一步解决反应后的硫黄,在试制时加入了与析出硫相应分子数的三氯化磷,使其与析出硫反应生成所需产品三氯硫磷。  相似文献   

15.
三氯硫磷(PSCl_3)是有机磷农药的基本原料之一。文献上提出的制备法很多,在已工业化方法中,苏联和德国都采用連續法,即使三氯化磷蒸汽通过硫磺和硫化鈉的熔融层而得。硫化鈉是催化剂,亦可改用活性炭和三氯化鋁。日本采用硫磺的一氯化硫溶液加三氯化磷,及用三氯硫磷稀釋后的磷制得,也有在三氯硫磷的生产上,采用三氯化磷与磷加一氯化硫的方法。苏联和德国的連續化方法,是比較先进的工业生产方法,如果所用原料三氯化磷的純度較高,得率可达80~85%,而且整个生产过程无廢料下脚产生。但这一方法是气体与液体的接触反应,硫和硫化鈉的熔融,三氯化磷的气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两步调整浮选分离白云石和磷灰石,方法是很简单的。第一步先将矿浆pH调至10,加捕收剂,第二步再将矿浆调至pH 3左右,在此酸性介质中浮出白云石,槽内产物即为磷精矿。用两步调整法浮选印度贾马可特拉磷矿石,当原矿P_2O_5含量18.4%MgO含量10.3%时,可得精矿P_2O_5含量37.7%,MgO0.7%,磷回收率82%;而用一步调整反浮选(PH2.7),各磷精矿品位P_2O_536.2%,MgO含量1.3%,磷回收率为86%。若使用一种称之为“A”的抑制剂,两步法可获P_2O_5>5%,MgO<1%的精矿,回收率85%。  相似文献   

17.
《农药》1960,(3)
生产 SR-406时所用化学反应是:2CS_2 10Cl_2→2Cl·S·CCl_3 S_2Cl_2其中,困难处在于中间体三氯硫碳(全氯代甲硫醇)的合成,只要有痕量的铁存在,就要生成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18.
《农药》1972,(1)
在治螟磷的生产过程中,过去最后一步缩合反应是采用吡啶作缚酸剂的,由于吡啶资源少,不能大量供应,往往影响生产,并给这一品种产量的扩大带来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改用三甲胺代吡啶为缚酸剂,经过多次试验,并在年产一千吨治螟磷车间进行了扩大获得了以三甲胺代吡啶合成治螟磷的肯定结果。一、小试验五硫化二磷路线合成治螟磷的反应为: 1.硫化物的制备: P_2S_5+4C_2H_5OH→2(C_2H_5O)_2 S=PSH+H_2S↑  相似文献   

19.
以Fe~(2+)为活化剂,K_2S_2O_8为氧化剂,对水中2,4,6-三氯苯酚进行降解处理。首先研究K_2S_2O_8浓度和Fe SO4浓度等因素对2,4,6-三氯苯酚降解的影响,发现在K_2S_2O_8浓度为3.75 mmol/L和Fe SO4浓度为1.25 mmol/L,即K_2S_2O_8/Fe~(2+)=75∶25的条件下,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为91%。动力学研究表明,Fe~(2+)活化K_2S_2O_8降解2,4,6-三氯苯酚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反应速度较快,第二阶段为慢速反应,并且第二阶段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0.
刘延年 《农药》1989,(4):8-9
一、釜残物三氯硫磷是生产有机硫代磷酸酯类化学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它的生产工艺已基本定型,即将硫磺、催化剂纯铝投入盛母液的反应釜中,后滴加三氯化磷。生成的三氯硫磷在反应温度下呈气态被蒸出,经冷凝后被收集。可想而知,原料能转化为目的产物,而其中的杂质及催化剂不论其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凡沸点高于目的产物而不能随产物一起被蒸出的,都将积存在反应釜内。它们同难以“咬”净的底硫、难以蒸净的三氯化磷和三氯硫磷混裹在一起,形成了成分复杂的灰黑色粘稠状的所谓釜残物。每生产110吨三氯硫磷,釜残物的量为1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