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钢京唐1号高炉为实现一代炉龄25年的长寿目标,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选择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热压小块炭砖结合湿法喷涂造衬工艺的复合炉缸、全炭砖加陶瓷垫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并全部使用优质耐材;炉体冷却系统使用铸铁-铜冷却壁及壁砖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除盐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了先进的炉体检测系统和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2.
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有效容积为5500m^3,一代设计炉龄为25年,为实现高炉长寿,1号高炉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如采用合理的高炉炉型、选用热压小块碳砖复合炉缸和综合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炉体冷却系统采用铸铁一铜冷却壁及砖壁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先进的炉体监测系统和高炉专家系统等,使其具备了实现一代设计炉龄的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福明  党玉华 《钢铁》2004,39(10):75-78
论述了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大型高炉设计中,通过优化炉型、采用合理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等技术为高炉长寿创造条件。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炉体维护等技术使高炉寿命达到15年以上。对高炉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对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铜冷却壁炉墙内型管理传热学反问题模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铜冷却壁要长期安全地工作,在其热面必须有渣皮覆盖;同时铜冷却壁的高导热能力很可能导致炉墙结瘤,因此,对炉墙监控有利于高炉长寿,同时也是实现长寿和高效的结合点。结合首钢高炉的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传热学反问题的方法,开发了铜冷却壁炉墙内型管理模型,对渣皮状况进行跟踪,从而为高炉操作提供依据和条件,有利于避免铜冷却壁裸露、炉墙结瘤等异常发生。  相似文献   

5.
解冶经 《炼铁》1989,8(3):12-15
酒钢1号高炉第二代已开炉4年,炉体现状是Ⅱ、Ⅴ段冷却壁热流强度高、炉腹以上砖衬侵蚀严重、冷却设备损坏超过半数,高炉处于炉龄末期,为了延长高炉寿命,实现按计划大修,采取强化冷却、钒钛矿护炉、压力灌浆、炉外喷水、精心操作、维持高炉顺行等措施,保证了高炉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攀钢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矿实践,研究了钛的行为对炉缸、炉底的保护作用及一代炉龄延长到20年的可能性。炉身下部是高炉长寿的另一限制性环节,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砖衬、冷却壁材质、冷却水水质和提高高炉操作技术,使高炉一次中修延长到10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高炉冶炼强化程度的提高,炉缸炉底侵蚀问题重新引起了高炉工作者的重视,不少高炉炉役后期炉缸冷却壁的水温差大大超过了安全限度,有的甚至酿成了恶性事故。在武钢,虽然采用了冷却能力强的水冷炭砖炉底,延长了炉缸炉底寿命,但在近两年,几座高炉仍相继出现了炉缸局部冷却壁水温差突然升高现象。为了使水温差高的炉缸恢复正常,实现高炉安全长寿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对本钢新1号高炉本体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新1号高炉为矮胖内型,设计一代寿命大于15年(无中修).新1号高炉炉底炉缸采用了国产优质大块炭砖和美国ucAR热压小块炭砖及陶瓷垫,高热负荷区域采用了铜冷却板和铜冷却壁,冷却系统主要采用软水密闭循环系统,并配置了大量的检测仪表.  相似文献   

9.
对天钢3200m~3高炉综合长寿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过采用高炉本体冷却壁结构和铜冷却壁、炉底炉缸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等一系列技术,为天钢炼铁高炉的长寿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宋萍  邢铭 《包钢科技》2005,31(1):28-30
包钢2号高炉大修设计上采用了有利于强化冶炼的矮胖炉型,并采用了全冷却壁、砖壁合一、薄壁炉衬、炭砖-陶瓷杯复合炉底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利于现高炉优质、低耗、高效、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庆洋  于国华  陈诚  张向国  王冰 《工业炉》2021,43(4):20-23,27
山钢集团日照钢铁厂规划建设两座5 100 m3高炉,设计年产铁水810万t.高炉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包括采用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薄壁结构,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关键部位采用铜冷却壁,炉底炉缸采用"传热法"的设计理念,选用进口优质炭砖,炉体采用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并设计了完善的炉体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宝钢1号高炉第三代炉体工艺设计主要采用了薄壁高炉,设计内型即为操作内型;炉缸内衬配置热压小块炭砖,炉缸象脚侵蚀区设铜冷却壁,炉腹下部采用三段铜冷却板过渡,炉腹至炉身下部设容易挂渣的镶砖铜冷却壁,冷却采用高压净环水与纯水密闭循环系统相结合,水系统分段串联。  相似文献   

13.
 高炉内部不同区域的环境存在差异,确定不同冷却壁在高炉内的合适安装位置,以延长冷却壁寿命,同时达到高炉长寿的目的,仍是设计师们应考虑的问题。以高炉炉内温度场为基础,从材料的导热性能、抗热冲击性能和耐磨性能3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风口以上不同区域冷却壁的设计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探讨了铜冷却壁和铸铁冷却壁的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炉身中、上部应采用球墨铸铁冷却壁,炉腰、炉腹及炉身下部应采用铜冷却壁。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17,(4)
对铜冷却壁的传热特性及高炉气流控制进行了阐述。针对当前高炉铜冷却壁寿命不理想和操作炉型不稳定,炉况波动大的现状,对铜冷却壁在有镶砖和无镶砖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铜冷却壁高炉的气流控制问题。认为,在有镶砖的情况下,铜冷却壁不会出现温度过热,热冲击小、渣皮稳定性好,延长高炉铜冷却壁寿命的关键在于延长镶砖的寿命;控制好边沿气流强度,防止渣皮频繁脱落并减小热震,可延长镶砖的寿命;控制边沿气流可用铜冷却壁的温度来判断,以高于供水温度5~10℃,低于60~70℃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太钢新建4 350m3高炉为例,论述了为实现高炉炉缸炉底的长寿,从高炉的设计、选材和砌筑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炉缸设计采用"传热法",炉底设计采用"隔热法",炉缸炉底整体设计采用了"扬冷避热梯度布砖法"。炉缸选材使用优质高导热系数的碳砖,为了克服冷却壁与碳砖之间捣打料带来较大热阻,砌筑过程中碳砖采用顶砌冷却壁方式,并且严格控制砖衬宽度;炉壳与冷却壁采用分段灌浆。通过建立炉缸炉底传热数学模型,进一步表明了该高炉炉缸炉底优良的性能,投产后1 150℃等温线位于炉缸砖衬热面附近,有利于渣铁壳的形成;同时碳砖内部温度普遍低于750℃,温度梯度较小,碳砖脆化及热应力对砖衬的破坏作用较轻,为日后实现长寿炉缸炉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武钢5号高炉炉体破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武钢5号高炉(3200m^2)大修停炉破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内衬和冷却壁的破损状况。5号高炉球墨铸铁冷却壁制造质量好,在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条件下,水管腐蚀、结垢比不用软水的高炉大为减轻,水管破损率低。炉缸、炉底交界处仍是侵蚀最严重部位,最小残存炭砖厚度仅有280~300mm。为减缓炉缸、炉底炭砖侵蚀,应采用高热导率的微孔、超微孔炭砖,提高炉缸、炉底的冷却强度,并采取措施减轻碱金属和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汪学锋  柳萌 《炼铁》1996,15(3):21-25
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行长寿高炉设计,必须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综合考虑。武钢5号(3200m~3)高炉设计炉型比较合理,炉缸直径为12.2m,高径比为2.28,并采用了全立式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先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龙腾特钢1080m~3高炉炉体设计的主要特点是:适当矮胖型的炉型结构,加深死铁层深度,加大炉缸高度;"陶瓷杯+炭砖"复合炉底、炉缸结构;在铁口、风口区域使用组合砖结构;炉体关键部位使用了铜冷却壁和性价比较高的铸钢冷却壁;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和工业水相结合的炉体冷却系统,确保冷却设备的使用效率及寿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武钢6号高炉中修停炉的机会,对其炉衬和冷却器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高炉风口组合砖已侵蚀殆尽,炉缸炭砖顶部未发现环缝侵蚀,炉缸圆周方向部分区域陶瓷杯尚有残存;高炉炉缸第5段、炉腹第6段冷却壁破损严重,破损部位主要集中在炉缸炉腹衔接部位;高炉炉腰第7段、炉身第8段冷却壁服役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破损。通过分析认为,6号高炉炉缸可以满足一代炉龄15年的使用要求;炉缸炉腹冷却壁破损原因主要在于冷却壁结构不合理。为此,在中修后的6号高炉上改进了冷却壁结构设计,新型冷却壁服役效果良好,预计可以满足大型高炉的长寿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徐萌  陈辉 《炼铁》2021,40(1):9-14
首钢M高炉设计一代炉役寿命20年,实际寿命不足10年,单位炉容产铁量不足7000t/m3,对M高炉强化冶炼与长寿的关系进行了探析.M高炉炉缸破损调查发现,炉缸侧壁炭砖侵蚀异常严重,最薄处不足100 mm,面临烧穿危险.认为长期高压差、高冷却壁水温差、低炉温运行,加钛矿护炉与做炉温不坚决,炉前日常作业管理不到位,是影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