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研究了三种生物碳素材料 (石墨、金刚石膜、类金刚石膜 )样品表面吸附血浆蛋白后血浆蛋白构象的改变。结果表明 ,血浆蛋白吸附在材料表面后构象改变程度的相对大小为 ,石墨 >金刚石膜 >类金刚石膜。从吸附血浆蛋白构象改变的角度可以定性地得出 :类金刚石膜的血液相容性优于金刚石膜 ,金刚石膜的血液相容性优于石墨。  相似文献   

2.
生瑜  兰明荣 《中国塑料》1999,13(1):80-84
本文研究了经大分子以键合方式包覆处理的氢氧化铝粉末的表面性质以及其与常用聚合物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1)与末处理过的氢氧化铝相比,非极性液体与处理过的氢氧化铝压片的接触角变化较小,而极性液体与它的接触角一般明显增大。(2)改性后的氢氧化铝的表面张力均明显下降,其中表面张力有极性分量大幅度下降而色散分量稍有提高。与常见聚合物的界面张力以及它的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均降而色散分量稍有提高。与常见聚合物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接枝苯乙烯对秸秆粉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秸秆粉、改性秸秆粉的表面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和Owens法,求解2种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和非极性分量,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秸秆粉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24.77 mN/m,体现分子色散力的非极性分量为19.79 mN/m;而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18.90 mN/m,其非极性分量为3.75 mN/m,说明接枝共聚可有效地改善秸秆粉的表面极性;与聚合物复合时,改性秸秆粉比秸秆粉具有更好的界面融合性,改性秸秆粉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优于秸秆粉。  相似文献   

4.
生瑜  兰明荣 《塑料加工》2000,29(4):42-44
本文研究了经大分子以键合方式包覆处理的氢氧化铝粉末的表面性质以及其与常用聚合物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1)与未处理过的氢氧化铝相比,非极性液体与处理过的氢氧化铝压片的接触角变化较小,而极性液体与它的接触角一般明显增大。(2)改性后的氢氧化铝的表面张力均明显下降,其中表面张力的极性分量大幅度下降而色散分量稍有提高。与常见聚合物的界面张力以及它的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均下降。(3)用弹性体处理的氢氧化铝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杨木木粉的表面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和Owens-wendt-Kaelble法,求解了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杨木木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分量和非极性分量。结果表明,杨木木粉的表面自由能为23.43 mN/m,体现分子色散力的非极性分量为4.64 mN/m,在处理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随着处理温度的上升,杨木木粉的总表面自由能略有下降,体现其分子色散力的非极性表面自由能上升,体现其表面极性值的极性表面自由能下降,并分析了上述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的临界表面张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极性液体在不同接枝率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LLDPE-g-AA)膜表面的接触角。发现随着接枝率的增加,接触角下降,采用Zisman作图法和接触角与表面张力的相关关系式得到了不同接枝率LL-DPE-g-AA的临界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7.
固体的表面能可以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的接触角和它对极性或者酸—碱的敏感性进行估算。界面张力和粘附则可以用估算的表面能来进行计算。性能和粘接强度与表面能有关,有三种情况:界面分离;界面不完全润湿;界面处有第三相存在。  相似文献   

8.
大分子键合处理CaCO3的表面性质及其与PVC的界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大分子键合方式包覆处理CaCO3粉末的表面性质及其填充PVC的界面性质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①与未处理的CaCO3相比,所有改性CaCO3的表面张力均明显下降,其中表面张力的极性分量大幅度下降,但色散分量略有提高,与PVC的界面张力及其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均下降;②用大分子弹性体键合方式处理的CaCO3对PVC填充材料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其效果优于铝酸酯偶联剂,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滴体积法及Wilhelmy动态接触角测定法测定了丙烯酸双环戌烯基酯 (DCPA)、丙烯酸三环戌烯基酯 (TCPA)、丙烯酸异冰片酯 (IB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BMA)与其均聚物 ,以及氯化聚丙烯 (C1PP)与聚苯乙烯 (PSt)的表面张力及其色散分量与极性分量 ;分别测定了水与CH2 I2 对聚合物PDCPA、PTCPA、PIBA、PBMA、C1PP与PSt表面的动态接触角。以及DCPA、IBA与BMA分别对PSt表面的动态接触角。水、CH2 I2 与PSt为参比物 ,它们的表面张力及其色散分量与极性分量为已知的。从这些数据中得到一些规律性现象 ,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冷等离子体改性云南松木材表面,利用水和二碘甲烷测试不同放置时间木材表面接触角,根据Young-Good-Girifalco-Fowkes方程公式计算表面自由能及其色散力和极性力。结果表明,经DBD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松木表面接触角明显降低,自由能显著提高,1h后测得表面自由能提高55%;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表面自由能都逐渐降低,9~24h内活性降低比较迅速,放置8d后接近于改性前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几种聚碳硅烷/聚硅烷共混物,通过两种已知表面张力的小分子液体在共混物表面接触角的测定,采用调和平均法求得了共混物的表面自由能,研究了共混物相容性和聚硅烷的含量及其分子量对共混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降比较明显;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经铜欧菁衍生物处理后的颜料在正辛醇、二甲苯中分散,粒径在4μ以下的颜料粒子重量百分比由空白样品的50.1%增加至88.4%和96.4%;经表面处理后的颜料,其流动性也普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表面自由能对陶瓷釉面易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接触角测试法研究表面自由能对陶瓷釉面易洁性的影响.用Dataphysics OCA-30接触角测试系统中的动态接触角记录功能测试水中模拟污物油酸在陶瓷釉面上的动态行为.用座滴法测试不同陶瓷釉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组成.用悬滴法测试油酸的表面张力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陶瓷制品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所占比例越大,表面自由能越高,水中油酸在陶瓷釉面上的黏附趋势也越小,陶瓷釉面的易洁性越好.当陶瓷釉面极性分量达到46.17mJ/m2,占表面自由能85.91%时,水中油酸在此釉面上的黏附功为2.11 mJ/m2,油酸在98 s后可自动浮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降比较明显;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经铜酞菁衍生物处理后的颜料在正辛醇、二甲苯中分散,粒径在4μ以下的颜料粒子重量百分比由空白样品的50.1%增加至88.4%和96.4%;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以大分子键合方式包覆处理碳酸钙粉末的表面性质及其填充PVC的界面性质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1)与未处理过的纳米轻质碳酸钙相比,所有改性碳酸钙的表面张力均明显下降,其中表面张力的极性分量大幅度下降而色散分量稍有提高。与PVC的界面张力及其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均下降。(2)用大分子弹性体键合方式处理的碳酸钙对PVC填充材料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其效果优于铝酸酯偶联剂,显示可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出新型颜料分散剂RSJ,用于酞菁蓝颜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分别研究在不同RSJ加量条件下酞菁蓝颜料临界润湿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流动性以及水相中分散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从中发现:经RSJ0.5%~3.0%添加量改性处理后,颜料临界润湿表面能γ_c由23mN/m变为34.8mN/m,提高了51%;对水的接触角由82.4°变为47°,减小了47%。表面自由能中的色散成分γ_s~d变化不大,可以认为保持不变,但是γ_s~p却由18.9mN/m变大为27.2mN/m,使得γ_s整体提高13%。此外,流动性提高2.5倍,水中分散稳定性提高了29%。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的相容剂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通过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不同液体在复合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得知其表面润湿性,进而推导出其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相容剂均可有效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而,且相容剂5108的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润滑剂与润湿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李杰  时凯 《聚氯乙烯》2009,37(6):21-25,28
提出以润滑剂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作为定量表述润滑剂极性的标准,分析液体表面张力与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润湿现象与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RDX表面能及其分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Washburn薄层毛细渗透技术测定了RDX粉体的接触角和表面能及其色散、极化、电子受供体分量.选用非极性的二碘甲烷和1-溴萘作为测定RDX表面能色散分量的探针液体,极性的乙二醇和甲酰胺作为测定RDX表面能极性分量和酸、碱分量的探针液体.通过测定不同探针液体的渗透曲线,发现基于不同探针液体分子的接触角获得的RDX粉体的表面能成分彼此一致,RDX的总表面能(40.20 mJ · m-2)与理论计算结果(40.60 mJ · m-2)基本一致.测得的色散分量为23.71 mJ · m-2,极性分量为16.49 mJ · m-2,电子受体分量为1.149 mJ · m-2,电子供体分量为51.87 mJ · m-2.结果表明,在RDX的表面能中,色散分量占主要部分,而且在极性分量中电子供体碱性分量明显大于电子受体酸性分量.  相似文献   

20.
α-癸基甜菜碱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α-癸基甜菜碱的表面活性与溶液性质.α-癸基甜菜碱亲水基团的立体结构有利于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使得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更加紧密.实验测得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为38.2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6.9×10-3mol/L,胶束形成标准自由能为-22.3 kJ·mol-1,胶束聚集数为74;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等电点pH区域具有最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