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丁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广玉  薛华珍  邹祺 《化学试剂》2007,29(8):463-468
芦丁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芦丁具有完整的大π键共轭体系,强配位氧原子与合适的空间构型,可与金属离子螯合成稳定的环状配合物。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合成的芦丁金属配合物,有些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有些药理作用显著。芦丁与金属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配合物后,还可应用于分光光度、荧光、极谱分析等,检测金属离子或者检测芦丁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缬沙坦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判断出缬沙坦对人血清白蛋白(HSA)体系的猝灭是由于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计算出在30℃缬沙坦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n30℃=0.53和K30℃=761.8,37℃时缬沙坦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n37℃=0.48和K37℃=374.8。此外,还得出了一些金属离子存在下的结合常数(KCa=3899.5,KCu=1081.4,KFe=1595.1,KZn=3833.6)。体系的热力学常数分别为ΔH=-24.9kJ/mol,ΔS30℃=38.2J.mol-1.K-1,ΔS37℃=34.5J.mol-1.K-1,由此得出缬沙坦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是以静电作用力相结合。由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两者间的作用距离r=2.07nm。并利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缬沙坦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槲皮素镧配合物(La L3·6H2O,L=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槲皮素镧配合物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并引起荧光的静态猝灭,主要通过作用于BSA酪氨酸残基处引起BSA构象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郭丽 《广东化工》2009,36(12):89-90
中药活性组分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为探讨人类疾病机制,诊断、预防疾病,制药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毒理学、生命科学、化学及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基于研究中药活性组分与HSA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实验技术及化学信息学,从HSA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方法,基本公式等几个方面来阐述HSA与中药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咖啡酸、间羟基肉桂酸为母体,分别与止血芳酸反应,设计合成两种羟基肉桂酸衍生物I、II,并用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其在体外生理条件下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I和II都可以使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且对HSA的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衍生物I、II与HSA中的结合位于亚结构域IIA(即site I)中,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时还存在着疏水作用,且衍生物距色氨酸残基(Trp214)很近,很好地解释了衍生物有效猝灭HSA内源荧光的实验现象。分子对接与实验获得了一致性的结果,二者相互作证,提高了实验结果推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芦丁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芦丁具有完整的大盯键共轭体系,强配位氧原子与合适的空间构型,可与金属离子螯合成稳定的环状配合物。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有些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有些药理作用显著。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共合成了31种芦丁金属配合物,其中主族元素有5个:Mg、Al、Ga、Sn和Bi;副族元素有12个:Cr、Mn、Fe、Co、Ni、Cu、Zn、Y、Mo、Cd、Pt和Au;稀土元素有14个: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等。  相似文献   

7.
以Tris-HCl缓冲溶液为介质,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芹菜素(Apigenin,简写为Ap)与稀土铕离子配位的酸度及芹菜素-铕(Ⅲ)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芹菜素与铕(Ⅲ)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生理条件(pH=7.4),随ct-DNA浓度的增大,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吸光度降低,吸收带变宽,有微弱的红移,说明芹菜素-铕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CD光谱及同步荧光,研究了硼酯类荧光探针(JYS-1)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机理和探针对HSA构象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HSA与探针之间的猝灭方式主要是静态猝灭方式.根据热力学数据,确定了二者之间的结合距离为3.07nm,二者之间在298K、305及308K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回流制备了壳聚糖-铜(CTS-Cu)配合物,采用荧光、红外、紫外光谱对配合物CTS-Cu与H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80nm处出现紫外吸收峰,在340nm处使HSA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猝灭速率常数kq=3.014×1014L/mol·s,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说明CTS-Cu与HSA发生了较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基态复合物,其结合常数Ka=4.27×106L/mol。通过加入位点标记物布洛芬(Ibuprofen)和华法林(Warfarin)用荧光法研究了CTS-Cu与HSA的结合位点,表明Warfarin与CTSCu竞争HSA的同一个位点,即SiteⅠ位。采用微量热法研究了CTS-Cu与核桃内生菌的相互作用,随着CTS-Cu浓度的增加,最大产热效率出现的时间逐渐延长,表明CTS-Cu对核桃内生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结合特征.采用荧光光谱法,计算在不同温度下乙氧基血根碱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实验结果显示,在290K,300K,310K时乙氧基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081×105L?mol-1,7.784×104L?mol-1,2.397×105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13,0.979,1.071.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这表明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作用生成了无荧光效应的复合物,属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1.
朱琳  马明硕  柳彩云 《应用化工》2019,(9):2053-2056
运用紫外以及荧光光谱对铜离子荧光探针(DQX-1)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探针与HSA结合,形成复合物,探针能够有规律的猝灭HSA的荧光,猝灭机理证明为静态猝灭。由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判别出:探针DQX-1和HAS之间发生自动的结合,主要依靠的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通过探针DQX-1和HAS之间的结合距离为5.42 nm,说明两者之间能够发生非辐射能量的转移。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表明,加入DQX-1后HSA的构象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9):2053-2056
运用紫外以及荧光光谱对铜离子荧光探针(DQX-1)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探针与HSA结合,形成复合物,探针能够有规律的猝灭HSA的荧光,猝灭机理证明为静态猝灭。由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判别出:探针DQX-1和HAS之间发生自动的结合,主要依靠的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通过探针DQX-1和HAS之间的结合距离为5.42 nm,说明两者之间能够发生非辐射能量的转移。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表明,加入DQX-1后HSA的构象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用于识别汞的荧光分子探针(WL-6)与生物大分子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HSA在结合位点的荧光强度,随着WL-6的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根据荧光数据,得到了WL-6与HSA作用的结合常数、主要作用力及猝灭常数。从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的结果可以看出,WL-6的结合改变了HSA的构象。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种光谱方法研究了Mg~(2+)-HA,Y~(3+)-HA,La~(3+)-HA等竹红菌甲素金属离子配合物(M-H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 7.4和5.0条件下M-HA能够与HSA形成1:1的复合物,其结合常数均大于2×10~4L/mol.电子自旋共振和荧光猝灭实验表明HSA和M-HA在激发态条件下具有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咖啡酸、间羟基肉桂酸为母体,分别与止血芳酸反应,设计合成两种羟基肉桂酸衍生物(E)-4-{[1'-(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Ⅰ)、(E)-4-{[1'-(3″-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Ⅱ),并用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其在体外生理条件下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Ⅰ和Ⅱ都可以使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且对HSA的构象产生一定影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衍生物Ⅰ、Ⅱ与HSA结合在亚结构域ⅡA(即site I)中,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时还存在着疏水作用,且衍生物距色氨酸残基(Trp214)很近,很好地解释了衍生物有效猝灭HSA内源荧光的实验现象。分子对接与实验获得了一致性的结果,二者相互佐证,提高了实验结果推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痢菌净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下痢菌净(MEQ)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行为。分析了MEQ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KSV、结合常数Kb、结合位点数n、热力学参数(如:ΔH、ΔS、ΔG)和结合距离r,并探研了MEQ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MEQ对HSA荧光猝灭方式是动态猝灭;结合位点数1;结合距离4.2 nm;MEQ对HSA构象的影响不大。MEQ与HSA间结合作用较弱,作为肠、胃或体外消炎药时,不易被血清白蛋白储存和转运,药物在体内的残留量较少、残留时间较短、所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8):1640-1643
为了探讨荧光探针BCZ-4识别H_2O_2的识别机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光谱法研究BCZ-4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探针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猝灭HSA的荧光,二者之间作用距离为4.89 nm,作用力类型主要为静电作用。荧光光谱和CD光谱显示,探针与HSA的结合改变了HSA的构象。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17,(8):1640-1643
为了探讨荧光探针BCZ-4识别H_2O_2的识别机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光谱法研究BCZ-4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探针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猝灭HSA的荧光,二者之间作用距离为4.89 nm,作用力类型主要为静电作用。荧光光谱和CD光谱显示,探针与HSA的结合改变了HSA的构象。  相似文献   

19.
平衡透析法研究小檗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本实验中,平衡透析法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跟人血清白蛋自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在37℃的水浴恒温培养4h后,两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紫外光谱有所改变,同时,通过方程拟合,测得其结合常数为1.32×10^3(mol·L^-1)^-1,最大结合量为406umol·L^-1。  相似文献   

20.
稀土离子发光材料性能优良,既可电致发光又可光致发光,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化学,激光材料,防伪商标等领域。本文以邻菲哕啉为小分子配体,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为高分子配体,制备铕的高分子荧光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中荧光强度与铕离子浓度的关系,发现Eu^3+的浓度在1.25×10^-5mol/L和2.0×10^-4mol/L之间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与Eu^3+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其加标回收率为98.6—101.3%,在该浓度范围内可对配合物中Eu^3+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