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东鞍山赤铁矿石选择性絮凝脱泥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潘其经 《矿冶工程》1981,1(1):28-34
本文介绍利用木薯淀粉作絮凝剂,对东鞍山铁矿石进行选择性絮凝脱泥的试验结果。在不加碱和木著淀粉用量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废弃含铁量为4%左右,产率为25%左右的矿泥。从而为下步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pH值、药剂用量和剪切力条件下的絮凝试验, 考察了糯玉米淀粉、木薯羟丙基淀粉、氧化玉米淀粉和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对微细粒赤铁矿的絮凝性能, 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糯玉米淀粉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糯玉米淀粉、马铃薯醋酸酯淀粉、氧化淀粉和木薯羟丙基淀粉所形成的絮团分形维数分别为2.02, 1.81, 1.38, 1.27, 絮团的平均粒径和其分形维数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淀粉与赤铁矿的最大吸附发生在pH值为5~7, 其中使等电点降幅最大的是糯玉米淀粉; 淀粉与赤铁矿之间发生了作用力较强的化学吸附, 除此之外两者之间还存在氢键的作用。糯玉米淀粉在赤铁矿上的吸附最为显著而且很牢固。  相似文献   

3.
段旭光  曾雷  周崇文  陈科 《采矿技术》2009,9(4):125-128
研究了淀粉对含铬铁矿石的选择性絮凝行为。研究数据显示,淀粉对铬铁矿具有特殊的亲合力。以铬铁矿石和蛇纹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絮凝实验,发现只有当蛇纹石含量低于30%,淀粉优先絮凝效果才会显著,且分散剂和超声技术能有效地提高优先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20 L近球形爆炸实验系统对木薯淀粉粉尘云的爆炸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分别分析了点火延迟时间、粉尘云浓度、喷吹压力等因素对木薯淀粉粉尘云爆炸的影响,揭示了木薯淀粉粉尘云在密闭容器中的爆炸特性。结果表明,随点火延迟时间增加,木薯淀粉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先增大后减小;随粉尘云浓度增大,木薯淀粉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先增大后减小;随喷吹压力增大,木薯淀粉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先增大后减小。木薯淀粉的最大爆炸指数近似值属于St2级,木薯淀粉粉尘的爆炸危险性很大。本研究成果可为预防实际生产中的粉尘爆炸事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赤铁矿絮凝浮选指标,分别采用磁化水、磁化矿浆和磁化淀粉3种磁化方式对赤铁矿进行絮凝沉降,考察磁处理方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磁化方式均能提高鲕状赤铁矿絮凝沉降率。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磁化处理后的絮团较未磁化时表观粒径更大,结构更加紧密,同时观察到絮团周围分散着透明的石英颗粒,说明磁化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微细粒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在磁化水、磁化矿浆和磁化淀粉3种磁化方式作用下赤铁矿颗粒表面ζ电位均随着磁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ζ电位的变化趋势与鲕状赤铁矿在不同磁化条件下沉降率的变化规律一致。3种磁化方式对微细粒赤铁矿的絮凝过程符合扩展的DLVO理论,其絮凝机理为:磁化处理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赤铁矿颗粒表面ζ电位,进而降低了微细粒赤铁矿颗粒间的双电层排斥力,降低了颗粒间的势能垒。  相似文献   

6.
在铁矿石的絮凝矿浆中钙离子的存在造成蒙脱石在赤铁矿上的异质凝结,导致赤铁矿无选择性分散。本文研究了两种方法来抑制蒙脱石的不利影响:应用络合剂如EDTA和三聚磷酸钠(Na_5P_3O_(10))的化学方法和应用超声波处理的机械方法。通过ζ-电位的测定,淀粉吸附试验,絮凝和选择性絮凝试验研究了两种方法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普新 《矿冶工程》1991,11(1):41-44
本文研究了苛性芭蕉芋淀粉对锡石,方解石、石英和长石的絮凝规律,成功地进行了四元混合矿物的选择性絮凝分离。研究发现,在选择性絮凝过程中存在一种类似化学结晶过程的“品种效应”现象。应用“晶种效应现象”,向易絮凝目的矿物含量极低的混合物体系加入适量的易絮凝矿物。可以有效地提高体系中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选择性絮凝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常规絮凝剂和新合成絮凝剂絮凝对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选择性絮凝试验,得出不同选择性絮凝剂对微细粒赤铁矿-石英体系的絮凝效果优劣顺序为: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磺化聚丙烯酰胺>苛化玉米淀粉,综合考虑品位和回收率指标,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效果最佳。当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接枝聚合物加入量为3mg/L时,沉降物铁品位为42%,铁回收率为91.42%,当用量为1mg/l时,絮凝沉降物最高品位为45%,相比原矿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为采用常规选矿方法进一步分选絮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贵州某难选鲕状赤铁矿为研究对象,探索PAM、阳离子醚化淀粉、玉米淀粉、油酸钠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以及这些絮凝剂的药剂用量和相互作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45 mm占100%,p H值为12.50,硅酸钠与六偏磷酸钠协同用药作为分散剂,用量为100 g/t(1:3),阳离子淀粉作为絮凝剂,用量为275 g/t,进行选择性絮凝试验,最终得到絮凝精矿品位为46.07%,回收率为76.99%,絮凝尾矿品位为36.20%。  相似文献   

10.
用选择性絮凝技术精选细粒高硫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矿浆中悬浮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讨论了选择性絮凝理论;通过选择性絮凝的粗选-精选方法和选择性絮凝-浮选方法对以细粒嵌布的无机硫为主的主硫煤分选表明,选择性絮凝是细粒,极细粒高硫煤精选,脱硫的经济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酒钢0~15 mm粉矿生产中存在的精矿铁品位低、金属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了预选抛尾、改善磨选流程以及尾矿选择性絮凝磁种磁化强化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选抛尾能有效抛除影响选别指标的围岩、脉石从而提高磨选原矿品位;粗选精矿塔磨处理能减少过磨现象,在精矿品位相近的情况下,回收率提高了5.32个百分点;磁选尾矿选择性絮凝磁种磁化处理能进一步提高金属回收率并降低尾矿铁品位。全流程最终可获得精矿TFe品位48.29%、回收率82.90%的指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苛性淀粉能在目的矿物与磁种间建立架桥,苛性淀粉与目的矿物之间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和氢键,这使得磁性絮团中脉石矿物夹杂减少,能在保证精矿铁品位的同时大幅提高铁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选择性双向絮凝分选原理及使用该技术分选极细粒煤泥的试验研究 ,讨论了煤样粒度、矿浆浓度、矿浆pH值、矿浆搅拌强度对选择性双向絮凝分选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上述因素对改善选择性双向絮凝分选极细粒煤泥效果有较大的作用 ,并提出了提高选择性双向絮凝分选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赤铁矿和石英单矿物时,木薯原淀粉作为抑制剂选择性较差,而磷酸酯淀粉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测定了两种抑制剂溶液分别在Fe2O3镀层和SiO2镀层的石英晶体谐振器表面的吸附全过程,两种抑制剂在Fe2O3表面的吸附作用快、吸附紧密、吸附层质量较高、且吸附不可逆;两种抑制剂在SiO2表面的吸附层质量较低、且吸附可逆,同时吸附速度有显著差别,木薯淀粉的吸附速度快、而磷酸酯淀粉的吸附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4.
细粒弱磁性铁矿的选择性絮凝—脱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细粒弱磁性铁矿难处理的特点,对100%-400目的菱铁矿和揭铁矿进行了选择性絮凝-脱据研究,同时讨论了水质对选择性絮凝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消除水中Ca2+和Mg2-对铁矿石选择性絮凝过程不良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地开石与石英的选择性絮凝浮选分离方法,在PH12时,添加玉米淀粉能使地开石发生絮凝,之后添加氯化钙,不仅活化石英,也使石英发生团聚,从而使沉矿和浮矿分别产生絮团,再用油酸作捕收剂,能有效地分离-2μm地开石和石英。  相似文献   

16.
国外专利     
极细粒磷盐岩的选择性絮凝由原生磷灰石和硅酸盐组成的极细粒磷盐岩的选择性絮凝。矿石与作为分散剂的硅酸钠搅拌,稀释分散的矿浆,并用改性的淀粉,即磷灰石颗粒的絮凝剂处理,矿浆用沉降的方法进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细粒嵌布铁矿石的品位,浮选前的选择性脱泥是一个关键步骤。选择性脱泥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矿浆的适当分散。一般用硅酸钠作分散剂。可以用沉降试验、萃取试验、选择性絮凝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查存在 Ca~(2 )和 Mg(OH)_2沉淀时硅酸钠分散矿浆的机理。文章描述了钙、镁、硅酸钠含量与石英的絮凝、分散范围的函数关系。加入硅酸钠时,石英-针铁矿的人工混合物矿浆发生无选择性分散。在低硅酸钠含量时,加入颗粒淀粉有助于针铁矿的絮凝胜于石英;在高硅酸钠含量时,加入颗粒淀粉不起作用。文章描述了解释这些物种(species)存在时矿浆分散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不同淀粉对混合磁选精矿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庆 《金属矿山》2007,37(7):40-41,49
通过淀粉对赤铁矿的抑制机理分析,经过浮选试验,研究了玉米淀粉、糯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在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浮选中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淀粉对赤铁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种淀粉的的分子量不相同,支链部分和直链部分的比例不同,是淀粉对赤铁矿抑制作用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细粒铁矿选矿中选择性絮凝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影响选择性絮凝效果的因素,介绍了选择性絮凝工艺在细粒铁矿选矿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选择性絮凝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矿物沉降实验,考查了不同絮凝剂的种类、搅拌强度对赤铁矿、石英的絮凝行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絮凝剂剂对赤铁矿絮凝效果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苛化玉米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在一定范围内增强搅拌强度有利于微细粒颗粒的絮凝,但超过某一临界值后絮凝效果变差。Zeta电位测定表明,随着淀粉用量的增加,赤铁矿的电位逐渐增大,降低了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促进淀粉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