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见的湿式药剂,如木质磺酸盐,丹宁酸,气溶胶OT和皂,能够成功地将四种重要的塑料,聚乙烯氯化物,聚碳酸酯,聚乙缩醛和聚本基醚从它们的有机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在这些自然的疏水性聚合物中间,通过选择性地降低疏水性,提供出有效的浮选分离方法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吸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吴永云 《金属矿山》1997,(9):32-34,41
利用常见的药剂如木质磺酸盐,丹宁酸,气溶胶OT和皂,能够成功地将4种重要的塑料,聚乙烯氯化物、聚碳酸酯、聚乙缩醛和聚苯基醚从它们的有机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在这些自然的疏水性聚合物中间,通过选择性地降低疏水性(测量液滴的接触角),提供出有效的浮选分离方法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吸附的结果。本研究借助寺浮选柱试验,在各种选择性抑制存在的条件下,可得出相应的可浮性顺序,即PPE〉POM〉PC〉PVC,除PPE外,  相似文献   

3.
废弃塑料混合物的浮选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选适合于分选组分密度差很小或根本没有的塑料混合物的方法,作为化学调控的取代,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独物垢塑料表面等离子体活化干式物理调控工艺,和化学调控方法相比,这种调控方法的分离效果一样,但其污染低得多,进一步研究显示了工业上应用浮选分离废塑料混合物的可行性,全部分离仅用一段浮选,产品纯度可达90%以上,回收率80 ̄99%。  相似文献   

4.
硫化矿浮选分离有机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硫化矿浮选分离技术及其有机抑制剂的研究状况,按分子量和类型将有机抑制剂进行分类,并分别讨论了有机抑制剂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铜钼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硫化铜钼矿是铜钼金属的主要来源,其中黄铜矿和辉钼矿共伴生关系紧密且可浮性相近,两者的浮选分离一直是矿物加工领域的难题和研究重点。硫化铜钼矿常用的浮选分离工艺有“抑铜浮钼”和“抑钼浮铜”两种,分别通过添加黄铜矿抑制剂或者辉钼矿抑制剂来扩大黄铜矿和辉钼矿可浮性差异,进而实现两者的深度分离。近些年来,黄铜矿无机抑制剂如氰化物类、诺克斯类药剂因环保和安全问题已被严禁使用,目前在工业上使用较多的是硫化钠类抑制剂。与此同时,黄铜矿有机抑制剂的开发和研究逐渐增多,巯基类、硫脲类、羧酸类等小分子抑制剂和生物大分子、聚合物类抑制剂都被广泛关注。除此之外,使用臭氧、次氯酸盐、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或电催化氧化、加热氧化等手段来预处理抑制黄铜矿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对于辉钼矿来说,常用的抑制剂有木质素磺酸盐、果胶、卡拉胶、O-羧甲基壳聚糖、黄腐酸等。详细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黄铜矿无机抑制剂、黄铜矿有机抑制剂、黄铜矿组合抑制剂、黄铜矿氧化剂及氧化手段和辉钼矿抑制剂,并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黄铜矿无机抑制剂虽然药效较好,但用量和对环境危害较大;黄铜矿...  相似文献   

7.
冰箱回收再利用产生了含有耐冲击的HIPS和ABS的混合塑料碎片,这些塑料难以分离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如密度),使用选择性润湿剂的泡沫浮选是一种可行的分离技术.研究了用醋酸、甲醇和烤胶作为选择性润湿剂.众所周知,在相似粒度条件下,选择一个理想的浮选条件是有效的.在pH值为11的条件下使用烤胶进行浮选,在较宽粒度范围内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有机抑制剂木质素磺酸盐在浮选分离辉锑矿及毒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抑制剂对毒砂有强烈抑制作用,而基本不抑制辉锑矿。当抑制剂与Cu~(2+)、Pb~(2+)金属离子组合使用,不仅仍能有效地抑制毒砂,而且还可强化辉锑矿浮选,从而为锑-砷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腐殖酸钠、单宁酸和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和萤石浮选的影响。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以单宁酸为抑制剂的浮选体系下,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差异最大。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宁酸能够实现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吸附量测试表明,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要多于在萤石表面吸附量,这是单宁酸对方解石抑制作用强而对萤石抑制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型有机抑制剂用于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新型有机抑制剂BKY-1,BKY-2在不同浮选条件下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抑制分离作用,并与传统无机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KY-1,BKY-2药剂后,在矿浆自然pH值到弱碱性pH值条件下,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能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铜铅互含选矿难题,研究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在不同浮选条件下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抑制剂重铬酸钾、羧甲基纤维素、亚硫酸钠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自然pH至弱碱性条件下,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在选矿厂铜铅混合精矿闭路验证试验中,获得的铜精矿含Cu 28.05%、含Pb 6.88%、Cu回收率84.16%、Pb回收率3.79%,铅精矿含Pb 65.54%、含Cu 1.98%,Pb回收率96.21%,Cu回收率15.84%,表明该药剂制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铜钼硫化矿常常紧密共生而且可浮性相近,二者的浮选分离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从工艺和药剂2个方面对铜钼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进行了介绍。铜钼浮选常采用混合浮选工艺,黄铜矿和辉钼矿在与捕收剂作用后,二者的可浮性差异减小,在对二者进行浮选分离前,通常先进行脱药预处理,以降低抑制剂的使用量。常见的预处理工艺有加热处理、浓缩脱药处理、氧化脱药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针对铜钼分离工艺存在的问题,选矿工作者提出了充氮浮选、浮选柱分离、脉动高梯度磁选分离、加温分离等铜钼分离工艺。介绍了铜钼浮选分离过程关键药剂抑制剂的种类及应用情况。无机抑制剂有硫化钠类、氰化物、诺克斯类药剂等,有机抑制剂有巯基类、硫代类、黄原酸类等。指出在进行铜钼浮选分离之前铜钼混合精矿的预处理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增加黄铜矿与辉钼矿的可浮性差异。现在工业上使用的铜钼分离抑制剂仍然存在易氧化、药耗大、毒性高、价格贵等缺陷,需要加大投入进行高效、低毒、价廉、易降解的新型浮选抑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铜矿物抑制剂(代号CD)进行铜钼精矿浮选分离的试验结果,用CD药剂3.8kg/t,当给矿钼品位分别为0.151%、0.213%和0.335%,铜品位分别为25.55%、25.46%和23.85%时,得到含钼分别为12.22%、17.38%和13.05%的钼粗精矿,钼回收率分别为93.79%、89.78%和86.13%。CD药剂是一种可取代常规抑制剂硫化钠、实现铜钼分选的优良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萤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酸化水玻璃、羧甲基纤维素(CMC)、腐植酸钠、邻苯酚、AP和EP对萤石和方解石纯矿物的抑制作用。在适当pH范围内,采用腐植酸钠、邻苯酚、AP和EP均可选择性抑制方解石,而萤石保持较好可浮性;采用AP和EP作抑制剂,成功实现了人工混合矿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以MOH为捕收剂, 水玻璃、草酸、LD-C(一种有机高分子抑制剂)为抑制剂, 对钛铁矿和辉石进行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并通过浮选溶液化学分析、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 研究了LD-C与钛铁矿和辉石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LD-C对辉石的选择性抑制效果明显优于水玻璃和草酸, 在弱酸性环境(pH=5~6)、捕收剂MOH用量为160 mg/L、抑制剂LD-C用量为2 mg/L的条件下, 钛铁矿回收率为80%, 辉石回收率为9%。LD-C与钛铁矿作用后, 对捕收剂在钛铁矿表面吸附的影响较小。LD-C与辉石作用后会阻碍捕收剂MOH在辉石表面的吸附, 这主要是由于辉石在矿浆中会溶解暴露出钙镁活性位点, 使得LD-C在辉石表面发生强烈的化学吸附, 从而阻碍了捕收剂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
方解石是碳酸盐型萤石矿主要的伴生矿物之一,其与萤石的高效浮选分离是萤石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 系统研究了草酸、酒石酸、柠檬酸、聚丙烯酸、单宁酸等典型有机抑制剂对萤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分析抑制剂结构组成对抑制活性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可有效抑制萤石,实现萤石与方解石的反浮选分离;聚丙烯酸、单宁酸可有效抑制方解石,且单宁酸在萤石表面仅为物理吸附,而方解石表面为化学吸附,有利于实现萤石与方解石的正浮选分离。 针对高钙萤石资源提出了反浮选脱方解石—强化萤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的两段浮选新工艺,应用于湖南某高钙萤石矿山(萤石 36. 82%,方解石 18. 75%),获得萤石精矿品位 91. 73%、回收率79. 95%,为高钙萤石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炎君  曹沁波  张海钰  闫嫣  严文超 《矿冶》2023,32(3):24-33+100
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浮选分离主要采用抑铅浮铜工艺。但目前铅铜分离效率低,方铅矿和黄铜矿的分离仍然是选矿领域的难点。高效、有选择性的方铅矿抑制剂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发出一批新型的抑制剂。针对方铅矿抑制剂进行总结,根据抑制剂的化学结构和应用方式,把抑制剂分为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组合抑制剂、新型抑制剂四类。总结了近年来四类抑制剂的药剂结构特点、分选效率、作用机理,并对抑制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晶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困难问题,研究了油酸钠作用下,新型抑制剂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对重晶石及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晶石与方解石经捕收剂油酸钠作用,均具有很好的可浮性,当pH值为9左右,添加EDTMP能选择性抑制方解石浮选,EDTMP较好地实现重晶石与方解石人工混合矿分离.Zeta电位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9.
菱镁矿与其主要伴生矿物白云石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导致二者在常规浮选体系中难于有效分离。采用新型螯合抑制剂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对菱镁矿和白云石进行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并通过动电位、接触角、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其选择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油酸钠捕收剂体系PBTCA对白云石浮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菱镁矿浮选的影响较小。在油酸钠用量80 mg/L、PBTCA用量40 mg/L、矿浆p H=9.3时,得到的混合矿浮选精矿MgO品位为46.95%、MgO回收率为82.21%,菱镁矿与白云石可实现有效分离。检测分析结果表明,PBTCA通过化学作用与油酸钠在白云石表面发生竞争吸附,显著降低了白云石表面的疏水性,对白云石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实现菱镁矿与白云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20.
新型有机抑制剂RC在铜硫矿物浮选分离中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徐竞  孙伟  刘辉  张芹 《矿冶工程》2004,24(6):27-30
研究了新型有机抑制剂RC 在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这种抑制剂在整个pH 范围内, 对黄铁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在黄铜矿的浮选实验中, 仅当pH ≈4 时, 抑制剂对黄铜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在pH >4.5 时, 抑制剂对黄铜矿的浮选行为影响不大, 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人工混合矿实验表明:RC 能有效实现铜硫矿物浮选分离, 使得铜精矿品位达到24.73 %, 回收率为80.36%。整个研究表明:在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分离中, RC 不仅显示了很强的抑制黄铁矿的效果, 而且用量低、无毒、无污染, 是一种理想的铜硫选择性浮选分离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