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建材》2017,(7):44-45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库哈斯重新定义了许多类型的建筑。他抛弃了这些建筑传统的功能组织方式,而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组织这些建筑。相应地,这些建筑中的空间关系与结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结构元素也需要对应的表达方式。库哈斯并不像安腾忠雄亦或阿尔瓦罗·西扎那样有着一种普遍的、惯用的手法,他更多的是对症下药。而为了解决他的想法所带来的问题,他在设计中关注到结构构件与空间属性的关系,选择性地将构件表达出来。这些表达方式与传统不同,会使人对建筑的解读模糊起来,最终产生戏剧性的空间效果。本文中的几个案例将分别在结构体系的选择与结构元素的表达、空间、结构的秩序等方面阐述库哈斯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2.
李文潇 《山西建筑》2009,35(19):13-14
通过对比研究女性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中的存在方式,发现传统建筑中对女性空间的过度限定与当代建筑中追求的匀质空间都给女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并指出适度关注性别差异的必要性,呼吁设计人性化的女性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希望在城市中做艺术空间和文化类建筑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问题,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同时考虑如何让公众和建筑产生更直接、更密切、更舒适的关系。苏黎世美术馆扩建从古希腊开始,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跟艺术结合得就非常密切。公共空间特别是艺术空间已经成为城市  相似文献   

4.
正建筑师梅恩·杜里·阿尔昆特关注的是有文化关联的建筑。他认为建筑师的职业是以场地的文化、建筑类型、可用的建筑材料和当下的技术为基础的。他的建筑不只关注视觉表面或形象。他是关注空间和明确文化关联的建筑师。所以,阿尔昆特将建筑视为一种整合的手段,使各个方面融入一个清晰的形式之中,并从室内空间、施工过程或城市规划中确定最终的建筑。一切都需要从建筑结构和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中得到精确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工艺加  相似文献   

5.
卡洛·斯卡帕作为20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建筑师,深受水城威尼斯的历史影响,他的设计关注于建筑的细部,在他的建筑中可以看见历史、过去和未来的叠加重合,斯卡帕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建筑的表现形式与内在联系。本文从叙事蒙太奇的手法上研究分析斯卡帕的建筑空间,分别从线性叙述、元素叠加、空间留白三个方面论述斯卡帕建筑的空间秩序,重在分析叙事与建筑路径之间的联系,意在能从其设计手法中总结出大师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对当代建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哲学家对普遍世界的关注也使哲学向建筑学拓展。空间是哲学与建筑理论以及许多领域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筑空间的精神表现就是场所,建筑与场所有着文化、气候和形而上的联系,建筑空间的精华就是一种可以体验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马琪 《南方建筑》2000,(4):47-49
贝聿名铭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建筑大师,其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技术无与伦比,如美国国家艺廊东厢,卢佛宫扩建工程等这些大家所熟知的建筑。对形式、空间、建材的独到见解与施工技术的精益求精。他对多种视觉艺术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仅与艺术家以各自的作品成功地结合起来,而且又以一个建筑家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使建筑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在众多的当代建筑大师中,建筑具有雕塑性,贝聿铭是非常突出的一位。贝聿铭对建筑空间与形式有着精深的理解,他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在贝聿铭设计的众多建筑中,贝聿铭对空间与…  相似文献   

8.
柯布西埃是永恒的。他在现代建筑史上的成就和影响有目共睹。对他的研究,从结构技术、造型特征到空间观念,以及建筑师的个人修养和主体意识等等,可以是全方位的。而不管深入哪个领域,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观其建筑,可以感到现代建筑设计的思想和原则在他的手中变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对于空间的超凡想象和组织,形与色的原始韵味和光的妙用,以及对建筑功能的独到理解和细部的个性化,都凝结着这位建筑大师的心血和理想。 1空间与时间 现代建筑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并在实践中特别注重空间的组织与塑造,使建筑空间在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明确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应以关注空间品质与地域人文精神、关注以人为本和生态空间的资源化利用、宏观尺度下景观生态格局的设计作为价值导向,全方位、多层面的分析,真正达到建筑规划设计的有效运用,更深层次地体现城市的内涵,彰显城市的人文与社会精神价值,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陆志成 《新建筑》2006,(3):109-109
在六角鬼丈的作品中,他的设计首先是从环境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建筑的关系考虑,建筑本身不是单纯的、个体的,而是融入环境和自然中的,建筑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利用大量与自然相协调的形体、空间将建筑引入自然中,使人以一种本质状态存在于自然中,这可以理解为他的建筑作品是对东方哲学的一种解读。近年来,他的建筑从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入自然的协调与生态,形成了他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六角先生作为一位具代表性的日本建筑家,他的作品在自然与建筑、生态与建筑、人与建筑、艺术与建筑等方面带给我们启迪。  相似文献   

11.
To incline and unfold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Louis I. Kahn's architecture and philosophy, a precise attention must lie on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s that he vigorously pursued and mastered, especially in his latest works. This work focuses attention on Louis Kahn's idiosyncratic approach to light manipulation which he used to shape his architecture. That's due to the constant coherence of his approach even today. As we are merged in the plurality of fonts that haul our discipline, we constantly question the real sense of architecture and what makes it intelligible. Kahn's method drew conclusions and seeked for this sense through precise fonts: lessons from the past, current modernist flow, and the context. He combined and transformed these inspirations distinctively through his own sensitivity to achieve that spiritual value and its own true sense that architecture should retain in its form. Thus, it is considered of utmost interest to rethink his approach and particularly to reflect today on the pertinence of his main architectural parameter: Light.  相似文献   

12.
What is modernity in architecture? In English speaking world, the question is likely impossible to answer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works of Peter Reyner Banham (1922-1988). Regardless of his polemist and disparaging style in his critical writing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Banham offers a constructive renewal for the body of knowledge on history and theory of modernity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ccordingly, he posits and disposes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vision in the front line of struggle for environmental betterment. For him modernity in architecture comprises triad components: function,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s by which historical milestones come into being. A study on Banham’s engagement with modernity is considerably necessary regarding his conviction that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happens as the consequence of interactio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design creativities, and in response to socioeconomic circumstan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13.
孟刚 《华中建筑》2010,28(3):11-14
泽纳基斯是个特殊的建筑师,或者说是个特殊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总会融合来自建筑、音乐甚至数学等各领域的元素,跨越边界的概念移植是他常做的事。泽纳基斯的特殊性固然与其丰富经历有关,但无疑任何人都可以把他的思考模式当作学习样板。  相似文献   

14.
曹雨佳  赵杰 《世界建筑》2012,(10):122-125
印度建筑师拉兹·里华尔先生用50年的行业生命,探索如何在现代建筑中演绎传统印度文化。本文通过介绍其最新作品——北京的印度大使馆,展现出他如何成功地让使馆建筑表达了所属国的文化传统属性,并如何融入驻在国的当地文化特征。他想借此表达的是:创新是根植于自身传统文化的自然生长,而非对他文化的模仿、挪用。  相似文献   

15.
16.
光·材料·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善用清水混凝土。文中简述了他对混凝土材料的认识,一方面,是对清水混凝土制作方式的探究,如何使其质感与色彩融于日本传统建筑及人们的观念;另一方面,就是对日本传统建筑光空间的体验和对西洋古典建筑及现代建筑光空间的感悟,引发作者深入探索更具个性的光空间。  相似文献   

17.
建筑家藤森照信的处女作1999年问世。他的作品既非抽像的现代主义又非具像的地域主义,而是以其野蛮的前卫表现获得对现代建筑的批判性,奠定了他的建筑论。反思现代主义的开放空间工业化材料计划性的理念他提出内向空间自然素材论现场论和参与论的一家言建筑论,并在之后的作品中不断实践.成为独树一帜的日本现代建筑家。  相似文献   

18.
陈谋德 《新建筑》2000,(3):45-48
认为《建筑的革命》是有关建筑本体论的重要著作。对建筑是什么、为什么、研究什么、建筑的未来等四个本体论问题作了综合论述 ,并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杂志互动     
USD:可否请您谈一下美国《景观设计学》杂志文章的覆盖面? W:《景观设计学》是美国景现设计师协会的官方出版物。它主要针对景观设计师,每期发行量达20000余册。无论是住宅景观设计师还是公建景观设计师,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个人提供信息。《景观设计学》收录了所有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奖项的项目,其中包括俞孔坚教授最近在中国做的几个项目。  相似文献   

20.
赖德霖 《建筑师》2012,(4):10-16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建筑的现代化过程中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七位著名建筑家的实践与写作为例,考察中国建筑师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这七位建筑家是吕彦直(1894—1929年)、杨廷宝(1901—1982年)、林徽因(1904—1955年)、梁思成(1901一1972年)、童寯(1900—1983年)、刘敦桢(1897—1968年),以及冯纪忠(1915—200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