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日这事与昨日有关,中国建筑“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问题,与中国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有关,许多问题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2.
《中州建设》2012,(23):48-48
中国有18800多个城市,其中有2000多个古城,很多建筑遗产已经在大城市消失了,现在有传统建筑遗产的城市只有北京、南京、洛阳等。在国外,比如巴黎、罗马,传统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建筑遗产保护法,没有历史建筑保护法,欧洲在1907年就已经颁布了历史建筑保护法。  相似文献   

3.
黄碧武 《四川建筑》2003,23(B08):78-80
中国建筑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近代落伍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奔涌而来的建筑大潮,使中国建筑不知所措,匆忙中,模仿抄袭成了家常便饭。如今,20多年过去了,模仿抄袭之风依然故我。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扬光大本民族的建筑文化,乃是中国建筑未来得以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是与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共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写照。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师。中国传统的建筑是木结构,所以以前的建筑师是木匠,建房时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大师兄——木匠把关,泥瓦匠称作二师兄,这种方式和做法至今在国内相当多的地方依然存在。历史上的都城建设都是经过严密的规划和安排的,唐朝的建筑更是如此,所以说建筑师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相当大贡献的。 20世纪50年代说大屋顶是封建的、浪费的,受到批判,“文革”中又把古的和…  相似文献   

5.
杨嵩林 《四川建筑》1994,14(2):12-14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词;这种侵略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化与建筑。这篇论文就是从文化侵略的角度来谈谈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一个小问题。建筑是人类的文化现象、过程和结果,任何民族,扩大了说,任何种族都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在人类四大建筑文化体系中,以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为母体的东方建筑体系是独树一帜的。它与其它建筑体系迎然不同。不过,还是在它刚刚成熟、正处于发展时期的汉代,便吸取其它建筑文化的成就以丰富自己;在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吸取了印度文化和中亚伊斯兰文化,也有西方风格;早在4世纪…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中国,中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辉煌的贡献。中国建筑健康建筑和历史经验就很值得研究。四合院是自古以来遍及全中国的传统建筑。由于各地的气候不同,四合院也有不同的形式,如图1-图5所示^「1」。这些四合院的共同特点是容易保持好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7.
傅欣 《华中建筑》2009,27(10):147-149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的校园历史建筑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近代高等学府建筑的佳作和典范。在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后依然散发着昔日的光辉,记录着它所经历的历史与沧桑。武汉大学历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中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80年代以来建筑历史与理论及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的学术发展作了一些分析。认为八80年代以来是寻找历史与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在学科领域方面,还是在学术水平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广度与深度。在论文,专著,译文,及古建筑测绘与保护维护等方面,都是建国以来最具有成效的下时期在学科研究的内容上,也有许多新的突破,并开始与国外相关领域接  相似文献   

9.
刘先觉 《新建筑》2004,(1):64-65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划分近现代建筑艺术年代分期的基础上,简述了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演进的过程,指出历史的经验对当今的建设仍具重要参考价值。要给近现代建筑艺术以公正的评价,应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0.
回顾和展望--关于建筑史研究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崛起为世界所瞩目。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复兴呼唤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与振兴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威部分建筑史学人更以百倍的热情投身到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事业中。下面仅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科近25年来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作一个回顾和思索并对以后的工作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托邦主义、极权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实证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的哲学传统入手,把对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具有重大影响的传统,按大致的时间顺序进行了逐项分析,简述其起源、发展和思想要点,以及它们在规划思想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重视环境,文化传统与生态平衡的高技派建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技派建筑已经由单纯重视建筑功能的灵活性和显示高科技艺术转向重视环境、文化传统与生态平衡。以N.福斯特和R、皮亚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师近年的作品说明了这点,柏林国会大厦则是生态建筑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新传统     
Etro是一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意大利品牌,传统的图案、别致的色彩、时尚的审美品位是她的显著特点。解读Etro的设计,先来看看有趣的Paisley图案之旅。苏格兰西南部有一个叫做佩斯利(Paisley)的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传统在未来     
《现代装饰》2012,(11):I0002-I0002
心理学在分析人类的认知行为时认为,在想到或听到某种见过或未曾见过的抽象事物时,大脑会自动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场景和元素。比如说到“传统”,很多人眼前似乎浮现出雕梁画栋、唐装或者四台院等等.而提到“未来”,人们脑海中可能会出现太空、高科技、智能化等联想。“传统”与”未来“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似乎是两条不同的轨道,但对那些面对传统心存敬重的人们来说,却始终努力将之与现代、与未来相结合,使主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设计》2010,(1):120-137
成立于2003年,创建者JokeVos是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建筑学硕士。 事务所的宗旨是在一个舒适的城市肌理中实现人们喜爱居住和使用的耐人寻味的建筑,这意味着对城市肌理和建筑创作有藿同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当然实用舒适的平面布局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古就是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有很多建筑令世界惊叹,应发扬建筑的民族性,但不可以完全拷贝西式,也不可以完全拷贝传统,而是应该中西融合,把传统与现代很好结合在一起,然唇刨造出一种既具有时代感,贿鲜明地域特色的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接到绿景华庭逸景庭样板间的设计任务书后,设计师漫步在城南新区的绿景路上。绿色如云的景物,清新的空气,淡淡的花香,孩童嬉戏于绿茵之间而偶闻丝竹声响……灵感告诉设计师:简约与时尚是绿景华庭追求的品位。从简约中演绎时尚生活,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这就是设计的主题了。 绿景华庭逸景庭为跃式设计。跃式设计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现代自然主义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它沿山而建,山溪流水穿堂而下,瀑布在天然岩石的基底泻出。因为建筑在山体上,立面采用多层叠式手法,室内设计将石景、水景引入室内,不同空间中利用高差作…  相似文献   

18.
传统在未来     
《Planning》2014,(10)
<正>传统与未来,在人们固有的思维中似乎是两条不同的轨道,但对那些面对传统心存敬重的人们来说,却始终努力将之与现代、未来相结合,使之更好地传承。海菱便是如此,通过灯饰、家具、饰品来倡导中式生活理念。海菱作为当代中式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它强调新东方美学格调,并始终在传统与先锋、商业与艺术、传承与转型中平衡反思,全力挖掘中式家居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4)
<正>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过去鄂温克族以在森林里狩猎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鄂温克族的猎民们已经逐渐放下猎枪、走出山林,迈向了崭新的生活,但与森林、驯鹿有关的狩猎文化也随之一点一滴地消失,不免让人喟叹。有位鄂温克族艺术家写过一首诗,"鹿铃将要在林中消失,篝火仍然在飞转,桦皮船漂向了博物馆,那里有敖鲁古雅河沉寂的涛声……"  相似文献   

20.
融合传统民族特式和现代文化氛围,已成了室内设计一个不可或缺的设计风格。香港聚英汇有限公司位于上海的高智能商务中心AABizCenter,设计师以纯熟的技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元素,带出AABizCenter的鲜明个性,使之从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作为一个高智能酒店式商务中心,AABizCenter主要为国际客户解决在中国经商之商务办公空间困难。设计师根据企业服务对象所针对的地区性,以现代化中国特色为基调。在暖色调中加入漂亮的“中国蓝”, 丰富的颜色隆重而不显得张扬,体现BAA高级商务中心独具特色的酒店式格调。 因为业主租用整个楼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